“我再也不跟顧小西一起玩了。”關東華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水里。
兩天前,關東華和顧小西在賣玩具的小攤上看到一只會走路的拉線玩具狗。顧小西對它愛不釋(shì)手。
“關東華,借我點錢。”顧小西說。關東華把手伸進口袋里,猶豫了一下,沒有借。“你又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怎么還買這種東西啊?”
顧小西失望地說:“你真小氣,再也不跟你這吝嗇(lìn sè)鬼做朋友了。”
關東華的心像被鋸(jù)子拉了一下,有點疼。
說起關東華和顧小西,村里人都知道,他們同年同月同日生,穿過同一條褲子,他們一起上幼兒園,又一起進小學,是打不散的好朋友。
上自習課時,關東華給顧小西傳字條:別生氣了,你要是喜歡那只小狗,我送給你。可顧小西直接將那張字條,扔進了垃圾桶。
關東華氣得面紅耳赤。可關東華的爸爸聽完他倆的事情后,竟笑起來:“呵呵,我還以為你們會像親兄弟一樣,一直要好下去呢。”
“我也想啊。”關東華說,“我已經道歉了,但是顧小西不領情。”
爸爸沒有發表意見,只問他:“你知道蠶寶寶是怎么做繭(jiǎn)子的嗎?多數情況下,一只蠶作一個繭。但也有兩只要好的蠶把絲吐在一起,結成一個大繭。也許它們覺得兩只蠶待在一起比較快樂。或者一只蠶比較脆弱,另一只蠶去幫助它。總之,不管什么原因,它們被裹(guǒ)進同一個蠶繭里,而這個大繭子是一堆白白的蠶繭中最惹眼的。”
關東華聽后,他感覺有一束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他畫了一幅畫,是兩只蠶的故事——其中一只被螞蟻咬過,所以身體虛弱。吐絲作繭時,另一只蠶寶寶決定幫助它,兩只蠶共同完成了一個繭。密實的繭里,兩個好朋友緊緊依偎(yī wēi)在一起。
關東華的畫得到了美術老師的表揚,并把它張貼在布告欄里。顧小西看了那幅畫后又看了看關東華,想要說些什么,卻最終什么也沒說。放學的時候,顧小西走到關東華面前對他說:“那天的事,對不起。”
“沒關系。”關東華趕緊從書包里掏出一個小玩具,是之前在小攤上看到的小狗,“送你的。”
“謝謝!”顧小西也拿出一個小蛋糕。正是關東華喜歡吃的那種,“早餐剩下來的,便宜你了。”
關東華知道顧小西不喜歡吃甜食,又怎么會把甜蛋糕當早餐呢?呵呵,這哥們真別扭。但,不管怎樣,總算雨過天晴,云開霧散。
“你那幅畫真不錯。”顧小西贊賞地說,“你是怎么找到靈感的?”“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講給你聽……”
好朋友也該像雙生繭一樣,一起努力才能脫穎而出。
彭根成摘自《小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