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淘淘不是誤入了 “親情銀行”,那他永遠就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親情信用卡”。
“小朋友,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柜臺姐姐話語溫柔。
“我想辦張信用卡。”淘淘小聲說。他還只是未成年人。
“好的,小朋友,請過來填寫一下你的個人信息。”柜臺姐姐并沒有拒絕。看來,辦“親情銀行”的信用卡并沒有年齡的規定。淘淘也就放心了。
“請交辦卡費用10元。另外,這張卡只有三次合理使用的機會。”
等一切手續辦妥,淘淘非常開心。
2.淘淘不喜歡上數學課,這天他撒謊肚子疼騙新來的女老師請了假。他玩了一個下午,翻出手機來看時間:17:00。“唉,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他收拾書包抄小道回了家。——果然,媽媽板著面孔已經等很久了:“淘淘,今天你是不是又逃課了?”
他想肯定是老師打電話“慰問”告的密唄!
他貓手貓腳地想“開溜”,卻被媽媽叫住:“小鬼,又干什么去!”
“媽媽,今天的作業都在U盤里,我去用一下電腦哈!”
其實他手里的U盤,就是“親情信用卡”的U盾。
“圓謊應該算合理使用范圍吧?”淘淘敲著鍵盤,輸入了六位數的個人密碼。
五秒鐘后,“親情銀行”的提示短信就過來了:
“您尾號為3235的信用卡剩余可合理使用機會為2次。請注意合理使用。【親情銀行】”
盡管淘淘在先前還質疑它的效果,不過五分鐘后媽媽端著熱氣騰騰的牛奶進屋時,他就知道,柜臺姐姐說的都是真的了。
“淘淘,你肚子還痛不痛?來,喝點牛奶暖暖胃。”媽媽說。
從那以后,淘淘對“親情信用卡”的效果就深信不疑了。他接二連三跟媽媽說謊。
3.期末考試成績出來的那天,他無比憂愁地看著“親情銀行”發來的短信:
“您尾號為3235的信用卡賬戶已嚴重超出合理使用范圍,本行將進行停卡處理。【親情銀行】”
他拿著每門功課60分的成績單,把已經作廢的信用卡拿在手里,顯得無助又悲傷。
他邁進家門時媽媽劈(pī)頭蓋臉問:“淘淘,這是什么?又是怎么來的?”媽媽手里拿的正是那只U盾,是他“犯錯”的鐵證。
“這個……”淘淘支支吾吾,“就是一只很普通的U盤!”
“是嗎?”媽媽顯然已經覺察到了什么,她又問,“今天不是去拿成績單嗎,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
“這個……”淘淘再次支支吾吾。
媽媽的目光一直盯著他。他索性閉上眼睛,等待“狂風暴雨”的來臨。
4.當淘淘睜開眼睛時,卻發現自己再一次置身于叢林里的“親情銀行”。他明明記得剛才還在家里啊。
“這是怎么回事?”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他暫時忘記了低分和懲罰帶給他的不快。
“這一切都只是一種幻術……”柜臺姐姐說出了實情。
“所以親情銀行和親情信用卡是根本不存在的,對吧?”
“嗯。”柜臺姐姐卻先點頭再搖頭,“親情信用卡和親情銀行是不存在的,但透支親情的現象卻一直存在。”
“透支親情?”淘淘不理解。
“孩子們總是利用父母對他們的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說謊欺騙,一次次傷他們的心。他們知道不會被父母拋棄,所以才會肆無忌憚。這就是透支。”
不知怎么回事,淘淘想到了他無意間看到的媽媽傷心的眼淚。
淘淘拔腿跑回家。
“媽媽,對不起,我不該一次次欺騙您。”他氣喘吁(xū)吁地對站在門口的媽媽說。
“媽媽愛你呀,寶貝。”母子倆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一次,媽媽原諒了淘淘。還好,淘淘的“親情信用”還來得及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