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美國女孩Kiera懷著巨大的好奇和憧憬來中國闖蕩。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這個國家,Kiera換了一個非常中國的名字“李麗”。
初到上海
但李麗很快就發現,對于一個美國人來說,上海的工作并不如想象中好找。“有一次我去一家外資企業面試,遇到4個競爭對手,一個是墨爾本回來的,一個是倫敦回來的,一個剛從法國的大學畢業,最后一個雖然不是海歸,但在大公司有5年的工作經歷,于是這個人拿到了工作機會。”
唯一讓她欣慰的是,雖然屢次失敗,但她總能獲得面試機會,而且都是讓她興奮的公司和職位。
到上海三個月后,李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外貿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但不久,李麗感覺有些不對勁。對她來說,在這家公司上班太“輕松”了,只要坐在辦公室里等待公司合作伙伴參觀,或是陪老板偶爾把國外來的生意伙伴從機場接到酒店,再陪著吃吃飯、聊聊天。至于公司的主營業務,李麗沒有絲毫參與的機會。最終,她主動放棄了這個充當“花瓶”的工作。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外教。李麗依然不滿意,因為薪水不高,競爭卻異常激烈。像她這樣大學畢業后直接來上海淘金的外國人,似乎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大多是從外教這個“門檻較低”的行業起步。
在到上海半年后,李麗第三次跳槽。這一次,她又回到外貿行業,負責企業與美國客戶的日常聯絡。這次不像上次那樣輕松,因為時差,她每天都要上夜班,每周還有幾次白天要加班,這讓她疲憊不堪?!爸袊说墓澴鄬嵲谔欤簧?,除了工作,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崩铥愐欢雀械胶芫趩?,甚至動了回國的心思。
走出古北
到上海一年后,李麗遇到了現在的丈夫。這讓她下定決心留下來。“為了表示在上海創立一番事業的決心,我們在上海只用中文名字?!?李麗的丈夫Brett也是美國人,中文名“李潤”。當時,李潤是一家美國公司上海分公司的高管,住在上海古北一幢裝修豪華的公寓里。
不過,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李潤“上位計劃”失敗并選擇了辭職。后來,李潤最終在一家跨國公司謀得了一個中層職位,薪資待遇比以前低了很多?!耙郧俺嘶竟べY,還有住房津貼、小孩教育津貼等很多津貼,還能享受和美國一樣的假期。但現在,因為我是在上海找的工作,而不是總部派來的,所以待遇跟中國員工差不多,只有基本工資,其他的津貼全部沒了,假期也沒了。”這對李潤是一個很不容易適應的落差。他感到自己與本土員工相比,已經沒有了任何優越性。
輾轉流離
2012年圣誕節過后,李潤和李麗就住房問題爆發了一次爭吵。李潤離職后古北的房租成了沉重的負擔。李麗堅持換一套更便宜的房子,而李潤卻有心理障礙,認為這會讓他逐漸疏遠原先的圈子。最終,李潤還是向“殘酷”的現實低頭了。他們搬到了楊浦的新江灣城。雖然沒有古北那么高檔,但這里也是上海一個著名的低密度大型國際化社區。每個月9000元的房租,對李潤來說輕松多了。但是,通貨膨脹、房租上漲和雷打不動的工資,還是讓李潤的壓力一天天在增大。在2013年5月準備續約的時候,房租從9000元漲到了令人咋舌的1.3萬元。李潤只得另謀住處。無奈之下,李麗住到了虹口,雖然沒有了高檔國際社區的氣氛,但房租卻比原來便宜了1/3。
雖然來中國工作的外國人總量一直有增無減,但近幾年,這個趨勢卻發生了巨大的結構性變化。越來越多的外國年輕人來到中國,從底層職位做起,他們與中國的年輕人拿著同樣的薪資,乘地鐵上下班,為商務區昂貴的午餐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