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13歲的汪正揚成了“中國年齡最小的黑客”,媒體對此做了大篇幅宣傳。人們在稱贊他的同時也對他某些行為表示質疑。對此汪正揚認為自己被“誤讀”,雖然自己使用的是黑客技術,但不會利用他人信息做不道德或違法事情。對于人們稱他為“年齡最小的黑客”,他表示更愿意被稱為“白帽子”,因為“白帽子”是善意的,他們發現漏洞會及時提交給網站,建議或幫助網站進行修補。
或許是媒體在報道時,突出“不做作業”、“花1分錢買了2500元的東西”這些事,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在客觀上產生了誤導性的作用。對于媒體來說,如果把報道重點放在汪正揚同學平時如何肯鉆研網絡黑客技術上,會讓更多的青少年,在培養興趣上有所啟迪,激發正能量。這樣的宣傳才是保護孩子的理性做法,才能正確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