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暈厥病例并不少見,我們周遭也常常發生,幾乎隔三差五就能在媒體突發新聞版面上看到有關暈厥的報道。究竟暈厥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呢?
暈厥是怎么發生的
暈厥其實是一種臨床癥候群,由腦缺氧引發的一種短暫的、自限性的意識喪失。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劇,隨后能自發地部分或完全恢復。大多數情況下,意識喪失前無任何征兆,有時可有一些臨床先兆如:輕微頭痛、惡心、出汗、乏力和視物模糊等,但通常發作不超過20秒。
當心率、心肌收縮力和系統血管阻力變化時,可通過動脈的壓力感受器來調節系統循環血流動力,從而保證腦血流的灌注;血容量的調節則有助于維持中樞血循環的穩定。只有當上述這些保護機制暫時喪失或其他干擾因素(如:藥物、出血等)存在時,才會導致系統循環壓力在一段時間內低于自身調節范圍,而這段時間就會發生暈厥。
治療暈厥旨在預防復發、降低死亡率
由于暈厥者大多能在不久后靠自身調節自發地部分或完全恢復,而不能恢復則是另一個極端,即可能猝死,因此,暈厥的治療目標是為預防復發以及降低死亡的風險。
①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 在開始特異性治療之前,先評估暈厥原因是以心臟抑制為主還是以血管抑制為主是很有價值的。有高風險背景的暈厥患者如:商業汽車駕駛員、機器操作工、飛行員、商業油漆工、競技運動員,值得對治療作特殊的考慮。
②直立性低血壓 所有由于直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都應該治療。在很多情況下,必要的治療僅僅是對伴隨癥狀的治療作一些藥物調整。
③心源性暈厥 心律失常引起的暈厥必須接受適當的治療,因為對所有患者均有生命威脅及受損傷的高度危險。未被證明是心律失常,而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的診斷是從其他資料推測得出時,可能需要治療;當已明確是心律失常,但不是有生命危險或沒有高度損傷危險的,可能需要治療。針對原發疾病(器質性心臟病或心肺疾病)進行治療并改善是最佳的治療方法。
④腦血管疾病引發暈厥 針對原發疾病改善腦血管癥狀,避免卒中、休克等意外,并通過調整起居作息、飲食來降低暈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