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航空在歐美早已成為航空業潮流,而在中國內地及香港仍處起步階段。香港快運(HK Express)作為香港的廉航公司,已將目光瞄準內地市場。香港快運副行政總裁Andrew Cowen認為,擁有龐大潛在客源的內地市場,居民外出意欲可謂相當旺盛,上海及北京等大城市的航空服務漸趨成熟,公司目光將轉移至二、三線城市,同時致力開拓年輕人、家庭旅客以及個體商戶三大客源。
內地廉航市場大有商機
Andrew Cowen 表示,中國的廉航市場實在很大,不少內地居民每逢假期例必出外旅行及探親,從而加大航空服務需求以外,由于內地幅員廣大,不少商人均需要穿市過省,但由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傳統航空票價高昂,故此廉價航空隨之成為他們的選擇。他還指出,不少內地居民須利用香港,再轉乘其他航空公司的客機前往世界各地,對從事來往內地及香港的廉航公司來說,該批內地旅客亦是他們吸納的對象。
究竟內地發展廉航有多大商機?數據顯示,當下內地廉航的市場占有率只有6%,相反廉航在歐美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卻超過30%,反映廉航在內地仍處起步階段,仍具極大擴充潛力。另外,據中國民航局的資料,內地民航旅客量由2009年約2.31億人次,增至2013年的3.54億人次,增幅達到53.2%。若按照當下廉航市占率計算,內地廉航年均載客量仍然達數以百萬計。即使日后內地廉航的市占率維持在該水平,相關營業額仍可達以十億元計,故對從事廉航的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塊“肥肉”。
快運明年大肆擴軍
香港快運看準廉航的商機,早已部署在亞太地區的擴充計劃。公司早前宣布,計劃于明年底前,將航點增至30個,并且于明年底之前,將旗下機隊數目增至15架,以及大幅增聘人手,由目前約400人,增加一半至明年底約600人。香港快運大肆擴軍,反映廉航在亞太地區方興未艾,極具發展潛力。
據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2013年,內地7.54億人次機場完成吞吐量中,東部地區占56.2%,中部及西部地區分別占9.8%及27.7%,至于東北地區則占6.2%。由于東部地區大多屬一線城市,而中、西部地區大多屬二、三線城市,若按照上述資料,對航空業而言,東部地區理應擁有最多商機,但觀乎香港快運于內地的營運策略,卻大多開設來往本地及內地二線城市的航線。不禁要問,為何香港快運要舍棄北京、天津及上海等一線區域,改為注視二、三線城市?Andrew Cowen 解釋,內地一線城市的發展漸趨成熟,而二線城市的對外航線相當有限,加上該等地區的居民外出意欲相當之強,故開設來往香港及內地二線城市廉航航線,絕對大有作為。他說:“內地二線城市逐步‘富起來’之際,該地不少居民雖有外出意欲,但卻付不起高昂的機票費用,唯有廉價航空服務,為他們提供低成本的航空服務,滿足他們旅游、探親以及出門工作的需要。”據香港快運數據顯示,目前乘坐該公司航機的乘客當中,外出度假占最高比例,達73%;其次為探親,達7%;其余為出差、商務及其他目的。
主攻內地二三線城市
自去年6月,香港快運轉型成為廉價航空公司以來,在面對內地市場方面,一直采取進軍二、三線城市的策略,包括開設來往香港與昆明、寧波以及鄭州的航線。目前,來往香港與內地一線城市的航線,大多已被全球主要航空公司壟斷,加上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的居民消費能力較高,并且以商務旅客為主,對廉航的需求不是太大,故香港快運采取注視二、三線城市的策略,絕對可從中、西部城市經濟維持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分一杯羹。
那么,香港快運又如何說服內地居民使用廉價航空?Andrew Cowen說,由于內地的廉價航空公司及路線相當有限,故對于“廉價航空”四個字,內地人仍處于學習階段,要促使內地人接受廉航,唯有從“低廉”二字入手:“目前從事廉航的航空公司少之又少,航線亦不多,故此廉航向內地旅客宣傳時,必須透過推廣‘相宜價錢’的概念,同時提供讓他們驚喜的廉航服務,從而吸引他們乘搭廉航。”
機隊使用率比傳統航空高30%
另一方面,與傳統的航空公司相比,廉航一般收費較為便宜,但不論燃油及其他營運成本卻與一般航空公司無異。作為廉航公司,香港快運又如何控制成本,以確保票價相宜之余,亦可提供優質服務?Andrew Cowen說,唯有透過加大旗下機隊的使用率,藉此極大化公司的收入:相比傳統航空公司,廉航的優勢在于旗下機隊的使用率。以香港快運為例,其機隊的日均使用率可達到12小時以上,比傳統航空公司高出30%,既提升資產效率,亦可降低整體的運作成本。
廉航在亞太地區迅速擴展之際,不少評論認為,傳統航空業將面臨嚴峻挑戰。對于上述說法,Andrew Cowen卻不太同意:“廉航重點開拓對象,在于傳統航空公司一向忽略的客戶群,他們不需要傳統航空公司提供的額外服務,故此廉航便可透過減省額外服務,從而提供較低票價。”他強調,廉航與傳統航空之間絕非“零和游戲”,相反廉航的出現,可為航空業帶來正面影響之余,亦可為偶爾出行的旅客,提供更多外出旅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