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位于印度的西部、阿拉伯海岸,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也是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積603平方公里,人口約有1400萬。瀕臨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也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被稱為印度的“西部門戶”。
孟買原為一個小漁村,由7個島嶼組成。英國人通過填海把七個島嶼連接成了一個半島,并修建城堡和商港。今天的孟買高樓林立,街道寬闊,維多利亞式的樓宇和新式的摩天大廈交相輝映。南部是全市的精華所在,高入云天的宏偉建筑和繁華似錦的商店、飯店、酒店大都集中于此,其中有歐式古典建筑,有融合亞歐風格的東西合璧建筑,也有華麗壯觀的印度式房屋。
在孟買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種,國際色彩濃厚,堪稱為民族的大熔爐。除了本國民族成份外,還有大約六十多個國家的僑民。在語言上,3/4的小學使用馬拉地語,其余則分別使用其他9種主要語言,而在成年人中,各種方言土語更是數不勝數。孟買有半數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則包括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宗教。在市內可以看到印度教廟、基督教大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還有佛教寺廟等。因而孟買素有“小印度”之稱。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工業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城市,繁華時尚的氣息與大上海有幾分相似。孟買不但有令人稱奇的宗教建筑,同樣有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景。面向大海,背靠青山,廣闊的海濱沙灘和美麗的街頭花園,現代與傳統交織掩映,使整個城市顯得格外嫵媚……

看部印度片
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孟買的“寶萊塢”了。印度電影大部分的外景都是在孟買電影城拍攝的,他們以年出產1000部電影的業績傲視群雄,大有向美國好萊塢叫板的架勢,所以被稱為印度“寶萊塢”。對印度人來說,這兒是他們滿足幻想夢境、瞻仰明星的最好地方。而旅游者和觀光客到了孟買不看一部印度片,就像到了英國史特拉福小鎮而錯過了莎劇一樣遺憾。
孟買電影城的全稱為“馬哈拉施特拉邦電影、戲劇暨文化發展公司”,成立于1977年9月,位于孟買市西北郊,占地面積500英畝,是馬邦政府為支持電影業的發展而成立的一家大型國有公司。電影城主要為電影制片商提供外景地。城內有森林、綠地、山丘、河流、湖泊等多種自然風景,亦有一些可以改造成多種外觀的永久性建筑、攝影時搭建足以以假亂真的臨時布景。電影城有15座攝影棚,城內提供各種租賃服務及拍片所需的攝影、錄音、配音復制、剪輯、燈光、洗印、化妝、影院等設備。此外,還可提供保安、客房等服務。
船屋奇觀
在達黛湖畔,整齊地排列著一排排獨具特色而富有古典風味的“船屋”,其中有屬于民居的,也有已改裝成水上酒店的,設備周全,清雅舒適。加上裝飾華麗,內外雕花,吸引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船屋”與中國古代畫舫頗為相似,保持著原來古典雅致的特色,形形色色,大小不一,形成舉世無雙的“船屋”奇觀。
露天洗衣場
露天里一大片,幾百人在忙著啪噠啪噠地用手捶著衣服,搓著衣服,曬著衣服,這便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孟買露天大洗衣場。這里共有75個洗衣池,500多人輪班工作,所有衣物都用手工清洗,露天晾曬。由于孟買很少用自來水和洗衣機,因此大部分人只好把衣服送到這兒來洗。雖然看起來十分落后,但各個洗衣作坊每天仍然生意興隆。

孟買夜色
孟買的亮點要數可拉巴地區。入夜后的可拉巴,一片燈紅酒綠,暗巷中陳舊的古董小鋪,堆滿了18世紀皇家望族沒落后流散的珍奇異寶;18世紀末頹廢派的沙龍餐廳內部飾以嵌鏡的大理石;老裁縫店仍為顧客設計縫制馬褲、領帶、領結。這些街頭小店對于傍晚漫步其間的游人來說,仿佛時空錯置的奇景。
環繞貝克灣的海濱大道一向是最讓人向往的地方。印度稱孟買是“印度城市中的皇后”,而聞名遐邇的海濱大道就是“皇后的項鏈”。海濱大道是一個消閑的絕好去處,那數公里長的海灣大堤吸引著無窮無盡的人流。每日傍晚時分,人們紛紛擁向這里,在輕松乘涼的同時,還可享受一番孟買海灣獨有的風情。 沿著巴克灣(back bay)的環海道路,于1920年建成。大道旁高樓大廈林立,反映出孟買市經濟發展的現況。這里亦是欣賞孟買市著名夜景的好地方。
傳統印度舞娘
孟買有著“天方夜譚”的美譽,與其神秘誘惑的傳統印度舞蹈關系密切。眼瞼飾以金葉的舞女,伴隨著樂師與歌手,在賓客面前舞起美姿。在20世紀初,任何印度的慶典或婚禮中,這種傳統而動人的印度舞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項目,而這些舞娘的地位也與今日影后的地位相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印度舞已逐漸式微,然而在孟買的一些私人派對中,仍可一睹相當專業的舞娘婆娑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