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引發(fā)糖尿病的原因是“吃得太多,動得太少”。實際上,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因素可誘發(fā)糖尿病。人們若對這些“致糖炸彈”毫無了解,就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罹患糖尿病。對此,美國“羅代爾”健康網站近日專門撰文分析了6個可導致糖尿病的特殊因素:
一、常用香味蠟燭
化學合成的香味蠟燭中所含的鄰苯二甲酸鹽是一種能擾亂人體內激素分泌、使人體重驟增的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鹽也被叫做“致胖激素”。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體內鄰苯二甲酸鹽濃度較高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幾率會翻倍。為了避免受到鄰苯二甲酸鹽的侵害,人們應盡量不使用香味蠟燭,或用蜂蠟制成的蠟燭代替香味蠟燭。此外,乙烯基中也含有鄰苯二甲酸鹽,因此人們盡量不要使用乙烯基塑料材質的浴簾,而應首選棉制或麻制的浴簾。研究發(fā)現(xiàn),麻制品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
二、使用芳香劑
空氣清新劑、香水、花露水和普通的清潔用品都含有可使人體發(fā)生代謝紊亂的化學物質,擾亂人體內激素的分泌水平,從而增加人們罹患糖尿病的幾率。因此,人們應避免使用成分列表中含有“香料”或“香精”字樣的護理用品,首選不帶香味的肥皂和天然洗滌用品,如茶粉、小蘇打和醋等。
三、用塑料飲水杯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體在攝入雙酚A后可能會出現(xiàn)脂肪細胞加速生長、胰腺細胞功能遭到擾亂等情況,進而可誘發(fā)胰島素抵抗。雙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yè)化合物之一,常存在于太空杯、塑料餐具、水壺、嬰兒奶瓶等塑料產品(尤其是底部標有“7”的塑料制品)中。為了避免攝入雙酚A,人們最好選用玻璃材質或食品專用不銹鋼材質制成的容器盛放食物。需要留心的是,那些聲稱不含雙酚A的塑料制品中往往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雙酚A替代物,其安全性更令人懷疑。
四、吃非有機水果
研究發(fā)現(xiàn),攝入新煙堿類殺蟲劑與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胰腺功能紊亂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攝入另一類殺蟲劑氨基甲酸鹽與糖尿病的發(fā)病也存在關聯(lián)性。這兩類殺蟲劑的殘余物通常存在于采用非有機方法種植的草莓和桃子等水果中。可見,人們若盡量食用有機水果(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合成農藥的水果)可起到預防糖尿病的作用。
五、吸二手煙
美國國家環(huán)境衛(wèi)生科學研究所的學者在《環(huán)境健康展望》期刊上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小兒經常吸二手煙會增加其罹患肥胖癥及糖尿病的幾率。孕婦若經常暴露在二手煙的環(huán)境中,其胎兒在出生后患糖尿病的幾率可顯著增高。
六、缺乏睡眠
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失眠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即使僅在一個晚上缺乏睡眠,人體內也會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的跡象。近期發(fā)表在《科學轉化醫(yī)學》上的研究結果證實,與睡眠充足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時間不到6個小時的人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的幾率會增加4.5倍。為了在晚上更快地入睡,人們在睡前2個小時內應遠離電腦和電視屏幕,并在臨睡前熄滅室內所有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