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空中王牌(Prime Air)副總裁;空中王牌軟件開發員
欲與天公試比高
亞馬遜無人機配送系統“空中王牌”亮相以來,運送的第一款產品是Kindle電子閱讀器。在空中王牌團隊領導人古爾·金木奇(Gur Kimchi)與丹尼爾·巴克穆勒(Daniel Buchmueller)看來,選擇Kindle的理由是它體積小巧,但此次試飛背后的象征意義不言而喻:如果說Kindle以數字產品配送改革了亞馬遜,那么空中王牌也能為物質世界帶來同等的即時滿足感。去年12月,亞馬遜在新聞節目《60分鐘》(60 Minutes)上亮出了空中王牌,描述未來世界里,無人飛行器穿梭天空,30分鐘內將包裹運送上門,博得觀眾喝彩。眼下,這一系統還未能投放市場,但某些人稱之為公關噱頭,畢竟還有幾個疑問未得解答:無人機在大城市或惡劣天氣如何實現運送?但金木奇和巴克穆勒表示,它彰顯了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大膽押注的沖勁。
“我們的企業文化鼓勵員工發揮創造力,不受現實可能性的制約。”金木奇說道。“你或許只聽說一個空中王牌,但它的背后卻可能還有100個不為人知的類似項目。”
正如西雅圖不少創意一樣,這個想法也得益于咖啡。去年的某一個雨天(奇怪的是,亞馬遜不肯確認具體時間),金木奇和巴克穆勒正坐在西雅圖市南湖聯合區(South Lake Union)一家咖啡館里。不知不覺,他們談論到無人機配送的潛在可能性。“30分鐘內送達顧客手中,這似乎是一個神秘的節點,只有披薩餅外賣才能做到。”金木奇說道。巴克穆勒認為,快遞業的下一步就是“仰望蒼穹。” “無人機配送”涉及到地理空間的專業知識,湊巧的是,這正是他們二人的強項。巴克穆勒曾在瑞士軍隊服役6年,專門研究電子作戰與通信情報。而金木奇曾任社會化地圖初創企業位智(Waze)的董事會成員——該公司已被谷歌(Google)收購。這對搭檔熱愛航空學,在微軟共事過幾年,一同開發新一代必應(Bing)定位服務。
亞馬遜的研發實驗室里擺滿了3D打印機、小黑板和濃縮咖啡機,環氧膠的味道無處不在。兩位工程師著手啟動這一創意,也就是后來的空中王牌。巴克穆勒的業務愛好是搭建無人機,但他對法國科技公司Parrot的AR.Drone四螺旋槳無人機等商用技術不以為然。“我在瑞士度假時,試玩了Parrot的無人機,結果風把它吹到了一棟建筑的側面去了。”他說道。他們計劃開發更為穩健的無人機,配備8個螺旋槳,提高穩定性。最后的成品可通過GPS技術實現自動導航,有效載荷為5磅(約2.3千克)。這是一個前景良好的開端,畢竟亞馬遜86%的商品都在這個重量級別之內。
金木奇宣稱,在幾個月的實驗過程中,兩人“從來無需征求杰夫的批準”。但這一創意后來竟引起了貝索斯的注意,他隨即在全國性電視節目上公布了空中王牌。一石激起千層浪,有關宣傳短片在YouTube點擊率超過1,400萬次——該片描述了一臺亞馬遜無人機,在物流中心攬走一件包裹后,它就飛往了顧客家中。“我把視頻給孩子看,告訴他們,‘嘿,我上班就干這個!’”他們歡呼雀躍,“酷!我們可以來參觀嗎?”金木奇回憶道。“而我回答:‘不行!’”
兩人透露,等到美國聯邦航空局(FAA)頒發商用無人機法規,空中王牌就能面市了,預計時間為2015年年初。“科幻小說與現實的距離不再如過去般遙遠。”金木奇說道。接著他突然停下來。“不過,還剩下穿越時空。我可以告訴你,亞馬遜還沒有研究穿越。”
嗯,是暫時沒有。
—Austin C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