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機構對十一節后的市場判斷仍是偏空,據9月25日數據顯示,房地產、銀行、券商仍是資金流出的前三名,房地產股流出18.07億元。由此看來,持幣過節成為了大家的共識。自貿區概念雖然繼續火爆,但是明顯出現了資金趁高減持的狀況。比如外高橋,雖然股價漲停,但是仍然有1.7億元的資金凈流出該股,排名資金流出榜第6名。
對于外高橋來說,它無疑是自貿區概念股的龍頭。從之前8月30日公司復牌來看,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該股收出了15個漲停板,股價上漲320%。有業內人士稱,外高橋這段時間的超級強勢,緣于公司在上海自貿區開發中的重要地位。外高橋主營房地產開發與租憑和工程管理咨詢服務,注冊在上海市浦東新區。
2013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作為上海自貿區試驗區開發主體中的上市公司,它所肩負著為自貿區開發建設融資的光榮使命。分析師表示,以外高橋在上海自貿區的土地儲備面積為助力,公司增厚市值或將超過300億元。同時,公司將以不低于13.20元/股的價格,向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少于1億股,募集不超過27億元用于上海自貿區五大平臺的建設。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較好,實現營業收入39.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18%;實現歸屬于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0.8%,已完成2013年度全年經營目標。
雖然今年上半年持有外高橋流通股的基金共有18只,但前十天流通股東中卻消失了基金的身影,然而東方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資產管理部旗下的4只券商理財產品卻占據了第5、7、8、10大流通股東的席位。想必在8月以來的大牛行情中,該理財產品是大賺了。9月18日外高橋的交易龍虎榜數據顯示,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在賣一席位上,大舉拋售2.15億元。
從9月25日的漲停板上來觀察,游資營業部也在瘋狂拋售該股,其中賣一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營業部和賣二國泰君安上海延平路營業部均大手筆賣出億元以上,買賣前五共計凈賣出1.69億元。由此看來,無論是多么堂皇的概念,無論它漲的多高,肯定會有人獲利了結,更何況長假期間的不確定因素也促使人們在拉高的同事選擇出貨。
漲停的探因:土地儲備價值翻倍
外高橋作為自貿區開發主體唯一的上市公司,它在A股市場中的瘋狂上漲暫時無人能出其右,而其實最大的預期來自于外高橋未來業績的實質性龐大的自貿區空間。其中要素之一是外高橋手中那近20平方公里難以估計的超級土地升值空間。
外高橋保稅區及物流園區內,將近超過80%的物業是作為工業倉庫,而辦公樓用地并不多。但在外高橋保稅區配套的森蘭外高橋區域的土儲,卻以商辦用地為主,這被業內認為是外高橋更具升值空間的土地資產。
有分析師表示,上海自貿區能夠為區域地價帶來的上漲空間尚無法準確計算,但以深圳前海區域政策獲批之后地價的上漲幅度參照,外高橋手中土儲的升值空間超過100%的可能性很大。按照粗略計算,僅外高橋在保稅區與森蘭外高橋區域的土儲,就有望為公司的市值增厚超過300億元。
從自貿區的受益程度來看,外高橋主營保稅區開發建設,主要收入來源于進出口帶來的倉儲、物流服務以及園區地產租賃。“外高橋是上海自貿區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股,因而很容易受到資金的追捧,但是目前的漲幅已經消耗了政策利好,特別是機構的撤退,顯示后期風險較大,特別是要注意掛牌之后的利好兌現”,業內人士指出。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短期影響
隨著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設立,其短期影響必將即刻顯現,大體可表現在以下幾 個方面。
首先,隨著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也步入了關鍵階段。預計判斷人民幣資本向下自由兌換以及開放自貿區內自由的境外投資可能成為短期內先行先試的政策重點。隨著國內金融企業進駐自貿區,利用自貿區的自由開放的金融政策,各種創新性金融產品和理財產品會不斷推出。在滿足區內企業的投融資需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帶動一部分區外企業甚至個人投資者的投融資需求,充分展現自由開放的金融政策帶來的金融活力和風險,為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全面推進提供充分的市場、政策、監管實踐。
其次,基于自貿區的“境內關外”的基本特征,加上上海外高橋港區本就是全國國際船舶吞吐量最高的港區,上海將真正成為東北亞貿易和物流樞紐的契機和平臺。近年來由于我國制造業成本持續增高,很多短產業鏈的制造業紛紛外遷。上海物流樞紐可以降低我國制造業的物流成本,使得如家電、信息終端等產業鏈比較長的制造業企業更愿意留在中國發展.
再次,四家在中國大陸掛牌上市的開發商——上海外高橋自由貿易區開發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上海張江高科園區開發公司以及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公司,將成為最大的贏家。它們在自貿區擁有最大量的土地儲備,一旦這一區域被正式劃出并得到確立,土地價格肯定會受推動,不僅對于該區域內的土地是這樣,對于該區域周圍的地點也是一樣。此外,該地段的土地升值還會通過改變土地用途得以實現,其主要途徑是把工業用地改為商業用地。即便如此,我們預計土地價格不會也不應該出現過于迅速的上漲,因為這可能會嚇走外國投資者。政府更加關心的是這些公司會給自由貿易區引進什么樣的投資,而不只是出售土地獲得收入。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長期影響
隨著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與發展,其長期影響將逐步顯現出來。
首先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各項政策的逐漸成熟與監管逐漸到位,長三角地區以及浙江江蘇等沿海制造業聚集區可能率先贏得進一步開放的政策. 更重要的是如果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在自貿區得以成功的實現,金融價格的資源配置作用同時又風險可控,則更大范圍的投融資自由政策將逐步鋪開,從而帶動全國的金融業投融資效率的提高,投融資渠道也將逐步開放。
同時,在上海自貿區方案通過后,天津、重慶等地已經開始自貿區的申請工作,前海、香港等地的優勢會不會受到影響也需要長期的觀察。不同于深圳開放時的國內環境,現在的中國已經接受并且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式。中央在上海開了一扇窗,隨著政策和監管的到位,肯定會在有不同特點的地區再開幾扇窗。可以想象,窗口效應將產生極大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動力和需求,從而推動中國全面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政策目標得以實現。
上海自貿區29日掛牌 利好兌現后何去何從
作為自貿區的龍頭概念股,外高橋的走勢一直牽動著市場神經。隨著月底上海自貿區掛牌時間點的臨近,外高橋的炒作再度卷土重來,周二漲停后,25日再度沖擊漲停。不過,從盤面走勢看,盤中多次打開漲停,顯示有獲利籌碼在漲停板出逃。
數據顯示,外高橋的部分籌碼已經開始松動。9月18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東方證券客戶資產管理部出現在賣方前五席上,拋售金額達2.15億元。以拋售當日收盤價48.21元/股來計算,賣出股票約4460萬股。在連續十二個漲停之后,東證資管無疑賺得盆滿缽滿,早已收回成本。而受到減持的不僅僅是外高橋一家,9月以來,已經有華貿物流、長江投資、陸家嘴以及申達股份四家上市公司股票被股東拋售。
事實上,自國務院原則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以來,有關自貿區的各種傳聞甚囂塵上,相關概念股股價更是一路飆漲。如今,面對大批迅速翻倍的上海自貿概念股,分析師們開始謹慎起來。
我們認為,目前自貿區行情演繹走過雞犬升天,等待去偽存真。市場已充分反映自貿區政策利好,全面普漲階段基本告一段落,后續則需要等待政策的具體落實,并認真分析受益程度,甄別和選擇少數標的。目前風險在于自貿區主題概念短期漲幅過大、上海自貿區細則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