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FIAS)是一種記錄和分析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的教學行為和師生互動事件的分析系統,被廣泛地應用于指導課堂教學的研究,但也有其局限性。本文研究者在實地觀察和分析視頻的基礎上,改進了FIAS的編碼分類維度及標準,重新制定了課堂分析的編碼系統——整合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
【關鍵詞】e-FIAS 課堂分析 專家型教師 新手型教師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10-02
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FIanders Interact Analysis System,簡稱FIAS),是美國學者弗蘭德斯(Flanders)提出的一種課堂行為分析技術,由教師、學生的言語行為及沉寂這三大類別所劃分的編碼系統,其中包含十種互動行為編碼,分類簡明,易于執行與解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堂觀察中量化與質性研究相結合的問題。
但從現有的研究來看,FIAS有其局限性。第一,FIAS未對講授進行劃分,無法對教師的講授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第二,FIAS系統籠統的將所有問題都歸納為提問,無法對教師提問的質量與性質進行分析。第三,FIAS缺少對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的分析。第四,FIAS將沉默或混亂的內容規定為“無有效語言”,即課堂中無助于教學的沉寂。但在真實的課堂中,教師常常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完成練習,而這應是一種有助于教學的沉寂。因此,本文重新制定了課堂分析的編碼系統,見附表。
方海光曾基于FIAS與iTIAS提出改進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iFIAS),其優化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將原編碼4“提問”加以區分為“提問開放式問題”和“提問封閉式問題”;將原編碼學生語言維度中增加“學生與同伴討論”,并將“學生主動說話”細分為“學生主動應答”及“學生主動提問”;為針對數字化課堂教學環境,也特別提出了技術維度,分為“教師操縱技術”和“學生操縱技術”。本文基于FIAS與iFIAS,進行以下改進:
在編碼標準的分類方面,一方面,將“教師講授”加以區別,分為陳述性講授、程序性講授及技術性講授。講授法是中小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最廣泛的教學模式,教師恰當地運用講授法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因此,將“教師講授”加以區別,分為陳述性講授、程序性講授及技術性講授,旨在更有效地記錄教師在講授方面的表現,有利于之后的教學視頻分析。另一方面,將“無助于教學的混亂”改為“無助于教學的沉寂或混亂”;將“學生與同伴的討論”“有益于教學的沉寂”及“學生操縱技術”合并為“有益于教學的安靜或活躍”。教師提問不恰當或教學環節中斷都可能導致沉寂,而此時是無助于教學的,故將“無助于教學的混亂”改為“無助于教學的沉寂或混亂”。在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或進行小組活動時,當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屬于“有益于教學的活躍”。此外,“學生操縱技術”多數是學生利用多媒體設備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種情況下如若是多人合作完成則屬于“有益于教學的活躍”,若是獨立完成則屬于“有益于教學的安靜”。
在編碼標準的描述方面,由于教師在實際編碼過程中對“教師接受情感”“教師表揚或鼓勵”“教師采納觀點”這三個類目界定歧義性較高,難以明確什么情境下對應哪個編碼,因此本文對這些易混淆的類目輔以多個具體實例加以區分。而如“陳述性講授”“程序性講授”“技術性講授”“學生主動應答”“無助于教學的沉寂或混亂”“有益于教學的安靜或活躍”等新增類目則給予重新定義。
總的來說,本文研究者在編碼標準描述方面主要進行了兩方面的改進:(1)對已有類目的描述加以修改、舉例并細化;(2)對新增類目下定義。
在編碼標準的觀察原則方面,第一,增加了教師自問自答這種情況下的觀察原則,詳見下表。第二,當同一個3秒內,同時出現教師語言及學生語言,則根據觀察者判斷此3秒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語言屬于誰。如教師提問,此3秒內重點是教師提問內容,而僅出現學生回答的“好”這類單一話語,屬于類別“4.1”或“4.2”;而此3秒內重點是學生回答問題的內容,而僅出現教師回應的“還有嗎”這類單一話語,屬于類別“8”或“9.1”。
通過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數據:采用FIAS進行編碼的一致率為32.9%,而采用C-FIAS進行編碼的一致率為63.13%。因此,可以驗證整合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的編碼標準相較于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的編碼標準具有更高的信度,并且在具體的教學應用中發現改進后的編碼系統除了更大程度地消除了編碼的歧義性外,編碼呈現的結果對實際的教學也有更好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時麗莉.“弗蘭德互動分析系統”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S2)
[2]方海光、高辰柱、陳佳.改進型弗蘭德斯互動分析系統及其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2(10)
[3]李松林.課堂教學行為分析引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7)
[4]俞國良.專家——新手型教師教學效能感和教學行為的研究[J].心理學探新,1999(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