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在追求多元化的發展方式,積極探尋提高綜合競爭力的合理途徑,這對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加復雜的要求。各類大學都在進行符合自身條件的特色建設來提高辦學能力,從而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要求的多元化人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民辦高校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大學的特色化發展已成為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民辦大學具有自身的優勢,但在特色化發展方面依然有著諸多需要突破之處。本文將針對民辦大學的特色化發展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探尋出有效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特色化 民辦大學 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21-02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大學教育來說,面臨巨大的挑戰,如何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發展特色化的大學教育,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民辦大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與其他類型的大學相比,其自身具有巨大的發展優勢。由于各地區的民辦大學都有著自身不同的發展現狀與特征,已充分發揮出獨有的優勢,進行特色化的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一 特色化民辦大學的意義、內涵和特征
1.相關概念的闡釋和界定
第一,民辦大學。所謂民辦大學,是指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以及其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運用非國家性質的教育經費,針對社會大眾開展的進行高等教育相關活動的教育機構及學校。目前,我國的民辦大學主要包括,成人教育、運用自考形式的高等民辦助學教育機構、普通的民辦大學以及公辦大學的二級學院。第二,公辦大學。公辦大學是與民辦大學相對來說的,是指除了民辦大學之外的,由各級部門或政府籌資建設的普通大學。第三,大學特色。對于大學特色的概念,社會普遍的共識是,一種事物或者一個事物與其他事物的形式、風格存在明顯的區別,這種區別是由事物發展和生存的具體環境所決定的,是事物自身獨有的特征。
2.民辦大學的特色化
所謂民辦大學特色化,指的是民辦大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與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相符合的、比較穩定和持久的發展方式,和被社會大眾所認可的優質、獨特的辦學特征。它是民辦大學在辦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獨有特征,是其他類型大學所不具有的。民辦大學基本上有以下幾個特征:(1)獨特性。獨特性是高校辦學特色最基本的屬性,是首要特征。辦學特色,是大學特殊性和個性在辦學的實際過程中的基本表現,通過和不同學校進行對比,按照相應的參照系而存在和產生。特色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辦學特色和學校的主要職能密不可分。(2)整體性。整體性非常重要,它是辦學特色的重要基礎,大學的辦學特色與辦學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聯系,包括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價值定位,還包括學校的物質條件和校園建設。(3)優質性。優質性,是學校在和其他學校相比時,所具有的優勢特點。辦學的優良性是其本質特征,也是決定因素。優質性是一個學校所具有的被社會廣泛認可的優勢,如哈佛大學的政治、麻省理工的工程師以及牛津大學的數學。(4)導向性。辦學特色是對于學校辦學理念和價值取向的充分反映。穩定的辦學特色,對于學校的各種工作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具有導向性的作用。
3.特色化的意義
第一,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時代鼓勵創新,時代要求特色化發展。當今社會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從量到質都有復雜的高要求。如果教育發展依舊沿用傳統的辦學理念,將會導致教育與社會發展脫節,使得人才無用武之地。民辦大學,應該抓住自身的優勢,結合自身的特色,進行教育的突破性發展,從而滿足社會的發展要求。第二,推動區域發展。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建設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地區各有特色。所以民辦大學,應該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相協調,進行特色化的發展,從而推動區域的協調發展。第三,滿足大眾的多樣化教育需求。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高等教育多樣化和大眾化的階段,人們對于教育呈現出了多樣化的需求,有創業的需求,有擇業的需求,也有教育的需求。發展民辦大學的特色化教育,能夠滿足社會大眾的多樣化教育需求。
二 特色化民辦大學的發展問題
1.忽略了地區發展特征
通常情況下,區域特征主要包括:人文環境特征、政策環境特征、經濟環境特征以及地域環境特征等多個方面。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同地區在環境特征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各地區也都有自身的發展特色。民辦大學分布廣泛,與各地區有著緊密的聯系。但大多數民辦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很少會注意到區域特征的優勢,對于地域的優勢也缺乏充分的利用。部分民辦大學,只是憑空地編造出特色,與區域實際特征缺乏有效的結合。
2.盲目的辦學定位
在民辦大學特色化的發展過程中,部分學校并沒有清晰的定位,而是盲目地追求研究型大學、綜合型大學以及萬人大學等高規格大規模的定位,并且將此作為學校的發展特色。這種盲目的定位,與學校的實際情況不符,對于民辦大學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不利于形成學校特色和樹立品牌。
3.忽視了自身的有利資源
對于民辦大學來說,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大多數學校都是參照其他的學校,或者國內外的一些名校來設置專業,這是一種辦學誤區。學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名校的辦學模式只能作為一種借鑒,不能直接照搬過來,每一所學校都有自身的發展優勢,學校應該打造出與自身發展相符合的辦學體系。
4.與社會要求脫節
民辦大學由于對公辦學校的盲目參照,導致在特色化的發展上,呈現出基本相似的狀態,在人才培養方面也日趨相同。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和復雜。高校是人才的培養地,需要復合型人才,但是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基本上沿用了傳統的理念和體系,缺乏創新,與社會發展脫節,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要求。
5.缺乏特色師資力量
為了提高民辦大學的辦學質量,必須培養出豐富的特色教師資源,教育思想是需要通過特色師資來實現。在我國民辦大學特色化發展過程中,教師的技能結構、學歷結構、師資結構和年齡結構是主要問題,不能滿足特色發展的需要。缺乏特色師資是民辦大學缺乏特色的關鍵因素。
三 對于特色化民辦大學發展的建議
1.結合區域特征,促進特色發展
每個地區都有自身獨特的環境特征,民辦大學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與區域特征緊密結合,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民辦大學所在的地區,是學校發展的主要依托,為學校發展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如緊鄰海洋的民辦大學,可以結合海洋的特點,設置一些與海洋技術相關的專業,與區域特征充分地集合起來。而對于西北地區的民辦大學,可以將治沙技術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從而形成自身的特色。
2.明確辦學定位
對于民辦大學來說,在特色化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明確的辦學定位,這是特色化的先決條件。民辦大學不能對公辦學校的辦學體系照搬照抄,公辦學校的某些方面并不適合于民辦大學的發展。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借鑒國內外的相關有利經驗,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組成相關的研究小組,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和周密的計劃,從而為學校量身打造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辦學定位模式。
3.整合資源,發展特色專業
民辦大學的特色化發展,具體是體現在大學有哪些特色的專業,能夠培養出什么樣的特色人才。很多大學都能夠設立自己的特色專業,但由于某些因素,不能長期持續下去。特色專業,應該與學校的各方面資源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體系。如海洋類的民辦大學,在設立與海洋相關的專業后,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優勢,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并且學生畢業后能夠進入相關的企業,使得學有所用。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體系,既提高了學校的聲譽,又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4.培養特色人才
特色化民辦大學的發展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特色人才。所謂特色人才,是具備別人所沒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民辦大學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因素,運用特色的師資力量,特色的管理理念,來培養此特色的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
5.打造特色師資隊伍
民辦大學應該建立合理的師資結構、穩定的師資隊伍,在招聘教師的時候,要經過嚴格的考核,保證教師的水平和素質,學校走校企合作的方式,從企業引進特色人才,加強特色師資隊伍的建設。
四 結束語
總之,民辦大學要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走特色化的發展道路,為社會培養大量的特色人才,從而推動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章清、杜志宏.加強研究 探索規律 推動民辦高校德育工程建設——第五屆全國民辦高校德育論壇綜述[J].中國高等教育,2007(5)
[2]劉少林.堅定地走質量提升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中國民辦高??沙掷m發展問題研究》讀后感[J].西安歐亞學院學報,2011(4)
[3]趙應生、鐘秉林、洪煜.積極穩妥地推進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探析(三)[J].中國高等教育,2011(10)
[4]周江林.我國民辦高校存在問題的統計分析:實證的方法——兼談教育研究者的問題意識[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6)
[5]劉愛生、沈國豐.地方大學辦學特色:問題與對策——基于50所地方大學本科教學評估特色項目的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0(6)
[6]鄭偉、李志宏.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形成的特征研究——基于125所本科院校自評報告的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0(5)
[7]駱澤敬、張光勝.高職教育辦學特色研究[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