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實踐之前進行的指導性課程,對于大學生就業意義重大。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對學生各自的職業需要具備的職業道德及求職方式、職業發展規劃進行輔導。因就業指導課程對大學生整個職業生涯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學校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加以創新,不僅是對教學模式的改革,更可以提供給學生需要的知識,提升其自信心。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指導 課程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52-01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的就業形勢有所好轉,但在2008年經歷了金融風暴,大學生就業的形勢變得嚴峻,大學生就業課程的教學方式及途徑也發生著轉變,對大學生的影響意義深遠,就業課程的創新也成為新時期的工作重點。
一 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進行創新遵循的原則
1.就業指導對大學生的思想及心理健康有所影響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對象不應僅針對即將畢業的學生,而是需要以教學內容的形式出現,在大學生進入校門開始就對其進行指導,此時期的指導重心是思想及心理上,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積極、樂觀的心理,并對其日后進入到社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因眾多學生進入到大學的學習及生活中出現了難以適應的情況,其目標的缺失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因此要在此階段開設就業指導課程。
2.充分體現普遍指導與個性指導相結合
普遍指導涵蓋兩個方面:(1)就業指導需要以教學課程的形式納入到教學的計劃之中,保證對學生就業指導的教學成果。(2)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指導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個性指導是指依據學生個體所具有的差異性實行具有針對性的指導,達到就業指導預期的效果。高校需要依據學生具有的共同性安排普遍應用的就業指導內容,如就業政策及形勢、擇業準備、求職技巧等就業時需要運用的知識。個性化的問題則要實行個性化的輔導,如一對一輔導、網絡輔導等。學生求職方向、職業能力分析及職業發展規劃等問題比較適合于個體指導。普遍指導與個性指導充分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就業指導課程的作用。
二 就業指導課程創新的途徑
1.正視就業指導課程的地位
高校領導層要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依據教育部的要求以及畢業生就業指引的需求充分與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在整個就業指導中所應有的地位,將其正式納入到選修課或必修課的教學計劃。同時,配備專門的師資隊伍,提供有力的保障,對就業指導課程的地位予以足夠的重視。
2.設立專業化的師資隊伍
對發達國家中就業指導的師資團隊而言,其采用的形式是以專職為主,兼職輔助。即便是兼職的就業指導教師,也均具備豐富的就業指導方面的經驗,基本上都有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及人力資源培訓方面的專業課程學習,因而,在學生的就業指導中可以發揮極強的導向性。高校對此形式也可加以效仿,與我國實際的國情相結合,聘請少數的專職教師,由其帶領一支兼職隊伍完成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目標。兼職隊伍的任職教師需要在就業指導上具備豐富的經驗,并受過系統的培訓,要憑證上崗,保證其在某方面或多個領域都有成績,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從教學內容中獲取自身需要的知識。此外,還要有計劃地進行就業指導教師團隊的培訓工作,使其對自身知識進行保鮮,能夠對最新的就業形勢進行分析,教授學生實用性較強的內容。
3.對教學方法加以創新
很多高校已在就業指導課程中充分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在形式上僅局限于課堂的授課及專題講座,從實踐效果來看,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方式相結合,可以更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需求,實際效果更為明顯。對網絡教學加以利用,學生可事先對教學的課程進行學習,也可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查找,還可以通過網絡與任課教師交流。既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積極性,又促使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深入理解,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4.加強就業指導的實用性
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的復合型人才,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其實現自身價值。就業指導課的根本目的,是對學生即將就業的崗位及就業的質量給予高度重視,使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社會。所以,需要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及從事的行業進行分析,做到與時俱進。高校也可適當開展模擬招聘的活動,使學生在模擬情境中積累面試經驗。
三 結束語
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發展的主力軍,在就業指導方面必須加以重視,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特點,開設與之相適應的就業指導課程,而就業指導工作的順利實施,對學生、學校乃至社會發展均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張源源、劉善槐.大學生就業不公平問題探析[J].教育研究,2011(9)
[2]俞明祥.關于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建設的若干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