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語與漢語之間有諸多的不同,這對漢譯法和法譯漢都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本文從意合和形合這兩個概念出發,對漢譯法中“形”的還原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意合 形合 漢譯法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65-02
因法漢語言之間的種種差異,漢譯法對學生提出了不同于法譯漢的一些要求。本文從意合和形合這兩個概念入手分析。意合指依靠事物間的自然邏輯來實現句中句子成分之間的連接。漢語即屬“意合”的語言。形合指依靠形式手段來實現句中句子成分之間的連接。西方語言多屬“形合”的語言。法語因嚴謹細致而著稱,是一門形合特征非常明顯的語言。
關于“意”與“形”,我們可再做一個簡單的比較。“意”指的是句中的意義脈絡,它內隱,沒有有形的語法載體,依靠語境來排除歧義,理解句意。而“形”指的是形式化的語法手段,它外顯,有清晰可辨的語法標記,一般情況下無須借助上下文,僅依靠句內的語法手段就可以排除歧義,完成對句意的理解。具體說來,法語的形合符號包括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詞、介詞(數量眾多)等實現連接功能的語法現象,也包括陰陽性、單復數、時態等語法標記。在漢語里,形合符號有的根本不存在,有的則不明顯。如漢語里也有介詞,但數量沒有法語里那么多。此外,由于法語中的連接手段比較豐富,所以法語非常適合構建邏輯嚴謹、層次豐富的長句,而漢語更多的是短小精悍的短句。
基于漢語與法語之間的這種差別,在做中譯法練習的時候,必須分析還原漢語原文各個部分間的邏輯關系、時間關系和語法關系,換而言之,在譯文中還原漢語原文中沒有的“形合”符號。當然,很多時候,也需要將漢語中分散的短句整理成長句。
現在,我們舉例來分析:
例1:我們的目標不是反對私家車,而是讓更多的人去思考比如路權、環保、交通等問題,并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①
此句屬于漢語中的長句,由五個逗號相隔。前三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比較清晰,里面表示邏輯關系的詞“不是……而是”、“比如”、“并”等,直接轉換即可。但后面的“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跟前面部分的邏輯關系則未用語言表明。但是,結合上文,我們可知道,“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是前幾項行動的目的,而“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則是前面各項的最終目的。因此,在翻譯時最好選擇適當連接詞② 將這個邏輯關系表達清楚。
譯文:Notre but n’est pas de refuser les voitures privées,mais d’inciter plus de personnes à réfléchir sur les problèmes dont le droit routier,la protection environnementale,les transports,et d’attirer l’attention des autorités pour les pousser à promulguer des politiques protectrices afin que les transports communs urbains puissent être améliorés.
例2: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兩個和尚,大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
從結構上看,漢語原文由五個結構完整的、由逗號相隔的小分句構成,各個小分句前后承接,意義相連,但語法上的聯系并不緊密。如果把每兩個小分句之間的逗號改成句號,對原文的意思影響也不大。從邏輯上看,第一個分句里的“山”是第二個分句里“有”的地點狀語,同理,第二個分句里的“廟”是第三個分句里“有”的地點狀語,而第三個分句里的“兩個和尚”跟第四個分句里的“大和尚”和“小和尚”是總與分的關系。
把漢語原文翻譯成法語時,如果跟原文一樣,使用獨立的小分句,那譯文就是“Il était une fois une montagne,sur cette montagne se dresse un temple,dans ce temple…”,這樣的句子太啰唆,重復太多,不符合法語的表達習慣,所以應發揮法語邏輯嚴密的長處,將分散的小分句連接起來,合適的連接詞將原文里未用文字表明的邏輯關系表達出來。如Il était une fois une montagne sur laquelle se dresse un temple où il y a deux moines dont le grand dit au petit qu’il était une fois une montagne…③
例3: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動。”我看月臺那邊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④(選自朱自清的《背影》)
原文由三句話組成。從結構上看,前兩句句中有直接引語,且句中各個小分句是沒有修飾成分的簡單句,所以,譯文的語序和結構都可基本與原文保持一致。后一句則有一處需要在譯文中用語法手段表明邏輯關系,需要用“qui”來指明“幾個賣東西的”和“等”之間的主謂關系。此外,《背影》是用回憶的口吻寫的,但因中文里沒有“時態”這個概念,所以無法用動詞本身來表達動作發生的時間,而且原文里也沒有時間狀語,我們主要通過上下文來判斷文中所敘述的事情發生在過去。然而,法語有表達功能非常強大的時態系統。法語的時態不僅能夠表達動作發生的時間點,還能夠根據需要表達更加細致微妙的東西,如用未完成過去時的動詞表狀態,而用簡單過去時的動詞表動作。因此,在將漢語原文譯成法語時,不僅要還原不同句子成分間的邏輯關系,還要對不同的動詞進行時態還原。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對譯文進行更細致的分析。
譯文:Je dis:《Tu vas rentrer maintenant,père.》 Il regarda à travers la fenêtre et dit:《Je vais acheter quelques oranges. Reste ici,ne quitte pas ta place.》De l’autre c?té du quai,derrière la barrière,il y avait des marchands qui guettaient les clients.
譯文中使用了3個時態,直接引語里用的是最近將來時和命令式。其他部分的動詞中,“有”和“等”表狀態,用的是未完成過去時,其他動詞表動作,用的是簡單過去時。
以上三組例句不足以代表漢譯法中碰到的全部情況,但我們仍可總結出一些具有廣泛價值的東西。在做中譯法練習的時候,應該對法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間的差異,尤其是形合與意合間的差異有足夠的認識,在譯文中補充還原必要的邏輯連接詞和形式符號。
注 釋
①9月22日為國際無車日 倡導回歸傳統和自然[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922/0909323865.shtml
②這里的連接詞不單指連詞,它是對具有連接功能,并能夠指明被連接的兩個部分之間關系的各類詞的總稱,包括連詞、連詞短語、關系代詞、介詞、介詞短語等
③許鈞主編.法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④引自陳偉老師發放的課堂資料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