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接高鐵產業,以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為龍頭,構建了與鐵路行業產業鏈相融合的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平臺的資源積聚優勢,遵循專業群“產學對接、實境育人”的總模式要求,深入推進“課程內容對接崗位標準、實習實訓對接現場項目、教學環境對接生產實境、學院師生對接企業員工、評價考核對接真實作品”教學模式改革,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產學對接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 人才培養模式 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091-02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具有很強的職業定向性和崗位針對性,培養服務生產、建設、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人才服務面向決定高職人才培養離不開校企的緊密合作。構建“共生、共贏、共發展”的校企合作機制,創新和實踐雙贏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院校發展的核心。
一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構建背景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是學院主動對接高鐵產業,圍繞高鐵六大核心技術,按照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專業資源共享的原則,大力調整專業結構,重點建設的專業群,由鐵道工程技術、高速鐵路工程及維護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橋隧檢測與加固工程技術業、工程造價六個專業組成。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現有在校學生2909名,其中,鐵道工程技術專業是專業群中的核心專業,1951年開辦,已有63年的辦學歷史,為鐵路系統培養了1.6萬余名畢業生,是湖南省精品專業、鐵道部優秀專業、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
二 “產學對接、實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依托南方高鐵基地、先科學院、三個校中企、合作企業,創新了“項目導向、角色互動”、“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崗位導向、實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產學對接、實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為“項目導向、角色互動”,以真實的工程項目為載體,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角色互動、學生與企業員工角色互動,將專業知識技能教學融入工程實踐項目中。
橋隧檢測與加固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現代學徒制”。進入先科橋隧學院的學生,除了在校系統學習理論知識外,與企業技術骨干簽訂“師徒協議”,與師傅結對子,利用課余時間跟師傅學習專業技術和操作技能,了解企業文化,在校園內邊學習邊生產,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工學交替。
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為“崗位導向、實境育人”,以造價員、招投標員、資料員等崗位為導向,以合作企業、校內實體設計院、教師造價咨詢工作室為平臺、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以使用與企業一致造價軟件為手段,將崗位標準融入教學標準。
三 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向
1.適應“鐵路轉型升級、崗位需求變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適應普鐵向高鐵產業轉型升級,及專業群對接的工程施工、運營維護、檢測加固等崗位的需求變化,根據崗位核心技能的差異性和相通性,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緊跟高鐵施工、維護、檢測技術升級及崗位細化、遷移的趨勢,增設、淘汰專業或專業方向。計劃2015年新增高速鐵路橋隧工程技術方向和高速鐵路精測精調技術專業。
2.互為融通、協同推進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平臺的資源積聚優勢,遵循專業群“產學對接、實境育人”的總模式要求,完善鐵道工程技術專業“項目導向、角色互動”人才培養模式,訂單比例達80%以上,推廣橋隧檢測與加固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應用范圍,加強工程造價專業“崗位導向、實境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建設,深入推進“課程內容對接崗位標準、實習實訓對接現場項目、教學環境對接生產實境、學院師生對接企業員工、評價考核對接真實作品”教學模式改革,推動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適應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完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以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優化質量評價標準,優化專業核心模塊按照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建立的考核標準,繼續推行以真實作品考核、現場操作考核、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與職業技能聯系緊密的課程實施“以證代考”,完善頂崗實習環節“校企共同考核”機制。引入麥可思教育評估機構,及時更新ISO9000質量評價體系標準,新增軌道交通協會、建筑協會等三家相關產業的協會機構,推行第三方評價機制。
4.對接職業崗位要求,全面實施“雙證融通”人才培養
繼續加強“雙證書”培養制度。與城市軌道交通企業、鐵路局、檢測單位協調,實現專業群相近崗位對應的職業資格證,企業互認、專業互通。引入層次較高的高級橋隧工、線路工取證,鑒定合格,同時獲得高鐵上崗證。擴大專業群學生“雙證書”取證范圍。
四 結束語
據人力資源部門統計和預測,到2020年,全國鐵路建設系統人才需求量約為80萬人,其中高職層次的一線操作人員就占到70%~80%。我院構建了與高鐵產業鏈對接的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群,形成了“產學對接、實境育人”的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了“平臺+專業+方向”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建立了“三模塊四平臺”的實踐教學體系,同時整合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教育教學改革,建立綜合教學評價體系和教學管理體系,完善教師隊伍,使專業群建設與產業鏈發展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徐海燕.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0(20)
[2]孫兵.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紡織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紡織教育,2011(1)
[3]董鴻安.構建職業導向的“工學結合、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高教探索,2011(3)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