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來臨,圖書館的編目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對現代的編目機構管理和在網絡環境下對分編人員的素質要求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網絡時代 編目 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193-02
分編工作是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它包括文獻的分類和編目。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已走上了網絡化、數字化的道路。這就給編目工作帶來了很大變化,如分編工作的方式、方法、組織管理等,對從事分編工作的人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環境下分編員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素質,如何培養分編員的工作能力已成為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 網絡時代給編目部工作帶來的變化
1.分編對象發生了變化
分編工作是以圖書館入藏的文獻為對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文獻量激增,文獻內容也更加復雜,新材料、新技術、新思想、新觀念不斷向我們撲來。與此同時,文獻類型也從單一印刷型發展到印刷型、電子文獻、網絡文獻等多種文獻類型并存,并且已經超越了時空界限,由文字、語言型的文獻向多媒體、計算機文檔、網絡信息等多元化方向發展。
2.編目模式發生了變化
因為編目對象的多元化,使分編結果有了更廣泛的利用空間,并要求一方勞動,多方利用。伴隨著各種新技術在分編工作中的使用,編目模式隨之改變,聯機合作編目由此產生。目前計算機編目已從單機操作發展到局域網聯機操作、網上異地聯機編目和聯合建庫,并要求書目數據庫資源共享。新的技術和方法的引進,使分編工作向簡單化、效率化發展。
3.分編要求發生變化
分編工作標準化是實現文獻資源共享的基礎,傳統編目工作狀態下中國的編目工作標準要求不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對分編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規范化、標準化、網絡化和高質量已成為衡量分編機構質量的標準。書目數據的規范化、標準化、高質量和資源的實時共享是每一個編目機構所追求的。
4.編目機構的組織形式發生了變化
目前,分編工作的組織形式正逐漸由個體編目向集中編目和聯機合作方向發展。聯機合作編目就意味著編目員所做的編目數據不再只是面對本館讀者和本館同行,在遠程技術的幫助下,這些數據將跨越地域的界限,接受各方面讀者和同行的評判。這就使得編目機構和編目工作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任務和發展方向。
二 網絡時代編目機構改變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及其管理
1.網絡時代編目機構改變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網絡時代編目工作的這些變化,對每一個編目機構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沖擊。多元化的信息需要尋找揭示與提供的途徑和為此所需要的新技術和實現新技術的手段。資源共享要求編目機構的工作是開放的,工作結果是共享的。那種單個、分散、封閉式的編目機構管理模式已經適應不了時代的要求,這就迫使編目機構要為自己尋找新的立足點和發展方向。要與時俱進,就必須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才能在新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外,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具有多元化和縱深性的特點,這就要求信息整序機構向讀者提供的信息也要具有廣泛、多渠道、迅速快捷的特點。這也迫使編目機構改變原有管理模式,適應新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
2.網絡時代編目機構的管理
網絡化、數字化時代編目機構的管理應該是開放式的、鮮活的、多層次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開放式是指管理思想的立足點是更新的、先進的,應該放在變化著的環境里,隨環境變化不斷調整管理方法。鮮活是指管理的手段靈活、人性化。多層次是指管理應該照顧到各個方面,綜合管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是指在管理的過程中應吐故納新,有揚棄的理念?,F代的、先進的思想和方法要融入傳統管理中,讓它在傳統的管理中引領方向。新時代的編目機構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環境管理、設備技術管理和行政管理。
第一,人力資源管理。人是整個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成長和發展直接關系到整個組織的成長和發展,所以管理好人力資源至關重要。(1)人力資源的機構管理。一個編目機構,人員的知識、技能和年齡都應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因此,結構管理就包括知識結構管理、技能結構管理和年齡結構管理。根據每一名員工的知識層次和技能不同安排工作應有所側重,并將不同的側重面組織起來,這樣的編目機構才趨于合理。同時,還要根據分編人員的年齡不同區別培養訓練,必須要有梯隊,這樣才能使這個業務部門一直運轉下去。(2)人員情感管理。編目集體要有一個總的感情傾向,教育員工熱愛集體,熱愛本職工作,認識到個人行為和利益得失與集體息息相關。分編工作是項強腦力勞動。在管理中不要一味強調工作結果,應該關注人員的身體健康,個人的健康是集體健康成長的保證。
第二,工作過程的管理。管理好工作過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浪費和重復勞動,從而以最小支出獲得最大效益。工作過程的管理包括制定合理科學的工作流程;建立完整的工作規范;抓重點環節帶動整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注意設備的更新和新技術的開發。
第三,行政管理。一個好的運行機制,對分編工作的運行起保證、監督作用。因此行政管理包括:(1)建立各種規章制度。制度是行動的方向,規章制度包括業務制度和行政制度,如文獻分類和聯機編目細則、名稱規范和文獻后期加工細則、人員培訓和考勤考績細則等。(2)激勵管理。指科學地利用一定外部刺激手段,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之朝著希望的目標積極行動。激勵管理主要有物質激勵、精神激勵。(3)監督管理。這種管理一方面是利用行政手段去督促每一個員工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通過相關部門和讀者的反饋信息來反省本部門的問題和弊端。監督的目的要明確,監督管理要持之以恒,才能切實起到監督和反省的作用。
三 網絡環境下分編工作對分編員的素質要求
現代信息技術對圖書館工作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促使圖書館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作為圖書館各項服務工作先導的分編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分編員不僅要繼續具備從事傳統分編工作的技能,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分編員的崗位要求
分編員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憑一時的愿望就能實現的,必須有從事分編工作前的水平和能力與從事分編過程中的學習和積累相結合,并達到以下要求,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分編員。(1)具有國家承認的某一專業的學士學歷。(2)具有廣博的知識含量和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3)掌握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及應用技能。(4)具備扎實的圖書情報學知識和學科知識,熟練掌握分編工作中的各項規則,包括《中國法》、主題標引規則、CNMARC格式、本館的書次號分配規則等。(5)全面掌握圖書館所使用的計算機編目系統的各項功能,并能熟練使用。(6)具有淡泊名利、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
2.在新的環境下提高分編員的素質,增強其工作能力的途徑
分編人員要想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工作能力,必須通過以下途徑:
第一,增強自我培養意識,積累工作實踐經驗。自我培養是提高分編員的首要途徑,分編員只有具備自覺提高業務水平的意識,才能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補充知識,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只有刻苦鉆研業務,達到精益求精,才能適應分編工作現代化的需要。在增強自我培養意識的同時,還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這是提高分編員素質最有效的途徑。分編工作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尤其是實踐經驗更是分編工作的寶貴財富。分編員只有在實踐中鍛煉,才能很好地掌握分編工作所使用的各種工具書和規則。因此分編員要多實踐、多請教,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并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以提高分編工作水平。
第二,更新知識、更新觀念,接受繼續教育。這是提高分編員素質的重要途徑。分編人員應重視自身的繼續教育,更新自己的觀念,更新知識,注重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單位也應盡可能地為分編員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可以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歷、不同層次制訂相應的專業培訓計劃,進行系統的、相對連續性的、有針對性的學習。同時派分編員參加國家或省圖書館、大學圖書館等舉辦與分編工作有關的培訓班,讓他們及時了解國內外分編工作的動態,以推動本館分編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曾新紅.聯機聯合編目——編目工作者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圖書情報工作,2000(8)
[2]楊鳴放.現代化編目工作對編目員的素質要求與能力培養[J].圖書館建設,2001(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