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優勢
做了多年餐飲之后,金梅央對自己多年前一閃而過的餐飲念頭給予了肯定,“我還是覺得自己是適合做餐飲業的。”
早期的金梅央,并不是做餐飲的。 在義烏老家,金梅央一直從事小商品批發,直到上世紀九零年代中一次在杭州香格里拉飯店談生意時,她注意到飯店里的普通咖啡賣100多元一杯,生意還好得不得了,這讓她一下子看到了這廣闊的商機。
在金梅央的認知中,女人做餐飲是有著很大的優勢的,因為女人大多是細膩的,這份細膩延伸到餐飲中,就是對餐飲環境、餐飲風格的格致追求。這份細膩,甚至延續到了細節部分。在半島,金梅央最重視餐廳環境,有時地上出現一片紙屑,她看到了,就會馬上蹲下去,撿起來。這個時候,她更愿意身體力行,細膩地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傳遞下去。
在路上,看到香蕉皮,金梅央也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因為,老人家踩到了,會摔倒,會很麻煩。
這樣的細膩,在洗手間更是處處可見。在兩岸咖啡,洗手間的標準是8個字——一塵不染、清清爽爽。地面、洗手臺必須一塵不染一,馬桶、洗手池必須清清爽爽。在半島,金梅央倡導,重復的事情細膩做。她和半島,都做到了。
此岸,彼岸,在水一方
兩岸咖啡的由來,有著金梅央愛情的悸動。當年,金梅央和丈夫楊進發希望給自己的咖啡店尋找一個名字的時候,兩人正走在西湖斷橋邊。
夕陽下,粼粼湖水蕩漾,在斷橋處隔成兩岸。
此岸,彼岸,兩岸。在水一方的夫妻倆突然心有靈犀,兩道岸,兩個人,牽了手,便是這世上最美的悸動。
金梅央堅信,男人可以先立業,再成家,但女人不可以,一定要先有家,再有事業。兩岸之所以能開遍中國,功勛章里最該記錄的是丈夫的名字。“能與他并肩而行,能握著他的手,走過此岸,走向彼岸,是我今生做得最成功的事業。”
未來
2014年,餐飲業進入第三輪洗牌。身為餐飲業的一份子,兩岸的色彩自然也離不開考驗。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是這個細膩女人交出的市場答卷。
這些年里,餐飲業一直“三高一低”,店鋪租金越來越高、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食材成本越來越高,使得餐飲業的利潤越來越低,大家都經營得非常辛苦,餐飲企業要想做強、做大,至少繼續生存下去,在開源節流、優化管理上,就顯得更加重要。
面對未來,金梅央帶領兩岸開始著重做4件事。首先,在杭州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購買了22畝廠房,總建筑面積有10000多平方米,作為兩岸咖啡中央工廠基地,將原來分散在杭州三個不同地方的中央廚房、咖啡豆烘焙工廠、物流中心全部遷至一處。三套管理的成本自然合三為一。
中央廚房擴張了,產品自然也要擴張。原來的兩岸,只承擔各餐廳牛排、醬料的前加工,未來,兩岸將加入中式商務套餐的初加工,降低兩岸及所有子品牌新店的店內廚房面積,縮減廚師,節約成本,為直營店及加盟店做的第二步節流工作。
門店的廚房面積縮小了,相對的,門店營業面積就增加了,客位數也增加了,廚房節省下來的面積都變成了營業面積,更為門店開源。
縮減下來的人力,金梅央也考慮到了,全部轉至新開門店去,同時加大培訓力度,讓每一位人力,都能多功能使用。
子品牌、多品牌戰略,也是兩岸一直堅持的。繼丼鐵板燒、木之蘭日本料理之后,兩岸還將以每年推出兩個副品牌的速度擴張,分別針對學生、家庭、高檔商務推出,照顧餐飲市場60%以上的消費族群、做金字塔中間的市場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