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東水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 廣東東莞 523000
摘要:水庫除險加固涉及水庫自身安全和下游民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但是由于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作,因此,工程實施中應發(fā)揮好監(jiān)理的作用,加強施工監(jiān)理工作。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就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監(jiān)理要點進行探討,希望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施工;監(jiān)理要點探討
本文通過分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工程概況,提出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施工監(jiān)理工作中應注意的重點內容及相關處理方法,供相關工程參考。
1監(jiān)理工程項目概況
某水庫工程主要施工內容有:①防滲帷幕灌漿8134.4m;②壩基固結灌漿432m;③下游壩坡反壓灌漿20點;④重力墩加固錨索58500TM;⑤閘閥房拆除重建為33m2;⑥副壩整治一座;⑦混凝土攔桿預算為312m;⑧DN300放空閘閥設2個,DN700放水閘閥設1個;⑨完成工程總投資400.3萬元。
本次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建設任務是對大壩進行整形、對壩體、壩基進行防滲處理,改造副壩及放水建筑物,并配套完善管理設施。主要對大壩灌漿、壩面整治、放水設備安裝、副壩整治、壩肩錨固的施工進行監(jiān)理。需旁站的工程關鍵部位是:大壩灌漿。需旁站監(jiān)理關鍵工序是:灌漿、混凝土澆筑。
2混凝土澆筑工程
首先由業(yè)主方、監(jiān)理方、施工方按設計要求對原材料進行隨機見證取樣,同時要求施工方向監(jiān)理站提供水泥和鋼材的出廠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書。見證取樣送具有檢驗資質的單位送檢,并由實驗室根據(jù)設計要求做混凝土和砂漿的配合比試驗報告。在施工過程中監(jiān)督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須與報告中所列出的一致。然后,再進行混凝土工程的澆筑工序。
在混凝土澆筑工序開工之前,必須對建基面做進一步處理,要求處理后的基礎面無尖角、無松動巖塊,對光滑巖面必須進行鑿毛處理。倉面沖洗干凈,無雜物、無積碴、無積水并保持濕潤。并對模板、鋼筋、預埋件、砂料、石料等進行檢查,合格后才允許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澆筑工序。倉澆筑的原則是“由低到高往高處均勻上升澆筑。
澆筑前必須先濕潤倉面再鋪一層3cm左右的高一級標號的水泥砂漿,鋪設均勻平整后進行分層澆筑混凝土,分層厚度為50~60cm。對于板梁結構的倉面,先梁后板,鋪設長度趨前不超過1m。大體積混凝土層面鋪料間歇時間控制在2h以內,倉內混凝土經(jīng)平整后由有經(jīng)驗、技術熟練的工人用Φ50(大體積的混凝土用Φ70)振搗器以振搗間距25~30cm均勻振搗至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冒氣泡并開始泛漿為適度。有平面要求的按設計高程原漿找平泛漿。必須使?jié)仓}面保持水平,倉內的泌水必須及時排除,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趕水,以免帶走灰漿而影響澆筑質量。
在施工過程中按照標準進行質量評定和見證取樣,并定期送質量監(jiān)督部門檢測,經(jīng)強度試驗,完全符合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
3灌漿工程
灌漿工程包括:鉆孔、洗孔、沖孔、壓水試驗、制漿、灌漿、灌漿結束標準和鉆孔取芯。
3.1鉆孔
鉆孔采用XU—100型油壓鉆機,硬質全金鉆頭開孔,開孔孔徑Φ95mm,開孔后變徑為Φ75選用與鉆頭等徑護管回轉鉆進至最終設計規(guī)定和深度。先導孔鉆孔深度依據(jù)設計和規(guī)范規(guī)定帷幕下限結合實際地質斟情加深。固開孔孔位誤差≤設計允差(10cm),帷幕孔位橫向偏差不得小于半個孔徑。
為保證孔向準確,在進行鉆機安裝時,先校正鉆機,加大,加固機座,固定機體,保證鉆機運轉平穩(wěn),鉆機主軸與孔向一致,帷幕孔孔位鉛直。
用KXP—1測斜儀,加強孔斜測量,5m以內,每1m測量1次孔斜;5m以下,每5m測量1次孔斜,及時了解情況,便于糾正。了解各鉆孔實鉆情況,便于分析帷幕質量;了解孔斜成果,以校核灌漿質檢成果的真實程度。如果鉆孔偏斜超過了允許范圍,分析偏斜原因,采取對應措施,及時糾正,以便以后的鉆孔能依照設計的鉆孔方向鉆進,以保證終孔偏斜率不會超過允許范圍。糾偏無效重新開孔另鉆或將檢查孔布置于旁以補救。
3.2洗孔、沖孔
洗孔為孔鉆到預定深度,起鉆,取出巖芯,將鉆具下至孔底,注入大流量水進行沖冼,直到回水變清,孔內殘存雜質沉積厚度不超過20cm時結束洗孔。沖孔采用壓力水將巖石裂隙或空洞中所充填的松軟、風化泥質充填物沖出孔外,或將充填物推移至需要灌漿處理的范圍以外。工程沖洗孔采用單孔法進行,沖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70%~80%,且≤1MPa,沖冼直到返水潔凈,延續(xù)10~20min為止。
3.3壓水試驗
壓水試驗包括2部分:地下水位測定和壓水試驗。
3.3.1地下水位測定
為計算壓水壓力,在鉆孔沖洗結束后,用測繩進行測定,每5min測讀一次孔內水位,連續(xù)兩次測得水位下降速度均<5cm/min時,可認為穩(wěn)定,以最后的觀測值為地下水位值。
3.3.2壓水試驗
地下水位測定后,安裝栓塞,下至試壓水段上部,密封試驗孔口,安裝管路、儀表,測量壓力水流量,計算透水率。
壓水試驗,先導孔單獨壓水,自上而下分段進行,其他各段灌漿孔可結合裂隙沖洗進行簡易壓水,壓水時保證栓塞位置準確,孔口管道及接頭等處不得有任何漏水現(xiàn)象,否則應暫停本段壓水試驗,將設備整修合格后繼續(xù)進行。
本工程采用呂容壓水試驗法,按3段壓力、5個階段即5點進行,簡易壓水采用單點法。在試驗壓力達到預定值并保持穩(wěn)定后,進行流量觀測,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水流量,連續(xù)4次讀數(shù)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者1L/min時,該試段壓水試驗結束,匯總資料、繪制壓力—流量曲線。
3.4制漿
工程采用PO.32.5普通硅酸鹽水泥,質量符合國標,細度為通過80um方孔篩的篩余量≤5%且殘存塊狀物粒徑≤3mm。水用庫內水,制成純水泥漿。在灌漿過程中根據(jù)需要加入適量品質符合規(guī)定的外加劑和摻和料,漿液稠度根據(jù)需要,在5∶1~0.5∶17個比級中選擇適當調整。制漿材料用重量法稱量,誤差在5%以內,WJ100型普通攪拌機拌勻,拌漿時間≤3min,漿液在4h以內用完,在制漿過程中注意因材料在不同漿液比級時一定制漿體積中的加入量,以保證漿液的濃度。控制方法可用列表法和公式法,也可用密度計進行校驗或檢定,保持量值準確。
3.5灌漿
蓄水前完成初期最低庫水位以下的帷幕灌漿及質量檢查,按排分,分序加密的原則,先灌注下游排,后灌上游排,每排分3序灌漿,在先灌排及主帷幕孔中布置先導孔,在一序孔中選取,間距≥15m,或該排孔數(shù)的10%,帷幕灌漿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環(huán)式灌漿,射漿管距孔底≤50cm,以確保漿液在孔段內正常循環(huán)。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時,栓塞安裝位置在灌漿段以上50cm處,以防漏灌,保證質量。
3.5.1灌漿段長
壩體與基巖接觸段在巖石中的長度≤2m,單獨分段,其他部位采用5~6m,特殊情況可加長或縮短,段長≤10m,因故>10m,應對該段采取補救措施。
3.5.2灌漿壓力
依據(jù)設計,帷幕灌漿0.05~0.6MPa,施工中可通過灌漿試驗,進一步合理確定灌漿壓力。安于孔口漿管的壓力表即灌漿壓力指示值,在帷幕表層≥1~1.5倍水頭,底部宜為2~3倍水頭。灌漿壓力應盡快達到設計壓力,但對于注入率較大或易于抬動部位應分級升壓。透水性不大,裂隙發(fā)育較堅硬、完整巖石的灌漿,采用一次升壓法。分級升壓,一般將規(guī)定壓力分為3個壓力段,可選0.4p、0.7p、1p、或0.5p、0.8p、1p,單位吸漿量分上、下限,本工程上限為30L/min,下限為10L/min,灌漿壓力逐級升壓,保持單位吸漿量在上下限以內,壓力升至1p時繼續(xù)灌注直至單位吸漿量逐漸減少到結束標準時,結束灌漿。
3.5.3漿液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