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450502198312211529
摘要:交通建設是基礎建設的關鍵,加快公路建設,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作為一項長期需要抓緊抓好的工作,質量管理貫穿到整個施工過程之中。但是,公路工程的質量問題關系著公路建設行業的健康發展,關系著國民經濟發展的大業,因此關注工程的質量,改善公路工程質量的管理非常重要。
關鍵詞:公路;質量;通病
一、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完善質量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是質量控制的先決條件,科學合理的質保體系能保證質量控制有序、高效運行,能為質量控制提供決策保證。沒有切實可行的質量保證體系,質量控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質量控制措施是對質量保證體系的完善和細化,是質量保證體系得以有效運行的保障。實施質量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質量自檢措施。自檢措施應從檢測程序、檢測設備、檢測手段、技術力量等方面著手,層層把關,環環緊扣。
2、實施質量控制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是要注重對主要原材料的檢測控制。要從入圍廠家的選擇、進場材料的試驗檢測、加工安裝的工序監控等方面著手,嚴格把關,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工序,在施工過程中及施工完成后發現材料質量問題的,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技術規范的要求采取返工或其它能夠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補救措施。
3、要注重對施工工序的過程控制
縱然原材料合格,施工方案可行,保障措施完備,但是如果施工工序不當,往往會使前面的努力付諸東流。施工工序除了按照一般的施工原理、技術措施、工藝流程進行之外,還必須遵循項目的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對工序的相關要求。
4、控制工程的質量,除了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措施和質量控制方案之外,還要發揮施工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質量獎懲不是目的而是質量創優的手段,通過獎懲措施制定和執行,能夠樹立和培提高施工技術人員的質量意識。
5、加強與設計、監理、業主、監督各單位的信息溝通和協調,嚴格執行監理、業主、監督各單位關于質量控制方面的文件、工作指令。
6、加強跟蹤控制
對于已完工的工程,在質量缺陷責任期內,如果存在路基沉陷、橋頭跳車、路面早期破壞、邊坡失穩等質量問題,必須適時對其進行跟蹤測控,做到早發現,早解決。
二、施工質量的控制
1、認真做好試驗路段的施工,確定切實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在各個分項工程全面開工前,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認真做好試驗路段的施工,確定各項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案及質量控制措施,確定具體的施工操作方法,用于指導全線工程的施工。
2、抓好各施工階段,以防患于未然。施工單位的各施工階段要通過定期檢查,有的放矢地對重點、突出的問題進行現場檢查、評比和交流,對存在的問題,施工要點、注意事項等,施工內部質監部門以書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目的是為提高工程質量。
3、嚴格把好隱蔽工程的驗收關,發現質量隱患及時提出整改
在進行隱蔽工程驗收時,首先要求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再由專職質檢員核定等級并簽字,并填寫好驗收表單遞交監理。然后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進行驗收。
4、高標準、嚴要求、把好質量關。無論管理制度、工藝措施、規范、規定要求,還是從平時檢查到具體指導,從關鍵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須強調一個“嚴” 字;對出現的質量問題,更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地進行妥善管理。檢查和評定、評估和建議,都是為了提高工程質量,各級技術負責人對質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導、中間檢查、成果評審和信息反饋及糾正。
三、抓好公路施工質量管理
1、質量控制的管理方法
1.1對于整體工程質量的管理,應該嚴格按照“政府監督、社會監督、法人管理、企業自檢”的四級質量保證體系管理,通過各個部門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確保公路工程質量。
1.2法人組建管理機構
建立工程項目部、工程部、合同部等部門,工程部監督計劃執行及工程質量控制,合同部負責監督計量管理,監督檢查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人員的到位及合同執行情況。
1.3組建項目管理機構
建立完善崗位考核制度和責任制度,并明確各崗各職的職能,項目經理負總責,分析與審核相關技術報表或報告,總工則對整個工程的技術負總責,各相關部門應恪守各自的職責做好本項工作。
2、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查
2.1施工前的檢查
是否具備開工條件,開工后能否連續正常施工,能否保證工程質量。
2.2工序檢查及交接檢查
工序交接檢查應建立制度化的控制,堅持實施。對于關鍵工序或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工序在自檢、互檢的基礎上,還要組織專職人員、現場監理員進行工序交接檢查,以確保每一工序的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順利展開。
2.3各階段的工程完工后的檢查
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依施工規范自檢,經現場監理檢查合格并簽署驗收記錄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項目施工。
2.4機械設備、施工材料等的檢查
主要檢查成品、半成品材料等有無可靠的質保措施,以避免發生損壞、變質等問題;檢查機械設備的技術狀態,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可控制狀態。
2.5巡視檢查
對施工操作質量應進行巡視自檢,履行旁站監理,必要時還應進行跟蹤檢查。對隱蔽工程的施工要實行全過程旁站。
3、工程完工后質量管理
工程完工后主要由質量監督部門對工程的各分項、分部工程進行檢測,并對檢測指標進行分析,對個別未達要求的分項工程進行整改。
四、重點控制質量通病
工程質量是公路建設永恒的主題。貫徹國家有關工程質量的方針,提高全員質量意識,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是施工現場管理的重點。公路工程中的質量通病有:橋頭涵頂跳車,路基不均勻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強現場質量管理,要以治理質量通病為控制點,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徹底處理軟弱路基,確保路基整體穩定
路基不均勻沉降會導致路面開裂、路基失穩,危及行車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壓實。為此,現場質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層填筑及壓實;在路基填挖方交界處、施工分段接頭等非連續地段要作為質量控制的關鍵點加強控制。
2、認真處理路基與橋涵接頭,防止橋頭涵頂跳車
橋涵與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進行,在路基與橋涵之間形成接頭,若施工質量控制不好就會造成跳車,一般設置橋頭搭板,鋪設土工隔柵或土工布,改換填料等,這些措施如果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藝保證仍然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現場管理的重點是確保碾壓到位,壓實度符合質量標準。
3、嚴格控制路線的線型與標高
隨著公路修建等級的不斷提高,施工中對路線線型與標高的要求也越來越嚴。縱橫坡不適、平整度差等直接影響公路的外觀質量和使用品質,影響服務對象的舒適度,影響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故這些問題要從路基開始層層檢查驗收,達不到要求及時返工,謹防積重難返。
4、確保結構物的內在和外觀質量
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線形構造物,既要滿足行車要求,又要與周圍的景觀相協調,滿足行人的視覺要求,為此,要達到內在質量與外觀質量的統一。滿足結構物的內在質量,必須控制關鍵材料、關鍵工序、關鍵工藝;滿足結構物的外觀質量,必須做到工藝精細、線條分明、線型順適、層次清晰。
五、結語
總之,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個涉及面廣、具體而繁瑣的管理體系。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現代化的工藝流程,做到管理制度化、科學化才能筑建出高質量、一流的公路,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