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市政工程公司 山東省東營市 257091
摘要:在橋梁施工中,通過后壓漿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橋梁樁基的承載力,節約工程成本,并改善橋梁樁周圍的土層情況,因此在我國的橋梁樁施工過程中應用較多。本文對橋梁施工中后壓漿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后壓漿技術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壓漿技術的注意事項以及常見故障的處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橋梁施工;后壓漿技術;分析
引言:隨著我國橋梁道路施工的快速發展,橋梁的施工質量越來越受到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的重視。后壓漿技術是一種能夠有效提高橋梁樁承載力的施工工藝,由于這種操作工藝可以最有效地降低橋梁的工程造價,使整個橋梁工程的進度得到提高,所以有著較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在各種橋梁地基工程項目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1.橋梁施工中后壓漿技術的重要性分析
在橋梁施工中,質量是最重要的一環。在我國的交通施工中,的橋梁施工是主要的組成部分,橋梁施工質量將會直接影響交通線路的安全及正常運行。在橋梁的施工過程中,橋梁一定要從功能使用及荷載特性等方面注意。橋梁施工需要承受非常大的沖擊荷載以及動荷載。在車輛的行駛的過程中,橋梁總會要受到比較大程度的水平力。并且目前來看國內橋梁大多數都使用單樁單墩的形式,這樣以來造成樁徑較大,因此在應用后壓漿技術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這些點加以重視。若在橋梁的施工過程中注重后壓漿技術,合理應用后壓漿施工工藝,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精心地進行管理,一定能有效地達到橋梁在設計中的各種要求。
2.橋梁施工中后壓漿技術工作原理分析
后壓漿技術是一種可以有效提高橋梁承載力的先進的現代施工工藝技術,通過將已經配置好的水泥漿通過注漿泵加壓后輸入樁身內的導管,并經過樁底、樁側注漿,進一步提高橋梁的穩固性。后壓漿施工工藝技術良好地結合了樁基工程和地基處理工藝技術,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橋梁樁基的性能,提高了橋梁樁基的承載力。
在橋梁建設施工過程中,后壓漿技術能夠結合地基加固、處理技術、樁基工程施工技術結合起來,在施工過程中能夠有效地固化灌注樁的泥皮及沉渣,從而提高橋梁樁的建筑施工質量,提高橋梁整理的承載力,達到項目的施工要求。在橋梁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把鋼筋骨龍、管道等連接起來,并在設置好的樁孔中澆筑上混凝土,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再進行壓漿,以此來提高整個施工工程的質量。
在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后壓漿技術的主要功能是對橋梁樁基地步較為軟弱的土體加固,從而提高橋梁樁基下部基層部位的強度,從而保證整個結構的負載能力。在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后壓漿施工工藝能夠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及質量。
3.橋梁施工中后壓漿技術的注意事項分析
橋梁施工的過程中,后壓漿施工工藝需要注意壓漿管的設置、壓水試驗、壓漿樁位的選擇、壓漿時間的選擇、控制壓漿節奏以及施工工序等。
3.1壓漿管的布置
在布置壓漿管時要根據實際的施工環境,對橋梁樁底壓漿的鉆孔灌注樁設置適宜的壓漿管以滿足樁底壓漿的要求,同時壓漿管和鋼筋籠需要采用鉛絲進行捆綁焊接并固定。
3.2壓水試驗
在壓水試驗中,要注意在成樁后第三天再用壓漿泵對壓漿管內注入清水,對孔底的泥漿進行沖洗,以此疏通壓漿的通道。
3.3壓裝樁位及時間的選擇
在對壓漿樁位選擇上,要在混凝土灌注完成的第14天后在壓漿的樁的周圍(10米之內)進行鉆孔作業,作業現場要保證沒有鉆機作業。壓漿的時間選擇應該選擇在橋梁樁混凝土灌注完成3天之后。壓漿持續時間是指壓漿開始到結束的時間。壓漿時間不定,也可以采取多次壓漿來提高壓漿的效果。
3.4施工工序
對于橋梁樁后壓漿技術施工的順序選擇,應該選用整個承臺群樁進行一次性壓漿,先對周圍樁進行施工,然后再對中間的樁進行施工。在壓漿時最好循環壓漿,每根壓漿管壓漿的時間應該保證間隔30分鐘以上。
3.5壓漿節奏的控制
為確保使有限的泥漿能夠有效地填補樁底空間,灌漿仍然需要掌握好灌漿的節奏。在施工過程中,應采用“間歇式灌漿”的方法,注意間隙的時間。在施工前要確定的壓水測試結果,并注意灌漿的壓力判斷好樁的底部現狀,對不合理的部分及時進行調整。
4.橋梁施工中后壓漿技術常見故常處理
4.1壓漿管堵塞
在施工過程如果遇到壓漿管堵塞的狀況,要及時打開樁基預先埋設的另外的壓漿管。如果所有的壓漿管全部堵塞,則應該使用小型的鉆機補打壓漿孔。如果施工過程中全部的壓漿管都堵塞,并且為群樁基礎,則在設計認可的狀況下,加大相鄰樁基的壓漿量來進行彌補。以上的措施主要是針對壓漿管本身的原因造成的漏漿或者堵塞。如果是由于其他問題而導致的堵塞,例如,由施工機械碾壓而破壞樁上部壓漿管堵塞的狀況就應該對施工橋梁的樁頂開挖,發現完整壓漿管后再壓漿。在重新進行壓漿施工時,一定要先對壓漿管進行清洗,然后在進行壓漿,由于被動原因導致壓漿中斷的需要查明中斷的原因、排除故障后恢復施工。
4.2壓漿中斷
4.2.1壓漿中斷種類
橋梁施工壓漿中斷故障共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被動中斷,這是由于設備出現故障、斷水斷或者是施工原材料不能及時供應而造成壓漿中斷;第二種則是屬于主動中斷,導致主動中斷的原因是橋梁壓漿施工的過程中有異常情況出現,例如經過很長時間壓漿還壓漿量還沒有減少,地表有冒漿現象粗線,壓漿時存在漏漿和串漿等現象等。
4.2.2壓漿中斷的解決辦法
在橋梁工程實際的壓漿施工過程中,要防止中斷事故的發生,特別是被動中斷的情況。若是出現主動中斷的現象,要注意控制壓漿停頓時間不能過長。待壓漿重新進行時,要先對壓漿管進行清洗,確保他們到達原來的深度之后再開始壓漿。若是出現被動中斷的情況時,要及時查明故障發生的原因,并進行認真的分析采取科學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確保施工正常進行。當壓漿重新開始時,漿液應該從稀漿開始,如果進漿的量與壓漿中斷之前的量大致相同,那么這是就要快速將漿液恢復到與壓漿中斷之前的稠度,如果有進漿量明顯減少,壓漿壓力迅速上升或者是無法進行壓漿的情況發生時,這就說明壓漿的通道堵塞,這時就要對壓漿管進行重新清洗,確保潔凈后才能進行壓漿。
4.3冒漿
在橋梁工程進行壓漿的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和其他原因往往會出現樁側地面有漿液冒出的情況,這就導致了漿液流失,從而造成壓漿效果無法到達預期設計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如果樁的長度越短,冒漿的現象就會越越容易發生。一些有關資料中曾對橋梁工程中后壓漿樁施工技術的介紹:若是土層以及界面的條件不同,那么樁端壓漿過程中漿液爬升的高度基本上不同,通常情況下爬升的高度是19~24m。根據以往的壓漿施工經驗可以發現,如果樁長低于15m則冒漿現象很容易出現,若樁長大于19m時通常不會有冒漿的現象出現。通常運用間歇壓漿的措施進行施工,也就是等漿液凝固之后再復注,可以有效避免冒漿的出現。
5.結語
在橋梁施工中的后壓漿技術可以進一步優化工程中的壓漿管路,使樁基的壓漿管路能夠有效地運轉,從而實現多次重復可循環的壓漿作業。在工程中,為了保證后壓漿技術的順利應用,還應該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后壓漿施工技術及檢驗標準,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事故,提高施工的質量,保證在橋梁施工中后壓漿技術的應用,從而獲得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高民歡,張新宇,王書彬,陳耀光,關立軍,衛永光,李磊,張力璞;鉆孔灌注樁后壓漿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試驗研究[J];建筑科學;2005年01期
[2]管義軍;;樁端后壓漿在蘇通大橋基礎工程中的應用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