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藍圖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1203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建筑行業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建筑設計作為建筑工程的核心環節,其結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成為保障建筑質量的前提條件。本文將對建筑結構設計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作一定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建筑結構;建筑設計;常見問題
城市建設的蓬勃發展、人民需求的逐步提高、建筑用地面積的不斷擴展等一系列的社會進步為建筑業帶來空前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建筑設計作為建筑業的核心環節,不僅是建筑壽命與建筑質量的決定因素,同時也是推動建筑業良好發展的重要條件。加強對建筑設計的研究,既減少了因設計不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為探索創新性建筑設計、全面提高建筑質量提供了基礎。因此及時解決建筑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顯得尤為必要。
一、對建筑結構設計的認識
(一)建筑設計概述
建筑設計,顧名思義即使在建筑工程開展之前對建筑物的構造、電氣、排水、通風等一系列建筑基礎進行相應的設計,使之能夠滿足技術計算上的要求,從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一般來說,建筑設計首先是進行方案的設計,然后修改結構并根據結構要求設計相關零件,最后再繪出實際施工圖紙。在建筑設計中最關鍵的一環是結構設計,要求結合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建筑物的高度、層數,對建筑的受力與承重體系進行規劃構建,統籌建筑工程的全局,在結構選擇上必須謹慎小心,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開展。
(二)建筑設計的現狀分析
時至今日,建筑技術已經實現了跨時代的飛躍,建筑工程的實施不僅限于運用自身專業技能,更受到其他行業技術的影響,為其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基礎。就目前來說,由于計算機的廣泛運用,以前耗時較長,步驟繁復且容易出錯的工程數據統計與核算工作得到了良好的保障,現代工程的理念與技術創新也為建筑設計帶來新的想法。在結構設計上,假定理想條件下的施工方案設計手段逐漸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設計人員提高自身理論分析能力與實踐創造能力,從而使設計方案更具科學性與可行性,實現建筑業在科技領域的與時俱進。
盡管如此,實際工作中仍然受多方因素制約而出現紕漏,比如概念上的理解錯誤與建筑設計人員的決策錯誤等等,這些因素很容易導致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合理。本文將對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一闡述。
二、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一)概念設計的運用
對于工程設計初期無法借助計算機進行的選擇方案階段,工程師對概念的見解與有效運用顯得尤為重要,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與報價。統籌整個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概念就是各部分構件協同工作,要實現這個要求第一點是充分了解每一處結構的用途與性能,只有清楚結構概念才能在往下的設計中加以創新;其次是充分運用每一個構件,使其在發揮到自身的最大用處的同時,能夠符合協同工作的要求,提高材料構件的利用效率,在整體上也能發揮出最大效力;此外,基礎結構與上部結構的綜合統一處理也是建筑設計的關鍵。
(二)剪力墻的設計問題
1、剪力墻的構造設計
剪力墻的設計要根據不同的要求進行考慮,比如短肢剪力墻與普通剪力墻相比構造差別較大。此外,對于建筑需求而改變墻肢截面的情況要適當提高其承載能力,如果是構造標準提高的情況致使構件截面增大,通常是不會影響到整體的受力特性。剪力墻應該設置邊緣構件,普通剪力墻一般為構造邊緣構件,特殊的抗震建筑則在相應的位置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2、框支梁支放
一般來說,對于直接支放在剪力墻上的框支梁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底部加強部位,要綜合考慮實際特殊要求或根據相關建筑規定上對于框支梁在錨固以及截面高度等等的限制要求來確定剪力墻的厚度;二是考慮框支梁的寬度要求,在剪力墻中設置暗柱繼而確定配筋;三是要進行負載承壓方面的驗算,確??蛑Я撼惺艿目沽υ诎踩秶畠?。
3.剪力墻配筋
剪力墻的配筋同樣具有相關的規范操作,并且根據經驗得出最小配筋率,一般建議設計時能夠參考引用。水平鋼筋與豎向鋼筋的分別放置、在加強區與非加強區的配筋數據、地下墻體的配筋設置等等也有專門的條例對其進行規范,設計施工時可以參照有經驗的工程師的處理方案進行綜合考慮。
(三)箱、筏基礎底板挑板問題
箱、筏基礎底板的鋼筋設置應遵循經濟合理的原則,正常處理下不僅能節約材料,而且能有效管理邊跨底板部分的鋼筋,與此同時,其規范化有利于后期計算。挑板的良好設置,一來能夠減弱地基附加力,二來在特殊位置例如坎上能夠減輕下沉的幅度。設置挑板得當可以減少受力不均的現象,或是根據其他需要采取調節沉降量、使用周圈窗井等等的手段。關于箱、筏基礎底板挑板陽角的問題,設置斜角或是直角都沒有很大影響,當鋼筋在懸挑部分不變兼采用雙排雙向設置時,陽角可不加輻射條鋼筋。
(四)地基沉降問題
地基的承重問題關系到建筑物的整體構建,因此要加強在基礎結構上的科學設計工作。當建造高層建筑物時首先要考慮地基的埋藏深度,目前許多工程都采取箱、筏結合的方式來設置地基,采取這種方式必須注意箱體剛度,并保證上部建筑的重心與樁形心相符一致,同種地基結構且同等埋設深度能夠保障建筑的結構穩定與基礎剛度。在計算基底沉降量時,要考慮到基坑大小不同引起的同彈作用,分別計算不同基底應力,一般計算的沉降值比實際要大。
(五)高層建筑轉換層問題
結構轉換層形式多樣,作為建筑的上部與下部之間實現結構類型轉換的設計,在選擇時要綜合考慮建筑的具體情況,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同時也要考慮工程的經濟效益。結構的轉換形式包括有梁式轉換層、析架轉換層、厚板式轉換層、箱型轉換層以及懸掛結構等,不同的轉換層有不同的限制,如梁式轉換層要求梁中部或者軸附近作為開洞的位置,而析架轉換層則存在復雜的受力計算,箱型轉換層應用較少,對樓板厚度有具體的數據要求??梢钥闯觯鶕ㄖ暮奢d程度與跨度的不同,轉換層的選擇也隨之不同。
(六)結構分析與計算
建筑結構計算由工程師進行信息操作,由于不同的計算機軟件參考數值不同,導致了計算結果具有差異性,因此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計算軟件,目前運用較為廣泛的軟件有TBSA、SAP、TAT、SATWE、ETABS,要求工程師熟悉該項計算軟件的分析數據,才能確保計算的準確與實際的安全性。除此以外,建筑構造與結構的計算要具有嚴謹性,即保證滿足規范要求,比如選材的尺寸、強度,構件之間的搭接長度等等。有些建筑鑒于外觀上的特殊要求,在外部設置了不具備承重的構件,此時需要考慮的是建筑所承受的風力、特殊天氣影響、自然災害影響,這些數據都必須納入計算范圍。
三、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所涉及的方面十分廣泛,且每一個步驟與環節都關系到建筑項目的安全與穩定,它要求建筑設計人員熟知設計規范與設計標準,在規劃方案時嚴格執行相關要求。在面對結構設計的不同選擇時,不能一味根據其他項目的經驗做出選擇,而應對其進行分析討論,從中選出最為科學且經濟的操作方式。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細節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方面外,設計人員要積極探討設計上的其他問題并進行解決,重視設計的科學性,并擁有自己的一套見解與處理方式。只有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完善,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設計質量,從而保障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仇秀東.淺談建筑結構設計及相關問題[J].建筑技術研究.2012(9).
[2]李峰.新形勢下探討當前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J].城市建設,2010(24).
[3]王敏,何向青.淺析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基礎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