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東大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48
摘要:市政園林設計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整體規劃系統化、完整化、生態化的有力保障,是保護城市居民生態環境,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提高城市生活水平的平衡杠桿。本文就城市規劃中的市政園林設計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城市規劃;市政園林設計
一、城市規劃與市政園林設計的關系
(一)從人文環境建設來看,市政園林設計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基礎
目前來看,世界經濟處于重大變革的時期,中國進行的城市化建設是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的,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在城市化進程過程中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尤其是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早在1987年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就明確指出,要進行“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方針。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中,要切實考慮到城市的居民生活環境、城市的綠化面積、城市的生態建設等,在發展中做好對大氣、水資源、空氣資源、土地資源的保護。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城市尤其是小城鎮的城市化進程加速,并成為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因此,這就更加需要做好市政園林的設計,保證城市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相互發展中,不對城市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二)從經濟發展建設來看,城市規劃是市政園林設計的基本保障
我國城市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消除社會財富不均,實現社會公平,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市政園林設計實際上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形式,通過改變傳統的以工業化推進城市建設和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固有模式的經濟建設方式,將生態環境建設與城市規劃緊密聯系,實行生態轉化資源,資源轉化能源,能源轉化經濟,經濟促進生態的循環模式,將生態破壞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證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建設和諧共處。作為合理的城市規劃,應當是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以節約資源為目的,實現城市發展持續型和生態環境友好型的雙贏模式。城市規劃是市政園林設計的基本保障,只有做好城市規劃,才能將市政園林設計落到實處,符合實際發展需求,改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現狀,實現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城市規劃的主導者應當在對城市整體環境綜合考察、研究后,將市政園林設計充分滲透到城市規劃的每一個方面當中,保證市政園林設計的戰略意義,制定出符合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滿足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實現政務機關的公共服務型的城市規劃方針。
二、市政園林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市政園林設計一定要有主題思想
現在我國的市政園林設計面臨著設計瓶頸,大部分設計師千篇一律的設計方案,既使城市設計毫無特點,也不利于城市的環境建設。每個園林景觀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這就是園林規劃設計靈魂的體現,一味的模仿會使園林景觀失去其獨有的韻味,對城市的環境建設也十分不利。因此,園林規劃設計者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主題思想,有自己的立意,才能保證園林設計推陳出新,也才能使城市的規劃建設更加完善、完美。例如以愛情為主題的某園林,在該園林設計中,設計滿園的玫瑰;一只布滿蝴蝶蘭的小船載著愛情,緩緩地行駛在荷塘中;同時在園林內的橋上拉上一個精純的鐵鏈,滿滿地掛上愛情的鎖,沒有鑰匙,鎖上他們的山盟海誓,再也無法分開。愛情主題的園林設計是一個浪漫的話題,也是一個可以讓園林設計者充分發揮想象能力的空間。同時能讓游者與設計者產生共鳴,達到藝術的更高的境界。
(二)市政園林設計一定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關鍵因素,只有園林規劃設計能夠呼應原有的環境,才能使之看上去具有協調美,不會讓人感覺突兀,而且只有根據原有環境的特征來選擇園林的設計才能更好地提高園林的碳匯能力。有些城市的土質鹽堿性嚴重,只適合栽植耐鹽堿的植物或是通過換土達到合適的PH值,但是現在很多的園林設計師只是把場地當成一張“白紙”,盡情的發揮創造,完全不結合當地環境的特征。這樣的設計不僅建造成本高,而且由于不考慮是否與原有環境相吻合,也會導致很多設計缺陷。
(三)園林規劃設計一定要結合生態學,保證園林景觀的生態平衡
園林規劃設計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城市環境的質量,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園林規劃設計一定要結合生態學進行設計,注意植物、色彩、建筑的相結合,使之不但能夠綠化城市,還能對城市的生態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
市政園林設計一定要注意地下管道,避免植物根系的生長影響市政管網的正常使用和維護。
工程管線與喬灌木的最小水平凈距(m)
給水管 污水雨水 燃氣管 熱力管 電力電纜
喬木(中心)1.5 1.5 1.2 1.5 1.0
灌木 1.5 1.5 1.2 1.5 1.0
電信電纜 通信照明(<10kv)道路側石邊緣
直埋 管道
喬木(中心)1.0 1.5 1.5 0.5
灌木 1.0 1.5 0.5
三、城市規劃中的市政園林設計的具體實施建議
(一)因地制宜,特別區域實行區別園林設計
城市中不同的區域對園林設計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對特別區域實行區別園林設計,精準的把握城市環境要素,對城市的建設和未來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保證市政園林設計的有效性,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園林設計方案,實行“區別對待”。首先,城市規劃主導者應當在對城市的經濟、文化、歷史、生態等全方位考量之后,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類型化的區域板塊劃分;其次,對特定區域“量體裁衣”,保證市政園林設計方案符合城市規劃的需求。一般來說,市政園林設計的劃分方案是以區域的職能而定的,例如依照教育職能劃為教育區,由于該區域內的人大多在進行學習,因此,需要相對安靜的學習場所,在市政園林設計上應當考慮到學習環境,通過建設綠地角等為學習的人營造出一種溫馨、寧靜的環境氛圍,同時,也要相應的設計部分提供給他們釋放壓力的場所,通過栽種桂花、紅梅等帶有撲鼻香氣的植物,讓他們在學習之余感受到生活之美;依照生活職能劃分的稱之為居住區,這部分區域是居民生活和居住的場所,人員的組成復雜,年齡跨度相對較大,因此,在市政園林設計中應當充分考慮到人員的構成要素,通過建設草坪等空間,成為居住人員適當放松、休閑的場所,同時配備完備的健身設施,建造小型的綠化活動環境,此外,在居住環境周邊栽種防塵植物,隔離汽車、灰塵污染。因地制宜的市政園林設計更加符合城市規劃需求,也更滿足城市居民對生活環境的需求。
(二)優化植物配置,完善排水給水系統
植物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是市政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的功效和作用存在區別,優化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能降低城市綠化成本,提高城市建設效率,達到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實現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高的目的。優化植物配置,需要市政園林設計主導者對植物的屬性和功能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城市規劃的總體統籌下,依據城市的具體需要和主要特色進行植物的配置和栽種,保證植物起到應有的作用。對于城市的給水排水系統,大多數城市仍然采用的是以人工澆水的方式,在缺水時對植物的澆灌量也相應的減少,而在降雨量充沛時,直接將雨水引入排水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之中,未充分加以利用,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因此,城市規劃建設中,市政園林設計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建立一個將雨水儲存,在植物需要時給予提供的循環系統,保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湯張潮,劉建明.市政園林設計與城市規劃[J].科技向導,2010,(36).
[2]穆桂林.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國的市政園林設計[J].吉林農業,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