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廣東深圳 518040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業建筑也得到了大量的興建,我們需要做好商業建筑的暖通空調設計,以進一步實現建筑的使用功能,促進建筑的長遠發展。本文結合工程實際,對商業建筑空調系統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商業建筑;空調;設計
1 工程概況
本工程負1~5 層為集購物、休閑、娛樂、飲食于一體的商業中心,6 層以上為3棟25層的塔樓,主要用于辦公;地下室一層部分為超市,地下其余部分為車庫;總建筑面積約為50萬m2。商業業態含大型百貨商場,超市、家電賣場、大型餐飲、小型餐飲,電玩、KTV 及電影院。
1.1 室外氣象參數
夏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33.4℃;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濕球溫度 26.9℃。夏季通風室外計算干球溫度 29℃。
冬季空調室外計算干球溫度-11℃;冬季空調室外計算相對濕度 53%。冬季通風室外計算干球溫度-4℃。
1.2 室內設計參數
表 1 室內設計參數
空調功能夏季冬季新風量(m3/h·人)噪聲等級NC
溫度(℃)相對濕度(﹪)溫度(℃)相對濕度(﹪)
主力商場24~26≤6520--2055
商鋪24~26≤6520--2055
門廳24~26≤6520--1055
電影院24~26≤6520--2045
辦公室25~27≤6520--3050
餐廳26~28≤6520--2555
注:人員密度:餐飲 1.5 m2/人,店鋪商場 4 m2/人。
2 空調負荷、冷熱源與空調系統
2.1 空調負荷和冷熱源
本商業廣場按業態及所有權布置制冷機房,共4 個制冷站。
1#制冷站為百貨商場單獨所有,夏季計算總冷負荷為 3958.7kW,冬季空調熱負荷為 1342.9kW;選用兩臺 600RT 離心機。
2#制冷站為超市單獨所有,夏季計算總冷負荷為 2647.8kW,冬季空調熱負荷為 1210.7kW;選用兩臺 380RT 離心機。
3#制冷站為電玩、KTV、酒樓、影院、電器賣場等商業提供冷熱源,夏季計算總冷負荷為14653kW,冬季空調熱負荷為 11771kW;選用 3臺 1100RT 離心機和 1 臺 380RT 離心機,380RT 制冷機是為影廳晚上單獨使用時設置的。
4#制冷站為 3 棟辦公樓提供冷熱源,計算總冷負荷為 9810kW,冬季空調熱負荷為7332kW;選用3臺900RT 離心機。
所有制冷站內均設有板式換熱機組冬季為系統供熱,熱源為市政熱網。
空調冷熱源中心設置于地下2層。
每個業態均在制冷站單獨引出供回水環路,并做冷熱計量。
2.2 空調風系統
大商業部分采用全空氣單風道送回風空調系統。氣流組織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室內步行街采用吊頂式機組;電影院采用全空氣系統,每個影廳單獨設置空調機組,通風管不穿其它影廳;小商鋪和辦公區采用風機盤管+新風系統形式;商場內按區域集中設置新風、排風豎井,排風通過井道集中排至屋面;新風經豎井輸送至各層后,再通過風管輸送至設備混合箱。同時為保證空調區域壓差,新、排風量設計10%的差值。全空氣系統過渡季節采用全新風運行,空調季節按照最小新風比及 CO2探測器數值自動調整新風量,冬季若內區需要供冷還可調整新風比給內區供冷。
2.3 空調水系統
空調水系統采用一次泵變流量系統,根據用戶側負荷變化采用變頻方式改變負荷側流量。水系統按照業態設置,各水環路管道分別由分、集水器連接,水系統采用兩管制異程式,分、集水器處設靜態平衡閥;水系統采用高位膨脹水箱實現定壓補水功能,空調冷凍水、冷卻水、熱水均設置旁通連接軟水處理裝置。
組合式空調器及吊頂式空調機組每臺均設置電動調節閥;風機盤管設置電動二通閥。
2.4 防、排煙系統
地下車庫、商場、地上內走道、商場、辦公、中庭均采用機械排煙。排風、排煙共用管道。
所有商場的每個防火分區又分為多個防煙分區,風機平時作為排風;全空氣機組火災時作為補風使用,補風時回風口全部關閉,新風口風閥全開。當排煙溫度達280℃時,設在風機前的防火閥關閉,聯動排煙風機和送風機停止運行,并向消控中心輸出信號。
室內步行街中庭采用機械排煙,平時開啟排風,火災時機械排煙,一旦火災發生,通過消控中心將系統切換至排煙模式;采用商鋪新風機組作為補風。
影院影廳部分每個影廳單獨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按照90m3/m2和換氣次數13次/h分別計算,取兩者中的大值作為排煙量;補風采用空調機組補風。
裙房部分防煙樓梯間采用自然排煙,塔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保證防煙樓梯間內40~50Pa、前室為25~30 Pa,防止煙氣侵入。
加壓送風系統:防煙樓梯間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共用豎井及加壓風機,加壓送風口采用電動多葉加壓風口,平時常閉,地上著火時打開地上部分風口,地下部分著火打開地下部分風口,同時聯動屋頂風機。
3 討論
3.1 空調負荷的確定
空調負荷是整個空調系統設計的基礎,對制冷主機和空調末端形式的規格選型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商業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功能多樣、業態復雜、人流量不確定等特征,對于負荷的計算有很大的影響。
空調負荷主要包括維護結構負荷、人員負荷、燈光負荷、設備負荷及新風負荷。負荷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人員負荷及燈光負荷,同時人員的多少又決定著新風負荷。
對于人員的密度的確定,相關規范規定 “當計算空氣調節冷負荷時,營業廳人數應包括顧客和售貨員兩部分,顧客人數應按星期日平均流量計算”。規范中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值,查閱不同的設計資料數值不一,最后根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中的參數及對于商業街主要商業建筑的調查結果,確定商場人員密度為按照0.25人/ m2選擇計算。
3.2 冬季天然冷源的選擇
本項目三層室內步行街兩側均為餐飲商鋪,且進深較大,外圍護結構僅為屋頂和小面積的外墻、外窗,另外室內步行街為三層共享結構并在三層設大面積的采光頂。冬季白天營業的時候三層會非常熱,如何消除這些內部余熱,顯得尤為重要,冬天開啟制冷機既不經濟,也不合理,所以天然冷源的引入就變得順理成章。本項目可采用的天然冷源有兩個:新風和室外的冷卻塔。消除余熱的過程為:(1)步行街中庭的余熱通過開啟采光頂兩側通風窗排除;(2)餐飲商鋪內余熱通過新風與冷卻塔的聯合作用去除。新風送入時要對其進行預處理使其與室內溫度的送風溫差不大于 10℃,新風無法除去的負荷由冷卻塔與室內風機盤管配合去除。開式冷卻塔經板式換熱器換熱后的二次水通過末端(風機盤管)向室內供冷。板換的選擇是這個過程的難點,難點有兩個:一次水溫的確定及容量的選擇。換熱機組容量按照下面的公式進行設計計算:
換熱機組容量=內熱源散熱-維護結構負荷-新風帶走負荷。
3.3 空氣處理設備的選擇
本項目為了減少吊頂內機組水管泄漏及設備檢修對商場經營的影響,降低商場內噪音,方便設備檢修和清理,最大限度的減少吊頂機及風盤的使用,多采用空調機房設置空氣處理機組的形式;盡管空調機房會占用一定經營面積,但在定位較高的場合采用,有利于加強管理、提升商業檔次和購物環境,還有提高空氣品質和利用新風消除余熱以減小冷機開啟時間的作用。
3.4 能源管理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第 5.5.12 規定:“采用集中空氣調節系統的公共建筑,宜設置分樓層、分室內區域、分用戶或分室的冷、熱量計量裝置;建筑群的每棟公共建筑及其冷、熱源站房,應設置冷、熱量計量裝置”。本項目按業態設置了計量裝置,有利于管理與收費,用戶也能及時了解和分析用能情況,加強管理,提高節能意識和節能的積極性,自覺采取節能措施。
3.5 自動控制
根據《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第5.5要求,本項目設計采用了樓宇數字控制系統,具備機組群控和末端設備運行狀態監控功能,根據二氧化碳濃度監控控制新風量,監測管路流量和壓力變化。同時設置了自動人流統計系統,根據商場內人流的變化調節負荷,保證空調系統安全高效節能運行。
4 結論
設計過程中要對系統的每個參數進行斟酌,不要一味的去套規范及設計手冊上的參數,要根據具體工程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讓設計變得盡善盡美,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