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臺市水利建設有限公司 江蘇東臺 224200
摘要:本文以實際工程為例,分析了河道淤積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施工測量以及施工前、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和完工后的質量評定,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河道疏浚;質量控制;質量評定
1.河道淤積的原因分析
造成河道淤積的主要原因有水土流失、人為設障以及河道的富營養化現象。
1.1水土流失是造成河道淤積的原因之一。河岸多為土堤,在河流長時間地沖刷河道兩岸的過程中,土壤容易被水沖刷而造成水土流失的后果。除此之外,河流沿岸的植被容易遭到破壞,導致固沙保土的功能被大幅度削弱,因此,水土流失現場極容易出現。
1.2人為設障。由于政府對河道缺乏整體的科學規劃以及有關部門疏于對河道管理,因此,河道人為設障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居民住宅建設、公路交通以及磚廠取土過程中等所產生的廢土、廢渣、生活垃圾被大量拋入到河中,導致河道斷面減少,河床淤積現象嚴重。
1.3河道富營養化也是造成河道淤積的原因。隨著城鄉工業的迅猛發展,環保措施相對滯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染日趨嚴重。在河底淤積了大量的工業污泥,同時,大量化肥、有機物質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造成河道富營養化,大量魚類死亡,各種雜草生長旺盛,腐爛后淤積在河底。
2.工程概況及施工方法簡介
東臺市方塘河(丁堡河-方塘河北支)整治工程全長9700米的河道疏浚,河道疏浚標準:底寬30米、底高程▽-2.0米、邊坡1:3,施工方式采用筑壩水力沖挖施工。
水力沖挖的施工原理是模擬自然界水流沖刷原理,借水力作用來進行挖土、輸土、填土,即水流經高壓泵產生壓力,通過水槍噴出一股密實的高速水柱,切割、粉碎土體,使之濕化、崩解,形成泥漿和泥塊的混合,再由立式泥漿泵及其輸泥管吸送。
水力沖挖機組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清水沖泥系統,包括清水泵、輸水管、沖水槍;立式泥漿輸泥系統,包括立式泥漿泵、浮體、場內輸泥硬管和橡膠管;配電箱系統,包括配電箱、防水電纜等。
3.施工測量
測量儀器經有資質的專業部門鑒定后方可使用。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1 基準點復核
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組織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對監理工程師提供的測量基準控制點、基線及水準點進行復核,校核基本控制點和基線的測量精度,并復核其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
3.2 布設導線樁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為施工時便于引測高程及縱橫斷面測量,在河道北側距河道中心線40米處布置一排導線樁,在導線樁上設置符合規范要求的臨時水準點,沿河道方向每100米布置一根導線樁。
3.3 施工放樣
開挖前,根據導線樁對河坡鏟口線、底腳線、河道中心線進行施工放樣。平直河段每隔50m設立一組橫向標志,彎道處及地形條件復雜時加密至10~20m。
施工測量人員嚴格測量復檢制度,切實做到“有放必復”,測量完成后及時填寫測量放樣復核表。
4.施工前質量控制
成立工程質量控制領導小組,強化全員質量意識,落實責任制,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
開工前,按照施工設計圖、設計要求和有關施工操作規程、規范對工程進行總體的質量策劃,編制質量計劃,制定出盡量詳盡的施工措施,明確相關質量標準,制定準確、行之有效的檢測方法,并對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培訓,嚴格施工中的每道施工工序操作,使之完全符合施工技術規范要求。
所有施工人員都應嚴格培訓后上崗作業,保證水槍操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確保土方開挖質量。
5.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
質量管理人員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跟蹤檢查,充分有效的行使質量獎懲權和質量否決權,使工程質量得以有力保證。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務必做到層層有專人負責,專職質檢員做到各道工序的及時檢測,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并做好技術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5.1 河道疏浚土方開挖質量控制
5.1.1開挖過程中,堅持分段分塊分層開挖,要求每層開挖深度不得大于1.5米;
5.1.2河坡土方沖挖應更加土質情況控制水流沖擊力,避免因水流沖擊力過大而造成傷坡。坡面預留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0厘米,▽0.50以下開挖除留足河坡保護層外,第一批開挖坡比不得陡于1:5,以防止施工中河床兩側滲水使河坡底角受到沖刷毀壞。
5.1.3 待浸潤線下降到設計坡腳一下,采用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保護層開挖。
5.1.4 開挖過程中,專職質檢員隨時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河床底高程和邊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圖紙要求。
5.2排泥場吹填質量控制
5.2.1加強管道、圍堰,特別是排泥場外圍堰的安全巡查更為重要,及時調整出泥管位置和泥漿沉淀水排放口門,從而使泥漿排放后能在排泥倉內合理流淌,達到吹填平整的目的。
5.2.2在吹填區沿圍堰兩側每隔一定距離(30m)布設高程控制樁,以便隨時檢測吹填平整度。高程控制樁從建設方指定點引測。
5.2.3施工技術人員定期對排泄泥管的流速、濃度進行檢測,并作好記錄,為掌握生產進度提供可靠依據。
5.2.4在吹填中后期,要定期檢測泄水口泥漿流失量,作好原始記錄,以便及時調整尾水口的排水情況,使尾水濃度控制在許可的范圍內,減少流失,防止淤積沿線溝、河。
6.工程完工后的質量檢測與評定
根據《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范》(DB32T 2334.2-2003)規定:
根據規范要求的檢測方法、檢測頻率,專職質檢員對河道土方開挖的檢測項目進行量測并對測量成果作出統計分析,進行質量評定。對評定不合格的單元工程及時進行整改,保證工程施工質量,不留質量隱患。
7.結論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質量控制措施,東臺市方塘河(丁堡河-方塘河北支)整治工程河道疏浚中未出現任何質量缺陷及質量事故,并如期進行通水驗收,受到東臺市人民政府、東臺市水務局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范.第2部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