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 廣東深圳 518000
摘要:景觀小品設計是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烘托氣氛,深化環境意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然而,當前景觀小品在設計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文闡述了城市公園景觀小品的設計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分析了當前小品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設計對策,希望能給各位讀者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城市公園;景觀小品;存在問題;設計對策
城市公園景觀小品,是指城市公園中體量小巧,功能簡明,造型別致,富有情趣,選址恰當的精美建筑物,景觀小品具有精美、靈巧和多樣化的特點,在景觀環境中起點綴環境,活躍景色,烘托氣氛,加深意境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提高城市品位、顯示城市文化。而作為城市公園景觀建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其設計自然是不僅需要展現出一個城市的發展,也需要提高一個城市的生活品位。因此,本文就城市公園景觀小品的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對策進行探討,希望能給讀者一些啟發。
1 城市公園中的景觀小品
1.1 公園類型多樣化與小品設計
現代城市公園的種類尺度十分豐富多彩,其小品設計必然要求適應不同種類的公園環境。國內諸多景觀小品其造型其內涵都堪稱優秀,但是欣賞某些作品的時侯,如果再聯系其周邊外環境品味,卻讓人有突兀之感,作品本身沒有做到與外部環境的有機融合,所以公園景觀小品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公園這個外部載體的獨特性。相對于綜合性公園,社區公園或者街頭游園之類的小型場地,由于其尺度特點,造就了其風格的統一化,假使要設置小品,可以針對場地文化主題或者色彩風格配置一兩處雕塑類小品。
1.2 與公園的文化主題相結合
文化內涵豐富、承載的文化對象眾多是現代公園的突出特點。景觀小品本身也可作為文化的載體。具體做法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即是用景觀小品表現某種文化物象,這種物象可以是城市的某個文化閃光點,讓身處其中的游人感受到城市的古老文脈,作為城市公園本身主題之外的補充,讓人感到公園內涵的豐富;第二個層面是景觀小品的內涵與公園主題或者區域主題并列或承接,進而豐富公園整體的原有內涵。
1.3 游客需求與小品設計
現代公園具有開放性和服務對象眾多的特點,決定了其中的景觀小品也必須能夠滿足周邊居民或游人的需要,包括使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1)使用需要。使用需要是最顯而易見的外在需要,是和游客休戚相關的,是能夠被游客感知的客體存在。因此,家具類景觀小品的設計上應注重實用、以人為本,為游客提供安全和便利。要合理地安排道路周邊的燈具,高桿燈、草坪燈、庭院燈等,不可過于稀疏,坐凳與垃圾箱要在人流密集處多多設置,除了數量要足夠之外,其美觀、舒適度都要符合游人的審美要求,直接影響人們對游覽公園的整體評價,不可忽視。
(2)精神需要。物質上的需求比較容易滿足,而人類對于精神上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公園的產生本質上就對應了這種需要。而置身于公園內的景觀小品更應具備滿足游客精神活動需要的功能,這種精神的需求涵蓋小品的外部美和內涵實在。
2 公園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2.1 藝術化趨勢
實際上雕塑類景觀小品的概念及設計方法和環境雕塑存在交叉與重合,可以大膽借鑒雕塑學中的藝術理論知識和實踐做法充實景觀小品設計的研究。同時,建議雕塑創作要注重景觀設計中強調的場地特征,兩門藝術互相助益。隨著我國景觀學科的不斷進步,景觀小品的設計理念已然更加個性化,手法更加藝術化,展現了良好的設計面貌。
2.2 生態化趨勢
如今,人們越來越倡導生態型的景觀設計與建設,景觀學科越來越強調作品的生態意義與功能,對景觀空間中的景觀小品也越來越要求其環保、節能和生態。“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念變成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天人合一”。要求景觀作品的空間布局、造型形式等諸元盡可能與周邊的自然環境有所關聯或呼應,同時石材、木材和植物等天然材料得到更多使用,營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態勢。
2.3 人性化趨勢
現代公園景觀小品的設計在滿足人們最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時,設計導向逐步人性化,在小品的造型、體量、數量等因素上更多考慮游客的心理需求。有設計方會在已建成的公園進行問卷調查,詢問游人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對于公園目前的設施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在新建的公園設施中努力改善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在日益發展的今天都逐步得到了解決。公園座椅、洗手間等公共設施的設計更多地考慮方便不同人群,包括殘障人士、老年人和兒童等的使用,設置了殘疾人專用通道等設施。
2.4 綜合技術化趨勢
傳統景觀小品在造型與制作工藝上都有一定標準,各自的功能定位也比較明確,但是技術與工藝顯得老舊。與傳統景觀小品等功能單一性相比,當今有相當部分的景觀小品具有綜合屬性,其設計制造元素能夠與新技術相關聯。
3 當前小品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3.1 特色不明顯,作品多有雷同
某些作品的主題特色、文化特色、形象特色及材質特色都不夠鮮明。很多小品在主題上含糊不清,和外部環境沒有做到有效呼應,甚至存在主題沖突的現象。再者,很多小品作品承載了一定的文化內涵,但是存在相互模仿、題材雷同的現象,導致其文化表述不明確。而生搬硬套最明顯的缺陷就在于小品形象的相似,一些設計師把某處作品在形式上稍加改動即搬到另外一處安置,導致千篇一律的作品出現在景觀環境中。
3.2 空間布局失當,與周邊環境不協調
目前景觀小品在空間布局上常見的問題包括位置安排不合理及尺度設計不合理兩方面。主要小品沒有安排在重點位置上,或是在次要景觀節點上安排重要作品。某些空間中的小品體量過于龐大,其高度的2倍大于人的視點到小品的距離,觀者的仰視角偏大,會產生壓抑、緊迫的負面觀感;某些空間中的小品體量又過于微小,其影響力、感染力都會大大減弱,與環境空間無法協調。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影響人們在感知小品的審美過程中本應該產生的愉悅心理狀態。
3.3 藝術手法與制作手段有待豐富
小品創作的藝術手法包括具象、抽象及意向三種,制作手段包括雕刻、塑造、鍛造、合成等。良好的具象類景觀小品因為不與具體事物形象脫離,故表達的主題十分明確,可以讓觀者覺得其情節生動、形體準確,其傳達的內容也較為單純,和觀者的交流十分直接。而抽象景觀小品具有形態上的凝練性、視覺傳達上的廣泛性及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等優點。抽象作品大多透過一切事物的客觀表象而直接抓住其本質內在特征與結構,運用符號語言表達涵義,并且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但是其內涵的寬泛性可以被更多的觀者接受。其多采用點、線、面、體塊的形態語言更容易與周邊環境的形態融合。好的意向景觀小品是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其造型形式與語言都極其豐富,其視覺傳達的結果也是耐人品味的。采用多方面的制作手段可以使景觀小品的形象富于變化感、新奇感,給觀者以視覺上的豐富體驗。
3.4 實用性欠缺,管理養護不到位
還有的景觀小品設計過分重視形象,片面追求視覺效果,忽略了功能性要求,缺乏親切感和實用性。人文關懷不足,忽略了設計者、公園環境與游人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沒有好好考量游人的行為活動規律和精神活動規律,使得設計出的作品缺乏人情味。對特殊人群的針對性設計也不夠充分,缺少無障礙設計,在細節上考慮不周,多見于建筑類小品。
4 設計對策
設計需要創新精神,設計的精髓就是創新。在提倡創新精神的今天,任何設計類型,故步自封、一成不變是沒有出路的。景觀小品也應該不斷吸收各種設計流派、藝術形式的優點,不斷地為自身注入新鮮血液,從而達到自身的發展。藝術、技術的創新也好,造型、內涵的創新也罷,景觀小品的創新定然有著廣闊空間。生搬硬套、處處雷同的作品不應該再頻頻出現在現代公園的優美環境中。
4.1 更深入地關注文化、挖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