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縣水務局
摘要:隨著近年的發展,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為國家和社會的經濟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伴隨著新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不斷發展,農民得到了高增收,農業也實現了質的飛越。然而,目前的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基本現狀;解決策略
一、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的基本概述
小型農田水利灌溉,根據國家投資項目規定的標準,其狹義上的定義一般指水利灌溉工程所控制的灌溉面積在5萬畝、農田排水面積15萬畝、庫容1000萬立方米、渠道流量10立方米每秒以內,能夠為農村和農業發展提供貢獻的灌溉項目。小型農田水利灌溉與大型農田水利灌溉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相當于農田水利工程的收尾工作,也關系到全部的農田灌溉和抗旱救災工作,保障整個國家的糧食產量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
小型農田水利灌溉雖然規模較小,但依然包含著復雜的內容。通過結合當地農業的發展和地區水利地形條件,設計出多條灌溉路線,疏通堵塞渠道,修整山塘,增填土地,植樹造林,改良土壤加固,最終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渠道系統,以實現優良的農田水分和水利條件,在澇時引走洪水,旱時保證供水,得以調整水資源的整體分布,促進農作物的茁壯成長和整個農村的和諧發展。
二、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的現存問題
雖然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已經在各地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作為農田水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仍應注意到現有灌溉情況中存在著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逐漸開始影響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效和新農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一)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的建設工程難以達到相關技術標準
關于灌溉工程,國家相繼出臺了《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等相應規范,提出了嚴格而具體的技術標準。然而現實中大部分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設計資料與工程實際存在較大程度的差異,難以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這個問題的產生不僅與規劃設計不夠因地制宜有關,更與實施過程中未能嚴把質量關緊密相關。其實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項目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既需要工程設計師能夠根據當地水利和地形的條件設計合理的規劃設計,也需要施工隊伍能夠加強重視、保障施工得以高質量完成。渠灌設計的引水口、抗旱天數、保證率等等一個個設計中的關鍵數據都需要工程設計師以灌溉地區的經濟情況、現有水利條件等進行全面而準確的分析,而施工過程中渠道的坡度是否與地面坡度一致等關鍵問題也往往因為施工隊伍追求施工速度兒難以一一得到落實。
(二)工程管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有待完善
一方面,灌溉工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除了要保證技術標準的完成,還要爭取通過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良好的資金循環和較低的管理成本是必須實現的。在當前的一些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內容龐雜、賬目核算混亂、不確定因素較多,難以精確控制成本便成為工程資金管控制度混亂的借口。另一方面,項目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考評。水利建設涉及到農村的農作物成長,更關系到當地農業發展的命脈,缺乏有效的監督考評往往會導致項目質量上難以達標,管理中滋生矛盾,灌溉實效難以得到保證,而且在工程養護方面難以真正落實,嚴重影響了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的成果。
(三)現有農村實際勞動力匱乏,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不夠
由于農村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農村現存農動力匱乏,種糧食本身就難以得到追捧,對于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建設的積極性就更難產生。不僅如此,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實施起來容易,養護起來卻是需要專門的人手和定期的經費,維修灌渠難以實現。同時,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地方政府對于水利建設的投入比例相對實際來說仍然較低,缺乏多元化的財政政策來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壯大種糧隊伍。另外,目前的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有部分是跨區域的水利灌溉工程,容易在各村莊、各鄉鎮之間因為水資源而產生利益分歧并滋生矛盾,當地政府也缺乏利益協調和良性引導,背離了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初衷。
三、解決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問題的對策措施
對于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的基本現狀,筆者認為應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學以及財務管理學等相關理論知識,結合實際開展以下工作,力求解決當前小型農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保證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建設工程達到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
首先,水利工程設計師在規劃設計小型農田水利灌溉項目時應當深入灌溉地區進行全面的考察和調研,不僅要關注當地的水利條件,也應當結合當地的地質土壤條件和經濟發展狀況設計一套科學的灌溉系統。并且針對當地已有的灌溉工程進行合理的改善和調整,爭取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最佳灌溉設計。
同時,項目施工團隊負責人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確保項目能夠按照設計規劃完成,而并非敷衍、打折扣的完成灌溉項目。河流的徑流量有著季節性、氣候性和不確定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也為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小到灌溉渠道中干渠、支渠的實際分布是否與設計準確一致,渠道的縱橫面位置是否符合渠道坡度等等,每一個施工中的細節都關系到灌溉取水的實效。唯有施工過程中把握每一個環節,才能保證項目完工后能夠達到蓄水、引水、跨流域調水等現實需求。
(二)完善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的管理體系
首先,完善項目施工中的資金管控環節。由于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大多建設在偏遠農村,施工經費本就緊張,因此,需要對于項目進行預算,其中需要包含渠道養護的后期費用。自預算起都應當由專人進行賬目核算,由專人定期進行賬簿審查并于村委會的公告欄進行公示。還應確保項目審批和專款專用,而項目實施中一旦有預算之外的額外支出,應當進行嚴格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審核。
其次,加強績效考評和監督制度。項目每一步的進展都應當進行專門的考評和匯報,績效考評機制能夠讓每個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參與人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同時專人負責監督管理,定期考評、專人專責,能夠改善工作懶散、偷工減料等不良工作作風,確保項目能夠高效高質完成。
(三)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提高農民積極性
由于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大多涉及到跨區域工程,因此當地政府應當統籌監督、加強重視,根據水資源的分布輔以利益性相應政策,盡力分好利益這塊蛋糕,避免村與村、鄉與鄉之間因為這一本是惠民政策的項目產生矛盾從而影響和諧。同時,建議政府可以建立一個水利工程投資的單位資料庫,定期開展一些研討會加強單位之間溝通和水利工程的投資管理,適當減輕政府財政壓力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水利項目投資。另外,建議政府在開展例如節水設備的補貼政策、灌溉項目的政策性貸款優惠政策等農田水利優惠方針政策的同時,可以定期組織農田水利灌溉講座或者邀請水利專家開展實際操作演練,在當地培養專門的渠灌人員,把各種節水技術和灌溉工程維修技術落到實處,確保小型農田水利灌溉發揮實際效益。
綜上所述,小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關系到民生大計,對于現階段的存在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不僅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還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本文根據筆者的一些經驗提供了相關對策,望可以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馮廣志.灌區信息化建設[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高占義,謝崇寶,程先軍.現代灌區自動化管理技術使用手冊[K].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3]于鳳鵬.當前我國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困境與對策[J].當代生態農業,2008.
[4]李文,柯陽鵬.新中國前30年的農田水利設施供給一一基于農村公共品供給體制變遷的分析[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8,(06).
[5]羅義云.論當前農田水利體制改革路線的偏差一一來自湖北中部地區的調查與思考[J].調研世界,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