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韶關樂昌供電局 512200
摘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網自動化技術作為提高配電網運行管理能力,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近年來逐漸進入應用階段。本文從配電網的基本特點出發,對配網自動化系統的構成進行了概述,并對配網自動化系統的規劃和實施進行了分析。應用配網自動化技術將有效提升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對提高供電企業配電網管理水平,提高供電服務質量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意義;相關技術;應用
1、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傳統電力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生活所需,發展堅強電網已經成為當前非常緊迫的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而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涌現,配電系統也逐步走向無人操控的自動化地步,但目前我國配電自動化的應用中仍舊存在一些技術問題,這使得配電自動化系統沒有在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配網自動化的意義
配網自動化已經發展到了如今的成熟階段,那么在這個階段中,配網自動化的明顯標志就是,配網自動化后臺系統傳統的運行方式,線路已經不在靠設備來實現,它可以獨立完成,工作人員也不再是被動的操作者,而享有一定的主動權,享有對設備控制的權利。在現在的配網自動化實施的現場,不再有工作人員的身影,只要在計算機的面前觀察數據,就可以了解線路的狀況和信息。這樣就打破了以往工作人員被動的接受線路故障的局限,變為了能夠主動的通過高科技來掌握線路信息,這樣就有效的避免了故障的發生,能夠全面的對路線情況進行掌握,有利于工作的開展。工作人員在故障發生時,進行數據的采集,全面了解了故障發生的原因,對故障的發生程度有一個具體的了解,之后對故障發生的位置有了明確的判斷,以便及時處理。在查詢線路方面,系統的后臺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納入儲存庫內,以便線路的查詢,方便故障的及時解決,也方便工作人員對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和查找。
3、配網自動化相關技術
1、配網自動化的綜合型受控端
新型綜合受控端基于高速SCADA系統,可以實現電網信息的快速采集和信號的綜合處理,并且大大減少了受控端的數量,從而使系統的規模得到簡化。這種受控端不僅具有以往終端所具有的功能,還可以實時監測系統的潮流分布、電壓情況、系統是否產生震蕩、頻率是否滿足要求等,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主控方,供進一步分析使用。同時,這些受控端之間還可以進行相互通信,進一步提高數據的精確程度。
2、配電線路載波通信技術和基于因特網的IP通信技術
通信系統一直是配電網自動化的難點之一。在10kV及以下的配電系統里,由于受控端數目多,對通信的要求也顯著提高。因此,如果要實現系統潮流實時監測、頻率控制等需求,穩定的大容量的高速載波通信系統是必備的。該系統不僅可以滿足上述需求,還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務,如電力線上網等。另外,光纖通信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傳輸速率高等優點,已成為主流通信系統的首選。隨著成本的降低,采用光纖通信作為配電系統自動化的主干通信網已得到普遍共識。
3、定制電力技術
定制電力技術是柔性配電系統的實際應用,它將智能電網技術、柔性送電技術、云計算技術等高科技技術用于中低壓配電網,用以消除諧波,防止電壓閃變,保證各相對稱,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主要由電壓穩定器、快速無功補償器、頻率檢測器、高速斷路器等設備組成。當系統出現突然增大負荷或者瞬間丟失大負荷時,該技術可以瞬間發現系統的變化,并滿足極限情況下系統的穩定,該技術應用于配網自動化中,可以實現系統實時優化,滿足高層次用戶的需求。
4、新型FA系統
新型的FA系統主要的思路是實現分布式電源,即根據不同的負荷就地提供合適的電源,減小線路傳輸的損耗,提高能量利用率。根據國家電網制訂的未來發展方案,未來我國將把輸配電系統分離,并在用戶端設立電網提供者的信息,用戶可以根據實時電價選擇供電方。新型FA系統應用于配網自動化中也存在許多困難,主要有:分布式電源位置不確定,配網的運行方式多變,從而導致二次設備難以滿足要求。
5、配電系統的集中化管理
在以往的配網系統中,用戶是分散的,系統被迫分離為多島,多島之間功能相似,但系統難以交流,通道不可共享。集中化管理的配電系統,可以利用先進的通信網絡將配電網控制中心與系統多島連接在一起。比如,將SCADA系統與配網控制中心通過接口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多級系統。實現該系統的應用,最好的方法是最大限度利用用戶原有的軟硬件資源,保護用戶的投資,實現實用化管理和多廠家產品共享的原則。
6、優化的系統配電網運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電力企業體制改革的推進,國家電網也逐漸以經濟效益作為一個階段性目標。這要求供電企業要不斷分析電網的運行狀態,提出最優潮流的方案,即按照狀態估計、潮流計算、最優潮流控制來對系統進行優化,在保證可靠性的同時提高系統的經濟性。配網要在運行中提高經濟效益,還應當優化系統的網絡結構,盡量保證二次設備“不誤動,不據動”,防止因系統突發事件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
7、信息一體化的配電網絡
信息一體化是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配電網不是一個單獨的部分,而是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未來的發展中,配電網絡要更多的考慮電力系統這個整體的重要信息,而不是單單關注配電網區域的信息。信息一體化的配電網系統需要滿足信息實時搜索機制,支持公共信息模型等國際電工信息傳輸標準,實現智能化的配電系統,滿足電力設備的二次網絡安全方案。
4、配網自動化技術在現場工作中的應用
現代社會對電力越來越強的依賴性,使得電力生產和供應更強地融入了國家電源供應的大體系中,電網高效、四通八達的網絡特性及其瞬間送達的能源輸送功能特點,使其在構建安全、可靠中,清潔的能源供應綜合平臺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通過靈活多樣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手段,實現電網所具備的高效、集成、靈活、可控等系統特征,使其成為為客戶提供最方便的終端消費的供應方式。
1、配網新技術現場應用提高處理故障能力。在配電網,采用配電作業一直是解決客戶端排除故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丁字型橫擔加裝T接裝置的關鍵技術要點是在配電線路上進行制作變壓器臺上作業時,在線路上安裝丁字型橫擔,做變臺引下線,將引下線與線路連接后才能使用。
2、一般作業方式:(1)更換線路原有直線桿橫擔為可以安裝上丁字橫擔的專用橫擔后才能安裝;(2)在線路下方安裝支撐橫擔后在其上面安裝丁字橫擔。
第一種方法是線路配電,施工方法復雜,存在一定危險因素;第二種作業方法雖然解決了安全問題,但由于加裝支撐橫擔,既浪費材料,又影響線路美觀。
考慮到以上操作方法比較復雜,作業步驟較多和不利于配電作業的開展等諸多因素,研發人員把如何安全、快捷的在直線桿橫擔上安裝上丁字型橫擔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成立了研發小組,開始研發丁字型橫擔連接裝置。在研發后,員工在日常工作中進行試用效果非常明顯,繼而進行推廣。
3、供電公司應建立班組技術資料,安全生產記錄,懸掛計劃圖表。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低壓繪編低壓配電網絡圖,圖上注明用戶桿號、戶號、姓名、用電類別,為互呂抄表、降低二次線損,控制“三電”和三亂現象夯實基礎。形成較為規范的生產運行和例日抄、核收管理辦法。為日常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保證。
4、推進配電網自動化工作,需要強化對配電網日常工作的管理,要嚴格執行配電網例日抄表制度,按照公司營業規定,對臺區總表和低壓用戶分表進行實抄。為防止走過場和估推,要求對臺區具體規定抄表日,定期不定期換片抄表,提高實抄率,杜絕三電現象。
5、建立抽查考核制度,每月由考評小組進行抽查,每月抽查10個臺區,每個臺區抽查 10 戶,對實抄率達不到 100%,按責任狀條款獎罰。檢查小組成員不定期在用戶表箱上放入巡檢卡,如果月末抄表人員收回來的卡片與供電所記錄在檔的卡片數量不符就得查明原因,對不實抄到戶的情況,按責任狀條款獎罰兌現,有效控制不實抄、實發的問題。
5、結束語
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必將進一步帶動用電事業需求的上漲,自動化的配網建設以及合理規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一種趨勢。因此,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對于配網的自動化與規劃相關問題的重視,并采取有效策略,推動這兩項工作的持續優化。
參考文獻:
[1]李開選.關于配網自動化中故障處理模式的探討[J].廣東科技.2009(18)
[2]趙興東,高強,龐占星.縣級配網自動化應用[J].農村電氣化.2010(04)
[3]羅奕湘.關于配網自動化系統設計原則及結構應用的分析[J].科技資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