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云浮郁南供電局 527199
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整個社會對電力的需要逐漸增大。為了實現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先進技術的支持必不可少。而電力自動化技術為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文本主要闡述了電力自動化的概念,探討了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運用范圍、重點技術等。
關鍵詞:電力工程;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
目前,能源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隨著經濟建設不斷向前推進,電力能源逐漸成為人們依賴的能源形態。當前,電力運用的領域逐漸拓寬,電力應用的總數量增加,這就直接形成對電力企業的機遇和挑戰。為了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有效管理,保證用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電力工程系統逐漸發展了電力自動化技術。這項技術強調自動化的操作機理,實現電力管理的自動化。但是,我國的科技發展程度和水平有限,企業的自動化水準不高,導致這一技術的發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需要對該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未來的電力工程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1 電力自動化技術的含義
隨著電力能源運用的不斷擴展,傳統的電力操作技術和處理方式很難滿足當前的電力使用需要,而電力自動化技術就是融合了電力管理信息與處理技術、網絡信息技術以及監控領域的知識與技術,實現電力系統管理水平的提高,效率的提升,降低操作失誤的產生,保障電力工程的穩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與此同時,電力系統的全面服務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升。電力自動化技術的運用既是技術上的一次變革,同時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自動化管理要實現以人為中心,這既包含操作方面的標準,也包含管理方面的策略。要依據實際的運行狀況,以不同的形式、規定和標準為前提條件。其次,嚴格遵循科學化和自動化的分析技術,降低不當操作和事故發生的頻率,實現電力企業能源和投資的節約,減少事故處理支出,實現電力行業經濟費用的節約。
2 電力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當前,電力自動化的運用和發展呈現上升的趨勢,其中中幾項成熟的技術被應用于電力工程中。
2.1 電網調度技術自動化的發展情況
電網自動化技術的中心系統為計算機控制系統,而電網調度的實現主要是借助了信息技術以及相關控制技術,從而實現了信息的收集、處理以及展現,保障全部電網的穩定運行,督促調度人員及時掌握電網的運行狀況,及時安排好指揮工作。電網調度自動化的實現,增強了電力工程的監控工作,實現對突發事件的有效應對,確保電網的高效運行。
2.2 變電站技術的自動化表現
將自動化技術應用于變電站,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對信息的高效采集和處理功能,對電力系統的結構進行重新的有效組合,優化設計思路,收集大量最新、有效、全面的數據信息,實現對電力系統操作、管理和運行的有力監控。
2.3 配電網技術的自動化狀況
配電網技術的自動化主要體現在城鄉配電進行的電網改造,體現了電網的發展方向,網絡型程度較高,促使電力系統的應用范圍實現了較大的擴展,在根本上保證了配電自動化技術的運用。
2.4 供電系統的自動化狀況
在供電系統的自動化運用過程中,集中表現在變電站的自動化、對電站電量和符合的有效控制、對地區電網的合理調度以及有效監控。變電站在實現自動化的過程中,主要通過信息和通信技術來體現的,重視對相關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處理,優化電力系統的結構設計,以此來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的全面、高效的監控;對于某一地區電網的調度主要是由小型計算機來操控的;對于負荷控制,主要是借助聲頻和工頻來實現,負荷記錄中的用電曲線能夠有效管理電能。
2.5 水、火力發電廠的自動化發展情況
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對水力發電站的管理和控制,主要包含對水庫中所含水量的有效調度、實施對大壩的實時監護以及對電站各方面運營的管理。自動化技術功能的發揮主要是水庫中的水文收集系統、對水文狀況的實時監控系統等。依據水庫的存水量、降雨多少制定水庫的調度方案,完成攔洪等計劃的制定。針對大壩的監控,在自動化技術的協助下,實現數據的準確收集,強化對大壩的預警和處理,實現及時、有效的實時監控和維護。電站中的計算機監控系統主要發揮對整個工程設備的全面監控,檢測發電機的運行數據和狀態,為整個電站的可靠運行提供保障。對于火電站老說,其自動化技術主要體現在對廠內一些內機和電運行裝備的有效測驗、全面控制計算機網絡、協調和配合電負荷以及對監控和管制的穩定管管控。
2.6電力系統中的自動化傳輸系統的發展狀況
電力系統的主動傳輸的內容是電力調度部門和電廠二者之間的信息和數據的傳達。主要包含通道組成和遠動裝備。
3電力自動化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電力自動化家屬實現了電機信息技術與網路通信技術的統一,尤其在遠程監控和監管方面作用明顯,在維護電力系統的穩定和安全管理方面意義重大。為此,要詳細了解電力工程中電力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3.1 現場總線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運用
3.1.1 現場總線技術主要在電力工程現場,實現儀表控制裝備與智能自動化設備的有效連接,形成具有一體化特性的信息網絡系統,達到串行、多項和多站,從而將數字信息通信、監控、智能傳感器等有效統一在一起,發揮綜合性技術的優勢。在電力工程中,在現場總線技術的作用下,收集變送器所控制的總的用電量,而后發揮對信號的控制功能,將信息集中匯總至計算機。在數學模型的支持下,由計算機進行總結,作出判斷,最終將命令傳送至設備,實現電力自動化的完整應用。
3.1.2 自動化技術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實現了信息與網絡的連接,也就是說,在數據信息的使用下,實現對設備的操控和掌握,管理效率提升,難度降低。在應用初期,這一技術就效果明顯:能夠實現對控制設備的數據的設置,達到對整個電力系統的掌控和管理。與此同時,多渠道的供電數據實現了準確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越來越廣泛的電力需求。
3.2 主動對象數據庫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運用
在電力工程的操作和運行過程中,數據庫是一個基礎性的保障,突破了傳統數據庫的簡單收集的功能,其主要優勢就是發揮了主動性的作用。主動性主要是指為設備的運行和操作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持。這種優越性使得數據獲取和處理的時間大大降低,有助于解決工程中的緊急問題。
3.3 光互連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情況
在電力工程中,光互連技術主要是針對繼電和自動控制系統而言的,主要體現在:促使探測器功率對扇出數的制約,同時突破實踐中應電容性的負載,打破平面的局限,有助于提升系統的集成程度,強化監控職能。諸多實踐證明,互聯網的拓展功能主要是通過電子傳輸和交換技術實現,同時重組編程的結構,提高電力工程中電力系統的靈活性和有效性。另外,此項技術具備較強的數字處理能力,匯總和分析電力系統中各種數據,有助于解決電力突發事故,降低故障損失。為此,這一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的調度室內,也是相關調度人員進行有效電力調度的主要參考依據,電力系統的有序調度能力彰顯科學性和高效性。
結束語:
綜上,任何一個領域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都需要一個全面的適應過程。隨著電力技術的廣泛推動和普及,傳統的電力技術逐漸被代替,有效推動了電力自動化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電力技術中,諸多網絡技術、通信信息和材料科學實現了統一。于是,要進行大量切實有效的研究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極大推動我國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方便化和自動化。
參考文獻:
[1]婁進.淺談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J].廣東科技,2012,21(13):50-50,69.
[2]李慧,王宇,趙俊明等.淺析新形勢下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6).
[3]于靜.淺談電力工程中的電力自動化技術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