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530022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步積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觀念,對員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滲透力、引導力和約束力,能調動員工積極性及創造力,增強員工歸屬感。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思考
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推進了企業文化建設及現代管理方式的變革,人本管理的有效實施必須結合先進的、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以引導功能為先導,促進人本管理,二者互相促進,融會貫通,相得益彰。
一、企業人本管理的內涵
1、崇尚本位、實現價值
人本管理強調人的管理第一,注重人的價值實現。現代員工擇業觀念上不再是傳統的以獲得崗位、高薪為目的就業方式,而是注重情感體驗,對工作的心理舒適度、發展空間、福利待遇、技能提升、被尊重感、自我價值實現等需求較高;未來經濟發展取決于人的智能開發、創新能力發揮和活力激活,企業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人潛能,更好實現自我價值。
2、尊重個性、發揮潛能
人性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處于突出的地位,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于人。新生代員工個性張揚,注重實現自我價值,需要尊重、理解和關心,追求公平,喜歡平等溝通方式和情感體驗。
人本管理價值觀更加注重員工的內在需要與滿足、積極性與創造性的開發。其關鍵決于人的心理資本開發程度,心理資本強調激發和培養人腦中潛在的心理能量,使之得到開發和升華,從而產生具大的內在動力和智能,形成個體和團體的競爭優勢,提高工作效率。
3、重視需求、強化激勵
隨著知識經濟發展,新時期員工不僅僅要求滿足物質層面的需要,還更多追求精神方面滿足,注重個人成長和成就的滿足感。人本管理科學地運用各種激勵手段,激發人的動機,誘導人的行為,發揮人的內在潛力;企業要創造更好的培訓、教育條件和手段滿足需求,提高心理收入,促進組織目標實現的管理方式。
4、人文關懷、情感互動
人文關懷要求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的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情感是一種效益,企業與員工共同構建一種相互信任和諧的工作關系,形成一種團結奮進的合作氛圍;管理者以真摯的情感,關心、愛護和體貼員工,增進情感交流,促進人與組織共同成長,企業以最小的能耗獲取最大的效益。
5、員工參與、團隊合作
善用文字形式發布信息,擴大員工知情權,通過信息和思想交流達到認識上一致。引導全體員工參與各種管理活動,培養團隊精神,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主動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把企業目標、經營戰略、發展思路,融入每個員工頭腦中,成為員工的共識。幫助員工確立發展方向,把員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協調取得行動一致。
6、任人惟賢,人盡其才
隨著企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應及時地考慮如何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充分發掘人才潛力,有效地發揮人才作用,提高企業效益;有計劃地對員工進行培養,提高管理水平、知識結構、市場意識、競爭思維和業務水平;要努力做到各盡所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二、如何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1、以人為本培育企業文化
大型論政片《大國崛起》風靡全國。它的精彩演繹告訴世人:大國崛起與面積和人口無關,而與思維方式、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能力有關。人本文化主要是尊重個性需求與發展,實現自我價值、重視心理感受、崇尚信任、競爭合作等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成為時代主旋律。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人的需求出發探索人的激勵和研究人的行為,管理者可以借助需求層次理論的知識分析不同層面員工的心理需求,從而運用各種激勵的手段,激發人的動機,誘導人的行為,發揮人的內在潛力。
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著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業的潛力,尊重和重視人的因素在企業發展的作用,充分調動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積極性和責任感。通過文化所特有深層推動力、持續影響力、廣泛滲透力,造就與眾不同經營策略、與眾不同戰略思維、與眾不同組織文化。
其一,用人本管理文化營造深厚的親情文化。
從親情文化入手,企業應尊重和關心員工,多點“家的感覺”,把“以人為本”的親情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
其二,加強柔性管理文化建設。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柔性管理成為現代企業發展趨勢。企業柔性管理強調在制度建設意見強化制度執行的同時,塑造企業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視人才培訓、人力資源開發。它強調組織的柔性化,由集權向適度分權過渡,扁平化組織結構運用等,激發員工內心深處的潛力,提升員工的參與感,同時可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與歸屬感。
其三,加強團隊合作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內在核心是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反映的是個體和整體利益統一。企業文化的建設有利于在企業中形成團隊協作,共同進取的環境與氛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在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其四,加強學習與創新文化建設。
崇尚知識將成為新時代的基本素質和要求,只有培養組織的學習能力和意愿,在學習中不斷實現企業變革,才能應對時代的挑戰。企業組織成為相互理解、相互學習、整體互動思考,才能真正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增加組織快速應變創新能力。
其五,建立任人惟賢的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關鍵是建立“任人惟賢”的管理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釋放出員工能量。管理者要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做到知人善任,惟才是舉,形成一個 “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氛圍。努力打造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人才機制。
其六,建立“和而不同”的企業文化。
在企業統一目標下,鼓勵員工發揮個人能動性、充分聽取員工在工作中的建議和意見,集思廣益。提倡發現問題的同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活躍企業的工作氛圍,使企業不斷吸取新鮮營養,永葆活力、基業長青。
2、建設情感文化。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到來,情感體驗成為企業管理重點,其核心是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消除員工的不良情緒。建立常態化的情感互動,加強組織與員工溝通,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建立完善的福利機制,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解決員工工作中的實際困難,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覺,形成一種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企業命運共同體。
創建企業文化并賦予人本管理,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結果。用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打造特色的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和諧健康發展的強勁動力,是有效降低內耗,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良禽擇木而棲,士為知已而搏。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擁有人才優勢,從而擁有競爭優勢、效益優勢和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