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050091
摘要:新時期,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問題,不利于高校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對其進行改革與創新。本文主要是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進行分析論述,希望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改革與創新
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發展的新生力量,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其價值觀、世界觀等思想認識在新形勢的影響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與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新形勢。新形勢下,為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水平,需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創新。下文將對大學思想政治的改革與創新進行論述。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他們更好地擁護和支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來,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1.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政治教育質量
大學生是黨與國家事業興旺發達賴以依靠的寶貴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在我國,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育活動,為其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不斷滿足其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需要。這也應該成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了這些也就會有力地推動高校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同時激發起學生學習和提高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并不是只體現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更多地表現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
2.市場經濟改革要求改革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的隨精神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部分貧困生陷于生活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出現自卑、仇視社會的不健康心態,厭煩和抵觸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運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使社會主義主流思想樹立在廣大學生頭腦中,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3.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個性意識日益增強,主要表現在大學生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和批判精神上,他們渴望擺脫對他人的依附,反對他人的說教,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持批評態度。為了滿足自我表現和引人注目的需要,行動上具有很強的反抗性,具體表現為對權威強制的反抗,對不同意見的反抗,對說教的反抗,對束縛和干涉的反抗等。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晰地看到,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多樣化,分配方式多樣化,傳統就業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成功與失敗、機遇與挑戰是大學生經常面對的課題。這相應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但是,現階段,大學生社會化方面不成熟,心理調適能力不夠,很容易造成心理波動、失衡,甚至迷茫、困惑和悲觀厭世等不良情緒和行為。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面臨著找工作、買房、結婚的壓力,這些壓力導致其思想意識發生變化。因此,為保證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
二、加強大學思想政治改革與創新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應吸收傳統教學理論與方法的優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趨勢,借鑒其他相關學科的先進教學方法,利用一切可用資源,充分運用高科技技術設備與手段,改進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與實踐方法。
1.樹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
隨著高校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發展,高校管理工作逐步向“以人為本”過渡,教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融合在一起,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相互影響。要深入學生當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通過與學生的談話,解決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提高他們的認識,加強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提高凝聚力。高校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學生宣傳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面臨的現實問題,提高對高校改革的思想認識,使學生從容面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所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人文關懷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要堅持學生利益無小事的理念,同時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把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
2.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推動高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建設、發展,與我們黨在理論上的發展、在戰略上的調整密切相關,是隨著黨思想、理論、戰略的發展進步而不斷發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工作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秉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發展理念,將思想政治理論建設和教育相結合,統一思想,以全面發展的觀點來進行改革創新工作的部署與實施工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應依照黨中央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奠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創新工作的思想基礎,并參考文件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改革所提出的決策性意見,有序地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創新工作。
3.建立信息化的教育工作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網絡的建設越來越完備,這為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通過校園網絡來進行,如網站宣傳、建立微博等。這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學生和老師可以隨時隨地的傳播信息。高校要重視微博的參與性和平等性,吸引師生在微博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校在校園網站上開辟微博空間,使學生和教師主動傳播“美、善、真”的信息,共同抵制“丑、惡、假”的信息。通過校園網絡的建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徑。
4.重視學生的內在心理需要,解決其實際問題
高校學生的內在心理需要,是他們接受外部教育影響的根本前提。從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形成過程來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是大學生,這有利于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是對教師傳遞的教育信息進行理解和分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滿足大學生心理需要,并經由各種教育渠道進入大學生主體視野,才能促進大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去接受和踐行。要注重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各種方便。注重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渡過難關,完成學業。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走出陰影,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積極幫助學生做好就業創業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全體學生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要把培養和發展大學生形成豐富多彩的綜合素質,列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教育目標。
三、結束語
總之,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個方面有效的配合與協調。新時期,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等等,從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環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推動高校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金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與改革創新》[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8期。
[2]王德勛:《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個基本原則》[J],《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第10期。
[3]王洪秋:《樹立“需要”思想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