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搶劫
前面的福特車停在了貝克體育場的大墻外,吉拉德也悄悄將車子停在了離它幾百碼開外的一棵樹后。車子里的人并沒有下車,而是點亮了車內燈,不知在里面做些什么。吉拉德猶豫了片刻,提著事先準備好的木棒下了車。
就是你了!吉拉德心想,活該你倒霉,誰讓你沒事大半夜開著車在街上亂晃呢!
說起來,吉拉德此舉也是被逼無奈。出獄快兩個月了,他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口袋里的錢已經告罄,再不想點辦法就得挨餓了。吉拉德本想賣掉自己那輛老掉牙的老爺車,可是二手車行的亨利不屑地對他說:“你還是直接把它送進報廢車輛拆解公司吧。”吉拉德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另尋出路。
吉拉德尋到的出路就在那輛福特車里,他悄悄走過去,隔著車窗向里張望。車內只有一個男人,不過他此時全部心思都在一只打開的皮箱上,并沒有留意到吉拉德的靠近。而吉拉德的眼睛在掃過那只皮箱后,也立刻被驚得僵在了原地。
那是滿滿一皮箱的鈔票!估計得有幾百萬!
本來只想弄個幾百元支應難關,卻不想天上掉下個如此大的餡餅來。吉拉德用力咽了口唾沫,問自己要不要吃這個餡餅?然后,就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吃!
車里的男人似乎一直沒能從這筆巨大的財富里回過神來,直到吉拉德拽開了車門,他才驚覺,倉惶地抬起頭,可是還沒看清來人的長相,就被一根木棒狠狠地敲在了頭上。男人悶哼一聲,歪倒在車里。吉拉德顧不得察看他的死活,一把拽過皮箱,將蓋子合上,然后抱起來飛奔回自己的車子。
吉拉德的心突突亂跳,只想盡快逃離這里。可是那輛老爺車卻在關鍵時刻出了毛病,打了十幾次火,才沉悶地哼了一聲,慢吞吞地發動了。此時吉拉德緊張得心都快從嗓子眼兒里跳出來了,他的眼睛一直盯著那輛福特車,擔心那個男人會追出來,就算奪不回這箱錢,被他看到了車牌號或車輛特征都會惹來大麻煩。可是,直到吉拉德絕塵而去,那個男人也沒有從車子里爬出來。剛才那一下子打得的確重了點兒,會不會致命呢?吉拉德不由擔心起來。
吉拉德駕駛著破車一口氣開出十余公里才停了下來。吸取了那個男人的教訓,他先是小心地觀察了一下周圍,確定沒有其他車輛和人后,才哆嗦著手打開皮箱。仔細清點過后,吉拉德興奮得幾乎要暈過去了。
五百萬!箱子里裝著整整五百萬!乖乖,發財了!
2.兇殺
吉拉德沒敢將錢帶回他的單身公寓,幾經掂量,他將皮箱藏在了一處廢棄工地的瓦礫堆里,決定先觀察幾天,如果沒有什么動靜再把錢取出來。
藏好錢,已是黎明時分,為了平復一下亢奮的心緒,吉拉德打開了車載收音機。收音機里傳出播音員略顯沉重的聲音:“有人今早在蒙頓大道發現一個被車撞死的男人,初步估計死亡時間在凌晨1:00左右,肇事車輛逃離了現場,警方正在全力追查……”
又是一個倒霉蛋兒。吉拉德打了個呵欠,迷迷糊糊地想,凌晨1:00,似乎是自己搶劫五百萬巨款的時候,不知道那個開福特車的家伙現在怎么樣了?看他膀大腰圓的,應該不至于一棒子就死了吧?
這時,一股強烈的倦意襲來,吉拉德只想趕快回到床上好好睡上一覺。可是,他的美夢卻沒能做成。吉拉德驅車回到自己那間小公寓,剛爬上床,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給叫了起來。他氣呼呼地打開門,當看到門外站著兩個穿警服的人時,立刻嚇得睡意全消。
“吉拉德先生,我們現在懷疑你與一起謀殺案有關,請跟我們回警局協助調查。”一名警察陰沉沉地說,并走過來抓住吉拉德的胳膊。
怎么?那個開福特車的家伙死了?!警方居然這么快就找到了自己,難道現場還有其他目擊者嗎?吉拉德心沉到了谷底,看來自己真是無福消受那五百萬的巨款。
吉拉德垂頭喪氣地坐在審訊室里,心里拿定主意,就給他們來個一問三不知,打死也不能承認。
“今晨一點以后你都在哪里?”負責此案的馬斯頓警官厲聲問,好像已經確定他是個罪犯。
“在家睡覺。”吉拉德低著頭說。
“你撒謊,有人看見你早晨五點多才開車回來。”
“那人一定是看錯了,我一直在家睡覺來著。”吉拉德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是嗎?”馬斯頓冷笑了一聲,“還是我提醒你一下吧,今早有人在一輛福特車里發現了具尸體,奇怪的是,尸體旁有張你的駕駛證。”
怪不得警察這么快找上門來呢,原來自己驚慌之下竟然將駕駛證遺落在現場了。吉拉德心里悔恨交集,不過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他漠然地說:“我的駕駛證早在一個月前就丟了。”
“還真是巧啊,這么說你昨晚沒在夢游的時候經過肯特街嘍?”馬斯頓揶揄地問。吉拉德心里一動,猛地抬起頭來脫口叫道:“你說哪里?”
“怎么,想起來了?肯特街,奎爾特先生在自家門口被一個兇殘的家伙刺死在車里……”馬斯頓說著把一張照片推到吉拉德面前,“這就是奎爾特,我想幾個小時前你應該見過他吧?”
吉拉德掃了一眼照片,照片上的人的確是昨晚福特車里的家伙,只是,他怎么會死在肯特街?案發現場明明在貝克體育場外面啊。還有,警察怎么說奎爾特是被人刺死的呢……
“等等,等等。”吉拉德大叫道,“你們一定是搞錯了,我根本不認識什么奎爾特,昨晚也沒到過肯特街!”
“這么說,你承認昨晚出去過了?”精明的馬斯頓一下就抓住吉拉德話語里的漏洞。
“在我的律師到來前,我拒絕回答你的任何問題。”吉拉德有些慌亂地說,心里畫滿了問號。
3.肇事
律師詹姆斯告訴吉拉德,目前的情形對他很不利,警方不僅在死者的車里找到了吉拉德的證件,還在車把手上提取到他的指紋。如果吉拉德提供不出不在現場的證明,那么這場官司的勝算很小。
“我又不認識他,為什么要殺死他?”吉拉德強辯道,同時暗自奇怪,為什么沒有人提那五百萬的事。
詹姆斯聳聳肩,表示自己無能為力。吉拉德是個窮光蛋,拿不出請律師的錢。詹姆斯是由法庭指派的,對這件毫無油水可撈的案子也提不起勁頭來。律師的消極態度讓吉拉德意識到,想要洗脫罪名只能靠自己了。
不在現場的證明?吉拉德躺在監禁室的床上,眼望天花板,大腦飛速運轉著,突然,他想到了案發當天早晨從廣播里聽到的那則消息:蒙頓大道的車禍,對,蒙頓大道離肯特街有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呢,如果自己承認下那起交通肇事逃逸罪,頂多在監獄里呆個三五年就出來了,到時還有五百萬可以享受。但如果真被認定謀殺了奎爾特,那可能要在監獄里呆上一輩子了。正好他的破老爺車前兩天因剎車失靈撞上了交通護欄,車上還留有碰撞過的痕跡。對,就這么辦!
想到此處,吉拉德猛地坐起身,赤著兩腳跳到地上,對外面的警衛大喊道:“我要見馬斯頓警官!”
馬斯頓很快趕了過來,他一臉警惕地看著吉拉德,猜測著他又要耍什么花招。
吉拉德挺直腰板,清了清嗓子,鄭重地對詹姆斯說:“我可以提供出不在現場的證明,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這會給我帶來另一場官司。”
看著馬斯頓臉一點點沉下來,吉拉德得意極了,他覺得自己很聰明,這招李代桃僵可以讓他以小很多的代價來擺脫大的麻煩。可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吉拉德怎么都沒想到,自己招惹來的是更大的麻煩。
4.綁架
走進審訊室,看到馬斯頓臉上掛著那種讓人心里發毛的高深莫測的微笑后,吉拉德就有了種不祥的預感,對方一開口,吉拉德更是猶如墜入了冰窖之中。
“吉拉德先生,你的‘不在場證明’經過我們初步調查,認為可以采信。只不過,經法醫鑒定,肇事案死者與兇殺案死者的死亡時間間隔至少在兩個小時以上,所以,承認下肇事逃逸案也不能排除你殺害奎爾特的嫌疑。現在,我們決定同時對你提起肇事逃逸及謀殺兩項罪名的指控。”
吉拉德聞聽兩腿一軟,差點兒沒坐到地上。可是,馬斯頓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吉拉德先生,我們對蒙頓大道交通肇事案死者蘭登的公司職員進行了問話,不止一個人認出了你,說你在此之前曾多次到蘭登公司鬧事,秘書還聽見你向蘭登索要錢財。所以,我們懷疑,蘭登的死并不是簡單的交通意外,而是——謀殺!”
吉拉德只感到大腦轟地發出一聲巨響,接下來馬斯頓說了什么話他都沒有聽到,滿腦子只是不停地重復著一句話:怎么?被撞死的人竟然是蘭登?!
如果不是作為嫌疑犯,那么聽到蘭登的死訊,吉拉德一定會感到高興和痛快,因為正是這個人害得吉拉德坐了十年牢,以致出獄后衣食無著,被迫走上搶劫的道路。可是,為什么他連死也要連累到自己呢?
“吉拉德先生,吉拉德先生……”馬斯頓一疊聲的呼喚將吉拉德拉回到現實中來,見他終于有了反應,馬斯頓指著旁邊一個矮個子的警探介紹說:“這是圣丹尼警局的邁克爾探長,是蘭登案的負責人,他有話要問你。”
欲哭無淚的吉拉德呆呆的望著邁克爾,不知道他還有什么要問的。邁克爾說話的語調低沉和緩,并不像馬斯頓那么咄咄逼人,可是說出的話讓吉拉德更為心驚。
“吉拉德先生,不管你是出于有心還是無意撞死了蘭登,現在唯一可以減輕你罪責的是,告訴我們伯莎小姐的下落,以及交出那五百萬的贖金。”
“你……你說,我……我,我不明白。”吉拉德結結巴巴地說,又驚懼又迷惑,他不明白為什么負責蘭登案的警員會向他索要奎爾特案子里得到的五百萬?負責奎爾特案件的警員對此卻只字不提呢?
邁克爾鷹一樣的眼睛緊盯著吉拉德,似乎想揣度出他的心思,片刻之后,他緩緩說道:“一開始,蘭登的死亡被當成一樁普通交通肇事逃逸案來處理,可是,他的妻子說,蘭登那晚出門攜帶了五百萬的現金,是準備按照綁匪的要求交贖金的。十天前,蘭登的獨生女兒伯莎被人綁架,綁匪威脅他們不要報警,否則就撕票。出于愛女心切,蘭登夫婦聽從了綁匪的要求,并在那晚由蘭登獨自一個人帶著五百萬贖金前往綁匪指定的西波公園。蘭登夫人等到天亮也沒等回丈夫,卻等到他被撞身亡的消息,發現蘭登尸體的蒙頓大道距離交贖金的西波公園只有不到二百米遠,而裝有五百萬現金的皮箱卻不翼而飛。既然你承認撞死了蘭登,而且有證據表明你與蘭登有過節,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你與伯莎綁架案有關。聰明的話,就趕快交出伯莎和那五百萬。”
5.官司
無論吉拉德怎樣大呼冤枉,并且推翻了自己主動供述的“不在場證明”,可是所有跡象似乎都表明,吉拉德與綁架伯莎、撞死蘭登、殺害奎爾特密切相關。律師詹姆斯氣急敗壞地質問吉拉德為什么不經他的同意就擅自提供所謂的“不在場證明”。吉拉德后悔得腸子都青了,他哭著哀求詹姆斯,如果他能想辦法幫自己脫罪,自己愿意付他一百萬的酬金。
詹姆斯聽了渾身一激靈,盯著吉拉德問:“這么說,那五百萬真在你手上?”
吉拉德自知失言,連忙否認。詹姆斯哪里肯信,冷冷地丟下一句:“你就等著下半輩子在監獄里度過吧。”不顧吉拉德的苦求,頭也不回地走了。
當天下午,吉拉德被告知,他的律師詹姆斯因病不能再繼續為他辯護,法庭將另外指派新的律師給他。吉拉德知道,自己被詹姆斯拋棄了,這場官司看來是沒什么希望了。雪上加霜的是,有兩名兒童在廢棄工地玩耍時發現了那只藏在瓦礫堆下的皮箱,將它交給了警方。警方在皮箱上提取到了吉拉德的指紋。
對此,邁克爾遺憾地表示,如果吉拉德能早些聽他的話,主動交出贖金,在量刑時會有輕判的可能。如今,他只剩下一個機會,就是盡快交待出伯莎的下落。如果再拖下去,伯莎死了,那么吉拉德就是罪上加罪,終生監禁將是定局。
說實話,吉拉德也想交出伯莎來讓自己獲得輕判,可惜他根本不知道伯莎在哪里。吉拉德痛哭流涕,表示愿意講出實話,蒙頓大道的車禍他是從收音機里聽來的,之所以承認下來是自作聰明,想偽造不在場證據。至于奎爾特,自己的確給了他一棒子,但并沒有拿刀刺他。那五百萬也是從奎爾特手中搶劫得來的。
邁克爾默默聽完吉拉德的供述,陰沉著臉說:“吉拉德先生,你編故事的能力太差了,這樣的謊話是不會有陪審員相信的。你再這么執迷不悟,等待你的只有死路一條。”
“我說的都是真的!!”吉拉德舉起兩手大叫。邁克爾對此置若罔聞,繼續追問他與蘭登究竟有什么過節。吉拉德卻一下變成了啞巴,低著頭一個字也不肯多說。
沒多久,法庭為吉拉德新指派了一名律師,一見面,這位新律師就很泄氣地告訴吉拉德,他的官司沒有勝訴的可能,唯一的指望就是交出伯莎,然后承認蘭登之死是吉拉德無心之過。至于奎爾特的死,吉拉德可以咬死不承認,控方沒有確實的證據,應該還有機會。
“可我真的、真的沒有綁架伯莎!”吉拉德恨不能將心掏出來,可是沒有人相信他。吉拉德的“不配合”令律師很是氣惱,警告他再這樣頑固不化,如果獲得不好的結果,就不要怪自己了。
吉拉德有口難辯,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眼見每場庭審都以己方的慘敗收場,而終審判決一天天臨近,吉拉德徹底絕望了,認為自己恐怕永遠都無法洗清冤屈。誰知就在這時,轉機卻出現了。
6.因果
這天清晨,蘭開斯特警局里闖進一個頭發蓬亂,神情慌張的女人,她說自己名叫伯莎,遭人綁架后一直被囚禁在個小房子里,昨晚由于綁匪喝醉了酒,她才找到機會逃了出來。據伯莎的供述,綁匪是一個染著紅頭發、鼻子上穿著鼻環的高個子男人,并非吉拉德。
警方立即按照伯莎的指點前往她被囚禁的地方,讓人驚喜的是,綁匪還在呼呼大睡。
經過審訊,綁匪名叫皮姆。他不僅承認了綁架伯莎,還揭開了蘭登與奎爾特死亡的真相。
原來,那晚蘭登按照皮姆的指示前往西波公園交納贖金,在橫穿過蒙頓大道時,被醉酒駕車超速行駛的奎爾特撞倒。奎爾特撞到了人,酒也嚇醒了,他連忙下車查看,卻發現被撞的男人居然拎了滿滿一皮箱的錢。奎爾特一時財迷心竅,看看四周無人,竟然拋下尚有呼吸的蘭登,攜款逃跑了。卻不想,這一幕被趕來取贖金的皮姆看在眼里,皮姆記下了奎爾特的車牌號,并通過自己認識的一名網絡黑客查到了奎爾特的住址。
當皮姆趕到奎爾特家的時候,正遇上奎爾特駕車回來。奎爾特剛挨了吉拉德的一棒子,大腦還處于混沌狀態,不想黑暗中躥出一個男人拿著刀逼他交出五百萬,奎爾特哪里交得出,兩人發生了沖突,撕扯之中,奎爾特被皮姆刺死。
提審過皮姆,邁克爾去見了吉拉德,告訴他綁匪已經抓住,蘭登與奎爾特的死也證實與他無關。吉拉德聽了高興得一下跳起來,大叫道:“已經證明我是清白的,為什么還不放我出去?”
邁克爾神情古怪地看著他,嘆了口氣說:“可惜,這個人交待出另一樁發生在十年前的命案卻與你有很大關系。我終于知道為什么你不愿交待與蘭登的過節了。”
吉拉德一愣,脫口問道:“那個綁匪叫什么名字?”
“皮姆。”邁克爾輕輕說,這個名字卻猶如在吉拉德耳畔打了個炸雷一般,他頓時面如死灰,癱坐在椅子上。
十年前,窮困潦倒的蘭登與皮姆、吉拉德三人無意中聽到了一名毒販的交易信息。他們動起了歪腦筋,將那名毒販騙至江邊殺死,然后拋尸江中,并搶走了他隨身攜帶的價值數十萬的毒品。可是貪婪的蘭登卻不愿三人均分這筆橫財,竟然設計將皮姆和吉拉德送進了監獄,兩人因涉嫌販毒被判刑十年。蘭登則憑借這筆不義之財成了富翁。出獄后,吉拉德去找蘭登要錢,卻被趕了出來。因為身負命案,吉拉德也不敢去警局告發蘭登,只能忍氣吞聲。不過皮姆卻咽不下這口氣,他綁架了蘭登的女兒伯莎,蘭登隱約猜到綁匪是誰,也沒敢報警,只好準備了五百萬打算換回女兒,卻不想這一去再也沒能回來。
吉拉德雖然洗清了謀殺蘭登與奎爾特的罪名,卻仍沒能擺脫謀殺的指控。最終,他因謀殺、搶劫被指控,皮姆也因綁架、殺人獲得應有的處罰,至于貪婪的蘭登與利令智昏的奎爾特早就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等待法官宣判結果的時候,吉拉德追悔莫及地想,如果自己那晚沒有鬼迷心竅去搶劫;如果奎爾特沒有見錢眼開攜款潛逃;如果皮姆沒有實施綁架,沒有喪心病狂地殺人;如果當初三人沒有……那么結果都不會是這樣。然而,萬事有因皆有果,十年前自己種下的因,終于在十年后嘗到了它的苦果。
(責編/朱 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