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老全是個普通的民工,但近幾年他變得越來越不普通,因為他的三個兒子都先后考入了名牌大學。不僅在胡老全的老家,便是在城里的工地,大家都知曉了胡老全這個人物。
本縣電視臺于是決定將胡老全父子四人請進演播室,與部分觀眾面對面地進行交流。消息一經傳出,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都爭相申請去演播現場,這讓電視臺著實俏了一把。但遺憾的是,到了演播這天,電視臺僅請到了胡老全及剛考入大學的小兒子胡小科——他的大兒子、二兒子都利用假期打工去了。
饒是如此,電視臺與現場觀眾都還是感到很滿意,整個直播氣氛十分熱烈。胡老全也道出了他教育孩子的秘密,那就是信奉“黃荊棍下出好人”。為了逼兒子們成才,胡老全并沒有因為家庭經濟壓力而去沿海打工,而是選擇在本縣的一個工地上干活。就近務工不僅收入不高,而且工作很辛苦。忙完工地上的活,他還要堅持檢查兒子們的作業。他文化不高,就只能根據老師的“√”或“×”以及分數多少來判斷兒子們的成績。只要發現哪個成績不好,他便開始打人。兒子最初雖然有抵觸情緒,但隨著年齡增大,便都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成績也就一直排在全縣前列。
胡小科也承認,小學以前,他沒少挨父親的打。到了初中,他挨打的幾率才開始減少,高中基本沒再挨打,但是直到考完大學,他都一直膽顫心驚,生怕父親手中的黃荊棍會再次降落到自己身上。
聽完胡氏父子的講述,現場觀眾都唏噓不已。畢竟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大家認為用“武力”的確不失為一條好辦法,但又都覺得實在難以下手。
主持人于是問胡小科:“假若你今后當了父親,你會采用這種方式教育子女么?”
胡小科望了父親一眼,搖搖頭:“不會——那樣太過殘忍。我寧愿子女學習差一點,也不愿意讓他失去一個夢幻多彩的童年。”
(責編/方紅艷 題圖/樂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