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影到電視劇,高粱地里的野蠻家族
去年9月26日,電視劇《紅高粱》在高密開機。觀眾們對《紅高粱》并不陌生,早在1987年,電影《紅高粱》一經公映,便在國內外獲獎無數,更讓全國觀眾對這部電視劇寄以厚望。
《紅高粱》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但并沒有影響現代人對故事的理解和喜歡。莫言說:“作為原作者,我希望作品改編成電視劇后,既有歷史感,又有現實感。”電影《紅高粱》拍攝于20世紀80年代,反映的是二十多年前的社會環境。“這部電視劇要做的,是把今天的生活氣息、價值觀念展示出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之后,掀起了一股“家族”題材熱。莫言用《紅高粱》“為家族樹碑立傳”,將歷史敘述從“國家”和“革命”的控制之中拯救出來。莫言說:“我應該舉起‘高密東北鄉’這面旗幟,把那里的土地、氣候、河流、樹木、莊稼、花鳥蟲魚、癡男怨女、地痞流氓、刁民潑婦、英雄好漢……統統寫進我的小說,創建一個文學的共和國。”
莫言曾在小說里描寫過爺爺在夜里帶他去河邊扎“梁子”抓螃蟹的故事。這種抓螃蟹的記憶,他在《紅高粱》里把爺爺轉換成了“羅漢大爺”帶余豆官去抓螃蟹。
馬爾克斯有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奶奶,莫言則有一個神奇的莊稼活能手的爺爺。
莫言的鄉土家世
莫言,他貌似農民,其實是一個書香世家的后代——莫言的七世祖家禎、嘉福兄弟,雙雙高中明嘉靖年間進士,其高伯祖篤慶公是前清的秀才。其伯祖——大爺爺熟讀《四書五經》,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但生也恨晚,未能趕上科舉年代,遂學習中醫,成為方圓幾十里著名的醫家。
管謨賢在《莫言家族史考略》里說:管姓歷來崇文而不尚武,自古至今,管姓名人多為文人。如講習《詩》、《書》的管寧,精于《易》算的管輅,詩人管師復,詞人管鑒,女畫家管道升(趙孟頫夫人),散文家管同,經濟學家管大同,詩人管用和等。莫言之成為作家,是否得益于管氏遺傳呢,我的結論是肯定的。管姓來到高密,僅從元末明初算起,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
2006年,莫言研究會成立,莫言文學館在2009年建成。2002年春節,諾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到莫言老家拜訪,父親對莫言講,大江健三郎比你有名,人家都不建文學館,你有什么資格建?
當地政府執意將莫言舊居整修并保留下來,其父又教訓他,周恩來都堅決不保存故居,我們有什么資格?
父親的庭訓,讓莫言惶恐,但他卻奈何不了當地政府。有官員曾言,莫言是高密的,也是世界的。文學館并非是為莫言修家廟,而是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文化建設的標志、莫言研究的平臺、學生教育的基地……在一個人情社會,莫言研究會除了文學價值外,給會員創造了高端人脈資源、致富商機等附加值。
豐乳肥臀:
一個家族的百年史詩
《豐乳肥臀》是另一個為故鄉、家族樹碑立傳的作品。
“像我母親這樣一代人,她們為什么能夠活下來?到底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她們活下來的?真是可以令人長久地反思。”莫言說,“剛開始時的想法也比較簡單,就覺得應該寫寫母親這一生的遭遇;但一旦動筆以后就越寫越大,把半真半假的高密東北鄉作為一個背景寫進去了,寫了高密東北鄉100年來的歷史。寫它從100年前的一片荒原草地,怎么樣慢慢有人居住,最后發展成一個很發達的中小城市;描寫了這么一個家族,這個家族是一個鐵匠世家,母親一輩子在不斷地生育,最后生了八個女兒、一個兒子。”
《豐乳肥臀》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性”大書,是莫言進行民間史詩性書寫的成功試驗。作家傾情把母親描繪成一位承載苦難的民間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瑪利亞的化身。但命運多舛,被卷入20世紀中國的政治歷史舞臺,而這些形態各異的力量之間的角逐、爭奪和廝殺是在自己的家庭展開的,造成了母親獨自承受和消解苦難的現實:兵匪、戰亂、流離顛簸、親人死亡以及對單傳的廢人式兒子的擔心、焦慮,而她在癲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為更是鳥兒吐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