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柔性化批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A-
0062-01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有時候免不了要批評學生。然而,有的教師喜歡諷刺挖苦學生,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達不到教育的效果。筆者認為,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采用柔性化的批評方式,通過“柔性”的批評感化學生,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一、讓批評與關愛相伴
學生樂于接受批評的前提是獲得教師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學生都會犯錯,對此,教師在糾正學生的錯誤時,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待學生的自尊心,要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那樣極為小心?!苯處熤挥袗蹖W生才會懂得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才會克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緒,正確對待學生的過錯和失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之前,教師要深入了解事實,站在學生的角度處理問題。例如,班里有一個不愛學習、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該生經常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批評。筆者知道,該生內心其實很痛苦、很無奈,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一天早晨,該生上課又遲到了。對此,筆者沒有責備他,而是詢問他遲到的原因。當筆者了解到他的父母都還未起床,他連早飯也沒吃就趕到學校時,筆者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課間,筆者為該生買了面包,同時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凡事要早做準備。很快,該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無論學生犯了什么樣的錯誤,教師都不能無故打擊和挖苦他們,而要用愛感化他們,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讓批評春風化雨
《孔子家語·六本》:“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比欢械膶W生常常因為良藥苦口而不肯吃,也常常因為忠言逆耳而不愿意聽。因此,教師在批評學生時,需要在忠告的基礎上加點糖,將逆耳之言變成順耳之言。有一次,筆者正在上課,一個男生邊收拾文具邊自在地吹著口哨,完全沉浸在即將放學回家的喜悅當中。對此,筆者用眼神暗示了他幾次,要求他坐好并保持安靜,而他卻假裝沒看見。于是筆者說:“是誰在為我伴奏呀?真對不起,我暫時不需要伴奏。不過,這么動聽的口哨聲我確實好久沒有聽到了,下次班里開晚會,我們請這位同學上臺露一手吧?!蓖瑢W們望著該生笑聲,而該生則摸摸后腦勺不好意思地笑了,隨即坐好并安靜了下來。委婉幽默的批評能夠活躍氛圍,發人深省。當然,批評學生沒有統一的模式,教師要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場合不同,教育對象不同,發生的事情不同,采用的批評方式也應該不同。教師只有把握好批評的原則,才能使批評收獲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讓批評深入人心
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明白批評學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搞得灰頭土臉,而是要引導學生改正錯誤。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要心平氣和地進行引導,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誠意,從而自覺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錯誤。學校里有個男生經常利用體育大課間躲在教學樓的角落里抽煙,雖然班主任多次批評教育他,但是他就是屢教不改。有一次,該生不僅自己抽煙,還帶了幾個男生一起抽煙。按照慣例,教師會當面批評學生,然后讓學生寫檢查并通知家長,最后上報學校,由學校進行處分。該生的班主任在思考過后,對犯錯的學生說:“現在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你們共同完成,那就是利用各種渠道搜集關于吸煙有害健康的材料,然后做一份宣傳板報,并在教室里公開展覽,只要任務完成得好,就取消對你們的批評和處分?!眱蓚€星期之后,圖文并茂的“吸煙有害健康”宣傳板報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也成為了教師對學生進行“吸煙有害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
教師在批評學生時要加強情感的投入,使批評深入人心。筆者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學生,該生曾經是班里的尖子生,有一次因為偷拿了同學的文具盒被老師當眾訓斥了一番,導致他的心靈受到了傷害,從此便破罐子破摔。后來,該生轉到了筆者所帶的班級。在一次計算機課上,該生偷拿了一個鼠標,科任教師發現后把他揪到了筆者的面前。他見到筆者時有些驚慌,筆者卻故意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你把鼠標還給老師不就完事了,多大點兒事,還找班主任?!惫P者說話的時候沒有一點批評他的意思。此后,該生改變了,也認真學習了,并且進步很快,畢業時他在給筆者的分別留言中寫道:“老師,是你的寬容挽救了我?!笨梢?,教師批評學生要選擇恰當的方式,講究批評的藝術,這樣才能讓批評深入人心。
班主任對學生實施柔性化批評,不僅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還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具體體現,對促進學生成長和班級管理具有積極的意義。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