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學教學 情感因素 教師 教學內容 活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A-
0025-01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沒有一個行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為動機。”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沒有教師的情感投入,沒有對學生的肯定和表揚,那數學學習將成為一潭死水,缺乏活力與生機。“知情并行”是理想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既要關注知識、技能、經驗和思想方法等的積累與發展,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生成。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關注情感因素,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向師性,使其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學習產生更為強烈的好奇心。
一、調控教師的情感態度,讓課堂充滿溫馨的氣息
課堂教學是師生智慧交互、思想碰撞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不僅要潛心鉆研教學業務,豐厚自己的底蘊,更要學習和研究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正確地看待學生的表現和審視教學中的各種現象,至始至終將最真摯的情感融入教學活動中。
例如,教學“除法的認識”的內容時,教師在上課之初和藹地問學生:“大家喜歡吃什么?……如果老師這里有6個蘋果,要分給3個小朋友,你想怎么分呢?”這些溫馨的話語,讓學生感受到親切,體會到一股暖暖的愛意。教師接著問:“老師發現有一個同學是這樣分的,3個、2個、1個,你有自己的看法嗎?”教師把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當成一種資源,將其化為提問,引發了新一輪的學習和討論。在這種沒有壓力的環境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得到了提高,學習熱情逐漸高漲。
可見,教師正確的情感施放會感染學生,也會影響學生的投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學會把握住自己,壓制不良的情緒,切忌將不良的情緒帶入教室。其次,教師要講求語言藝術,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第三,教師應善用體態語言,通過微笑、贊許的眼神、輕輕的撫摸等,給學生以信心。第四,教師要具備高尚的情操,給學生以正能量。
二、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讓學習飽含快樂的感受
教師盡力挖掘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積極情感因素,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的實效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從情感和生活的角度去思考,使數學學習不再單調、枯燥,而是成為有滋有味的體驗之旅。
例如,教學“除法”的內容時,教師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利用課件創設情境,將教材中的習題融入其中。在課堂上,教師展示事先制作好的課件,創設情境:星星超市舉辦店慶,特意拿出很多玩具供大家選購。大型積木原價132元,軌道火車原價408元,大型拼圖原價116元,玩具小汽車原價214元,玩具坦克原價150元。現在一律半價出售,趕快搶購吧!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有的學生還議論起來:“沒錢怎么買啊?”“老師,你準備給我們多少錢呢?”這表明學生已經開始進行思考和關注問題。此時,教師再提出問題:“給大家每人200元,想一想最多能買到幾件玩具呢?”這樣教學,關注學生的情感,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給予學生積極的情感刺激,學生的思維因此被激活了,他們踴躍地學習和思考。可見,教師注重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能使數學教學真正實現情知互動。
三、把握活動的情感因素,讓學習散發合作的魅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能加深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同伴之間的成果展示、交流和相互肯定、贊賞會給學生帶來幸福的體驗,并逐漸演變為學習的動力。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的內容時,教師要求學生用線、圓片、直尺等簡單的學習用具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驗證圓的周長的公式。在小組合作中,小組成員經過協商進行分工,確定組長、記錄員、發言人,務必使每一個人都承擔一定的責任。分工能給學生以自信,也促使其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競爭,這能使學生明白合作與競爭是共存的,迫使學生開動腦筋想辦法,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好成績。合作與競爭,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樣式,為學生提供了盡情表達的機會,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合作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表達能力。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知識,體味交流、思辨和競爭的快樂,這正是積極的情感因素所發揮的作用。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親近數學、體驗數學,實現學習的再創造。教師要準確地把握情感這條主線,以學習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