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數學 草稿本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A-
0120-01
打草稿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的一種特有行為,是學生對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的記錄,能夠體現出學生做數學題時的思維過程。此外,打草稿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演算能力。因此,合理利用草稿本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
然而,很多學生并沒有準備專門的數學草稿本,他們往往“有什么就用什么”,在手上、課本上、作業本封面上、課桌面上……只要是可以寫字的地方,均可隨意地用來打草稿。有的學生雖然在數學學習中使用了草稿本,但并沒有做到充分利用,具體表現為:腹稿多,草稿少;計算草稿多,分析草稿少;隨意的草稿多,規范的草稿少;草稿本用完即丟棄的多,保存草稿本并自我檢查的少。草稿本的功能未得到發揮,不僅使草稿本喪失了輔助教學的價值,也不利于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品質的養成。那么,在具體的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充分地利用草稿本呢?
一、激發學生使用草稿本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知識較為淺顯易懂,運算所涉及的數字位數也較少,熟練掌握運算技巧的學生往往通過口算或心算就能夠得出計算結果。因此,不少學生認為“打草稿是多余的”,陷入思想誤區。事實上,升入小學中高年級后,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之間的數量關系就會變得較為復雜,所涉及的計算數字位數也逐漸遞增,學生僅通過口算與心算已經無法輕易地計算出答案。教師應該從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開始就重視培養學生使用草稿本的習慣,激發學生使用草稿本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上課時,筆者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喜歡使用草稿本的學生分為一組,小組命名為“超導體”;將不使用草稿本的學生分為一組,小組命名為“絕緣體”。筆者讓兩組學生在做題時進行比賽。比賽結果顯示,“超導體”的學生發言積極,做題準確、快速;“絕緣體”的學生在數量關系較小的情況下解題速度很快,但準確率較低,在數量關系復雜且計算數字較大時,他們的解題速度大幅度降低,出現了計算困難的情況。事實擺在眼前,“絕緣體”的學生紛紛要求加入“超導體”。這樣教學,使學生直觀地體會到草稿本的作用,激發了學生使用草稿本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的習慣
目前,很多學生使用草稿本不規范,有的學生沒有準備專用的數學草稿本,有的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時“翻到哪里就用哪里演算”。規范使用草稿本十分重要,教師既要讓學生認識到使用草稿本的重要性,又要培養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的習慣。筆者與學生共同制定了“數學專用草稿本使用策略”,指導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并且定期對學生的草稿本使用情況進行評價,以促使學生規范使用草稿本。筆者和學生共同制定的“數學專用草稿本使用策略”如下:
(一)草稿本的使用要做到“一專”和“多能”
“一專”指要求學生為數學學科專門設立一個草稿本,草稿本不能隨意更換,不與其他學科的草稿本混用。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學生把數學草稿本裝訂好,不得隨意丟棄,要注意草稿本的整潔,書寫時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避免混亂,便于回憶解題思路。“多能”指數學專用草稿本除打草稿外還具備了多種功能,主要包括:記錄常用的公式、定義;記錄教師布置的課外練習題目、板書重點等;記錄所掌握的解題技巧及對疑難點的分析等。
(二)突出專用草稿本的重要地位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多次強調了專用作業本的價值,筆者認為,可以將專用作業本與草稿本的使用結合起來,豐富草稿本的內涵,突出草稿本的重要地位。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草稿本與課堂作業本、家庭作業本同等重要,也是數學學習的必備作業本之一。筆者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重視草稿本,將草稿本夾在數學課本中,方便隨時取用。(2)草稿要打在草稿本的正式內頁中,不可以在草稿本的封面或者背面進行草稿計錄,打草稿時不可以跳頁,不可丟棄尚未用完的草稿本。(3)妥善保存已經用完的草稿本。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草稿本的良好習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力求把草稿本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責編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