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學生心理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A-0066-01
在教育這塊田地里耕耘,教師需要給“農作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同時也要用心享受教育的過程,讓自己的教育生活成為一個稻香裊裊、小蟲啾啾的樂園。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令筆者明白,教育就是理解,當學生遇到難題或挫折時,教師要接納學生的不良情緒,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評判,站在父母的角度進行安慰,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在意識到了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重要性之后,當筆者遇到學生打架事件時便會靜下心來,讓自己遠離憤怒,遠離“說教式”的指責,從了解學生的心理作為教育的切入口。
作為班主任,每天中午筆者都要到學生宿舍監督學生的午休。一天中午,樂樂和宸宸不知為何竟然打起架來了。待筆者發現時,兩個人正扭打在一起,誰也不讓誰。筆者將兩人分開后,讓他們各自冷靜20分鐘,然后再進行處理。樂樂長得高大、壯實,但是好動、性格叛逆,宸宸長得瘦弱,性格內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樂樂和宸宸的父母都很在意自己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不小心被別人蹭了一下,雖然沒有大礙,但是也要將孩子帶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在樂樂和宸宸都冷靜下來之后,筆者讓他們輪流說明事情的經過。
樂樂說:“宸宸用腳踢我的頭,我覺得很疼,然后就打了他。”
筆者聽后馬上附和著說:“你肯定是疼極了,否則你不會動手打他的。”
樂樂用感激地眼神看著筆者,小聲地說:“老師,你說的對。我是感覺頭很疼才踢他的,然后他就用腳來踢我,接著我又打了他,現在我的頭還一直在痛呢。”
此時,宸宸正在小聲地哭泣。
筆者對樂樂說:“我很理解你,你沒有錯。現在我來問問宸宸,好嗎?”樂樂很配合地點點頭。這時,宸宸哭著對筆者說:“樂樂先用屁股撅我,占用我的床位,我才用腳踢他的。”筆者聽了宸宸的敘述后,對他說:“你一定是很生氣才踢他的,你認為他在欺負你。”
宸宸感到很意外,點點頭繼續說:“老師,樂樂以前也總是占用我的床位,欺負我,每次我都忍著。今天我實在是太生氣了,就用腳踢了他,他也用腳來踢我,還弄到了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到現在還疼呢。我這是在反抗他。”此時,樂樂和宸宸都在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找理由,以證明自己沒有錯。
于是筆者真誠地對他們說:“無論你們是‘出手’還是‘出腳’,都是有原因的,接下來我們就把各自的家長請過來,一起到醫院好好做個檢查。去醫院之前,我們先來商量一下,醫藥費誰出呢?”
樂樂搶著說:“我多出一些吧,是我先用屁股撅他的。”
宸宸小聲地說:“我認為應該一人出一半,我們兩個都有錯。”
發現兩個學生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于是筆者馬上說:“這樣吧,我們先統計一下誰打對方的次數多,多的就多出一些醫藥費吧。”
樂樂認真地說:“我數了一下,我打了宸宸十多下,他打了我正好十下。好像我打的次數多一些。”
宸宸也認真地說:“我打的次數好像是十下,我是用腳踢,樂樂有時候是用腳踢,有的時候是用手打,應該是我打得重一些。”
樂樂和宸宸一個說自己打的次數多一些,一個說自己打得重一些,開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此,筆者很感動,于是對他們說:“你們都是好孩子,老師不會讓你們出錢的,去醫院檢查的錢就讓老師來出吧。”接著又問他們:“你們現在感覺還疼不疼呢?”樂樂開心地說:“好像不疼了。”宸宸也附和著說:“好像沒有什么感覺了。”
筆者繼續問他們:“那我們還要不要請家長過來一起到醫院做檢查呢?”
樂樂和宸宸異口同聲地說:“不用了,我們想去午休了。”
在處理此次打架事件中,筆者通過與學生展開對話,從了解學生的內心開始,令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理解,并順利地解決了問題。看著樂樂和宸宸互相道歉后手拉著手一起走進學生宿舍,筆者心里感到很欣慰。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在處理學生之間產生的矛盾時,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處理,既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能夠愉快地接受處理的結果。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