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農村初中 班主任隊伍 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A-
0057-01
當前,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的教師因此滿足于現狀,出現了“不愿吃苦”的現象,尤其是有的教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認為做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不僅肩負重任,而且經常受氣,壓力大。這種現象在農村初中非常普遍,導致農村初中出現難找班主任或難找負責任的班主任的現象。對此,筆者認為,學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農村初中班主任隊伍建設。
一、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
(一)建立健全班主任考核制度。學校要對班主任工作進行科學公正的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獎懲、職務晉升的依據,從而激發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例如,學校可以根據《中小學教師考核實施細則》《班主任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制定出符合本校實際的班主任管理條例,由各處室本著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對班主任進行考評,還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將教師、學生、家長的意見納入對班主任的評價中,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此外,學校要將班主任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相掛鉤,與表彰獎勵、晉級晉職相掛鉤,這對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將激勵競爭機制引入班主任隊伍建設當中,能夠營造一種既富有挑戰性又具有一定競爭壓力的氛圍,使班主任的心理經常處于應激狀態,從而提高工作效能,強化崗位責任意識。
(二)將評優指標按比例下放給班主任。班主任隊伍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良好校風的關鍵。將評優指標按比例下放給班主任,對農村初中班主任隊伍建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具體做法是:第一,學校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評優名額給班主任,如“師德標兵”“教師先進個人”等,由擔任班主任的教師進行競爭。第二,學校可以將《班主任工作考核實施細則》作為管理班主任隊伍的依據,年終時按照“德、能、勤、績”進行量化評比,從而確定優秀班主任名單,這樣做既是對班主任辛勤工作的肯定,又是激勵班主任不斷進步的動力。
二、采用科學合理的激勵策略
(一)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班主任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學校是師生的主要活動場所,一個優美、整潔、舒適的校園,能夠令班主任生發對學校及教育工作的熱愛。筆者認為,搞好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有利于農村初中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學校不僅要搞好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如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教師公寓等,還要改善辦學條件,如為班主任配備必要的現代化辦公設備。
(二)做好宣傳工作。學校可以設立班主任“群英譜”宣傳欄,宣傳在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班主任的事跡,樹立榜樣,讓班主任產生成就感。此外,學校可以利用LED顯示屏,滾動播報班主任的先進事跡,如“最美鄉村教師”“我最喜愛的教師”等,給予班主任一定的激勵。
(三)績效工資中的部分獎勵資金要向班主任傾斜,及時兌現班主任崗位責任津貼,使班主任工作得安心、舒心。教師績效工資發放辦法規定:要向一線教師、班主任傾斜,其中班主任部分權重不少于15%。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與他們的物質利益有關。物質利益是激發人的主動性最具實效的激勵因素。在農村初中班主任伍建設中,學校不僅要在目標、責任、情感上進行激勵,還要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的作用。
三、提高班主任的業務水平
農村初中辦學條件有限,有的學校班額比較大,學生人數多達七八十人,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難度。因此,學校要經常開展班主任培訓活動,具體可以這樣做。首先,注重校本培訓,做到資源共享。班主任培訓要立足本校實際,善于發現本土人才,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制訂出相應的培訓計劃。比如,學校可以開展班主任“青藍工程”活動、“拜師學藝”活動等,提高班主任的師德水平和業務水平。其次,開展業務學習活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學校要定期組織班主任進行業務學習,如制訂班主任培訓計劃,確定班主任學習的內容。
總之,加強農村初中班主任隊伍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建立健全農村初中班主任隊伍建設機制和管理制度,對農村初中教育教學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學校要想方設法尋找提高班主任素質的途徑和方法,推進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