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蘭州市初中熟手型教師對新課程實施的關注階段做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學校屬地、最后學歷、任教科目不同的教師在關注階段存在顯著性差異,大部分教師對結果和合作階段的關注水平較高。要使初中熟手型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繼續成長,需要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擴充教師專業知識、促進教師自我提升。
[關鍵詞]蘭州初中;熟手型教師;新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4)06-0077-02
一、理論基礎
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霍爾等人提出“關注為本采用模式”,該模式源于教師職業發展階段的理論,認為教師關注的焦點具有發展性,分為七個階段:意識、信息、個人化、操作、結果、合作、重新聚焦。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分析教師的關注階段不僅有助于了解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情況,更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調查目的
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關注與認同是其職業生涯發展的推動力。教師的職業生涯經歷了新手型—熟手型—專家型教師三個階段,新手型教師經過3~5年的教學實踐,具備必需的教學經驗后,一般都能成長為熟手型教師,而熟手型教師卻不一定都能夠成長為專家型教師。通過調查初中熟手型教師對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關注階段,可為其專業發展提供建議,促進其繼續成長。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結合已有的相關研究以及我國中學教師的實際情況,本研究把熟手型教師界定為任教7~15年、職稱為中教一級及以上的教師。調查選取蘭州初中熟手型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抽樣的形式,從城市、農村各選取兩所重點中學、兩所普通中學,共8所中學參與調查。每所中學發放15份問卷,共發放120份問卷,回收問卷113份,回收率為94.2%,其中有效問卷102份。
(二)問卷設計
問卷構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即性別、年齡、教齡、職稱、任教科目、最后學歷、任教年級、所在學校屬地、學校類型;第二部分由35個單選題組成,按關注階段分為七個維度,每個維度各七個題項。
使用SPSS16.0分析數據后得出,Cronbach a系數為0.852,折半信度系數為0.865。效度方面,除意識與信息階段的顯著性水平不高外,其他各階段間Sig值小于0.01,呈極其顯著相關。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無顯著性差異背景變量結果分析
通過統計分析后發現,學校類型、性別不同的教師,在對新課改的關注發展階段沒有顯著性差異。
(二)有顯著性差異背景變量結果分析
1.學校屬地不同,初中熟手型教師關注階段的差異
按學校屬地不同將樣本分為兩類:一類是農村初中熟手型教師共48個樣本,一類是城市初中熟手型教師共54個樣本。并對這兩類不同屬地的教師在七個關注階段中的強度進行了比較。根據獨立樣本T檢驗,城市初中和農村初中的熟手型教師在各階段的Sig值均小于0.01,統計差異極其顯著。并根據教師各關注階段平均分繪制圖1:
結合上圖,城市和農村的初中熟手型教師對新課程實施的關注走勢大體一致,但城市教師的關注水平較高。二者關注階段的最高峰在結果階段,次高峰在合作階段,這表明教師更關注新課程改革對教師自身、學生產生的影響及新課改的評價。同時,教師也較關注怎樣與他人合作共同實施新課程改革。從信息和個人化階段得分來看,城市初中熟手型教師比農村初中熟手型教師更想了解新課改,更關注新課改對自身專業發展、教師地位、評價機制。這表明前者自我關注水平較后者高。在操作階段,城市初中熟手型教師更為重視新課程實施的效率、組織、管理、日程安排和所需時間等相關問題。
2.最后學歷不同,初中熟手型教師關注階段的差異
按教師獲得的最后學歷,將樣本分為三類:一類大專共13個樣本;一類本科共79個樣本;一類研究生共10個樣本。并對其在不同關注階段中的強度進行了事后比較得出,在意識、結果、合作、重新聚焦階段,學歷為大專、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師均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其Sig值均小于0.01。并繪制圖2:
結合上圖走勢,三個不同學歷的初中熟手型教師關注的最高峰都在結果階段,次高峰都在合作階段。這表明無論教師的最后學歷是什么,初中熟手型教師對于新課改最關注的是新課改所帶來的影響。
在本研究調查中,學歷為研究生的教師在意識、信息、個人化和操作階段的平均分較學歷為本科或者大專的教師低,但在結果、合作、重新聚焦階段的平均分較高。而在信息、個人化和操作階段,本科學歷的教師和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其關注階段的走勢比較接近,但與大專學歷教師差異較大,這表明大專學歷的教師的自我關注和任務關注水平較高,他們更關注新課改對其自身的要求以及新課改的具體任務。
3.任教科目不同,初中熟手型教師關注階段的差異
本研究考慮到樣本容量的因素,將樣本按其任教科目不同分為兩大類:語文、數學、英語教師為一類,其他科目的教師為一類。對不同任教科目的初中熟手型教師的關注階段進行比較后發現,任教科目不同的教師,僅在個人化階段存在邊緣性顯著性差異,t=-1.987,Sig值為0.05。并繪制圖3:
根據上圖,不同任教科目的初中熟手型教師的關注階段走勢相同,其對結果、合作、重新聚焦階段的關注要高于其他幾個階段,關注最高峰在結果階段,最低谷在意識階段。同時,非語、數、外科目的初中熟手型教師對個人化階段的關注略高于語、數、外科目的教師,說明非語、數、外科目的教師更為關注新課改的重要特征、影響和實質要求,并關注距離這些要求他們自身還應該做些什么。
四、討論與建議
(一)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參與本研究問卷調查的初中熟手型教師反饋的問卷結果顯示,對是否愿意得到外界幫助或指導等題項普遍賦分較高,這表明其對實施新課程過程中能否得到同行的幫助、專家的指導非常重視。這就需要健全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教師培訓制度是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教師關注階段的重要因素。對初中熟手型教師的在職培訓,將影響其對信息和個人化階段,以及合作階段的關注程度,使其加深對新課改的總體認識,并明確新課改對其自身的要求。
(二)不斷完善教師評價機制
在本研究問卷調查中,諸如新課改對教師個人地位的影響、角色的改變、教學任務的變化、他人如何評價教學等題項中,教師普遍賦分較高,這表明甘肅蘭州初中熟手型教師十分重視在實施新課改對其個人產生的影響以及外界將如何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評價。因此,不斷完善教師評價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成為促進初中熟手型教師職業提升的重要環節。
(三)促進教師自我提升
教師專業價值觀是教師內在的精神狀態,是教師基于對教育教學活動的獨特理解和體驗的基礎上而形成的圖式化的理論和觀念。其對教師的成長起引導性作用,是制約熟手型教師關注階段發展的重要因素,初中熟手型教師的專業價值觀的更新將影響他們如何看待新課程以及如何具體實施新課程。
不斷擴充專業知識是熟手型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條件,它不僅影響教師對新課改關注層面的發展,而且也影響教師自身成長水平和教學質量、師生關系。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是保障教學的工具;對課堂情境的實踐性知識影響教師對生成的教學條件作出合理應對。
教師專業能力是指有效控制教學的能力。其教學能力將影響到初中熟手型教師能否保證正常教學;溝通交往能力、教學監控能力以及教學機智將影響到初中熟手型教師在順利進行新課程的教學中追求教學質量;教學反思能力、教學科研能力和學會學習、指導學習的能力將影響初中熟手型教師關注階段的發展,特別是對重新聚焦階段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