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過溶劑法從成熟苦瓜籽假種皮中提取番茄紅素,開辟一條新的提取番茄紅素的途徑,為探索出具有工業化生產的工藝條件提供參考。[方法]苦瓜經人工催熟,收集其假種皮,經發酵、干燥處理,采用有機溶劑提取法,通過正交試驗優選出混合溶劑比、溶劑物料比、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等參數。[結果]試驗得出具有工業放大的工藝參數為:混合溶劑體積比(二氯甲烷∶ 丙酮)為2∶ 1,混合溶劑與物料比為7∶ 1 ml/g,提取時間50 min,提取次數3次;在此工藝條件下,從苦瓜籽假種皮中提取番茄紅素的萃取率>95%,油樹脂中番茄紅素含量>8%,溶劑殘留<50 μg/g。[結論]苦瓜籽假種皮含有可工業開發的番茄紅素,該工藝條件下的溶劑殘留量達到國家食品標準要求,該方法從苦瓜籽假種皮中提取番茄紅素具有可開發利用的經濟價值。
關鍵詞 有機溶劑;苦瓜籽假種皮;番茄紅素
中圖分類號 S567.2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7-
05638-04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explor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for lycopene extraction from bitter melon aril and establish a new way of extracting lycopene from tomato skin. Lycopene extraction was carried out via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 [Method] The aril was collected from bitter melon by artificial ripening. After fermentation and drying process, lycopene was extracted from aril with mix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orthogonal test including mixed solvent ratio, the ratio of solvent and aril material, 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imes and so on. [Result] The industrial amplification produce parameters as follows: the volume ratio mixed solvent of methylene chloride to acetone is a 2∶ 1, ratio of mixed solvent to bitter melon aril sample (V/W) is 7∶ 1 ml/g, the extraction time is 50 minutes, extraction times 3 times. Under th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lycopene from bitter melon aril was higher than 95%, lycopene content in oil resin higher than 8%, the level of solvent residue was lower than 50 μg/g. [Conclusion]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can be used to extract lycopene from bitter melon aril of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Solvent residue lycopen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food standards. Lycopene extracted from bitter melon aril has economic value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Organic solvent; Bitter melon aril; Lycopene
番茄紅素最早從番茄中提取而得名,因其有11個共軛雙鍵和2個非共軛雙鍵構成高度不飽和的直鏈烴類化合物[1]而呈現出的生物化學活性,已成為當今研究與應用開發的熱點。研究表明,番茄紅素具有猝滅單線態氧、清除過氧化氫的活性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β胡蘿卜素的2倍,是維生素E的100倍[2],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抗氧化劑之一。疾病預防研究表明,高含量番茄紅素的攝入可降低食道癌、胃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的發病危險性[3]。基于對番茄紅素特性、功效的認識,將其作為天然食用色素、營養素已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及化妝品等行業。
番茄紅素是脂溶性物質,廣泛存在于成熟的紅色植物果實當中,其提取方法有有機溶劑法、酶反應法、微波輻射法、超臨界流體法、高速逆流色譜法和微生物發酵法6種方法[4],也有化學合成法[5]、基因工程法[6]的報道,但能進行工業化生產的也只有有機溶劑法、超臨界流體法,而且,從生產成本方面考慮,有機溶劑法較適合目前工業化生產。
目前有機溶劑法提取番茄紅素多以番茄為原料,從其他植物提取番茄紅素的報道不多,黎彧等[7]、譚新平[8]等研究了從苦瓜籽假種皮中提取番茄紅素的方法,但僅限于實驗室研究。筆者采用丙酮與二氯甲烷二元混合溶劑法從苦瓜籽假種皮中提取番茄紅素,通過正交試驗對混合溶劑比、物料溶劑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等參數進行優選,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適合工業化中試生產的工藝參數。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材料。苦瓜,廣西北生集團海玉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1.1.2
主要試劑。二氯甲烷、丙酮、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醇及乙醚等,均為分析純。
1.1.3
主要儀器設備。Rotavapor R200旋轉蒸發器,HHSY21Ni4C型電熱恒溫水浴鍋,ZK82B型電熱型真空干燥箱,發酵罐,板框壓濾機,真空冷凍干燥器,粉碎機,島津UV3101PC紫外分光光度計,島津GC2010氣相色譜儀,DT350多功能提取罐、WZI350單效蒸發器(江陰市東新藥化設備有限公司)。
1.2 工藝流程
苦瓜→催熟→取假種皮→前處理→ 壓濾→真空冷凍干燥→假種皮粉碎→有機溶劑提取→有機溶劑回收→醇洗→粗制番茄紅素油樹脂。
1.3 試驗方法
稱取一定量的經真空冷凍干燥粉碎成粒度為20目左右的苦瓜籽假種皮顆粒,經不同溶劑、不同溶劑混合比、不同液料比、不同萃取時間、不同萃取次數對其浸提,測其浸提液吸光度,根據吸光度與浸提液濃度的標準曲線關系,計算番茄紅素含量或萃取率,優選單因素參數,通過正交試驗分析,確定有機溶劑法從苦瓜籽假種皮中萃取番茄紅素的最佳工藝條件。
1.4 分析方法
1.4.1
標準曲線溶液的配制。
準確稱取0.01 g番茄紅素晶體,置于1 000 ml容量瓶,用2%二氯甲烷乙醚溶液定容,搖勻,配成濃度為10 μg/ml的標準儲備液,然后分別移取2.5、5.0、7.5、10.0、12.5 ml該儲備液至50 ml容量瓶,用2%二氯甲烷乙醚溶液定容,配制成濃度為0.5、1.0、1.5、2.0、2.5 μg/ml的待測標準溶液,在波長503.20 nm處測其吸光度值,繪制濃度和吸光度值(A)的標準曲線。
2.2.1
溶劑選擇。
稱取干假種皮0.10 g 5份,按編號分別用20 ml的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石油醚、三氯甲烷溶劑加塞密封,38 ℃下恒溫振蕩浸提2 h,濾液定容至25 ml,按編號各取5 ml溶液揮干,分別用2%二氯甲烷乙醚溶液定容于25 ml容量瓶,于25 ℃、波長503.20 nm處測番茄紅素吸光度值,結果用吸光度柱狀圖示例(圖3)。
從圖3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條件下不同溶劑提取的番茄紅素吸光度值大小順序為: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理論上二氯甲烷提取效應最佳,考慮到在實際提取過程中原料含有水溶性成分,對單一油溶性二氯甲烷溶劑提取效果會受到影響。圖3顯示,丙酮有較好的提取番茄紅素的效果,因其具水溶和油溶特性,以二氯甲烷與丙酮作為混合溶劑,以期協同提高萃取效率。
2.2.2
丙酮、二氯甲烷溶劑比的選擇。稱取干的苦瓜籽假種皮1.00 g 5份,分別以丙酮與二氯甲烷體積比為1∶ 1、1∶ 2、1∶ 3、1∶ 4、1∶ 5的混合溶劑20 ml在38 ℃下恒溫振蕩30 min,濾液定容至50 ml,于室溫25 ℃、波長503.20 nm處測番茄紅素吸光度值,結果見圖4。
由圖4直觀地看出,雖然吸光度值與二氯甲烷占比成正相關關系,但隨著其占比的增大,吸光度的增加趨勢逐步變緩,其變化幅度較大的溶劑比范圍在1∶ 1~1∶ 3,并以此作為優選參考范圍。
2.2.5
提取次數的選擇。稱取2.00 g干假種皮4份,按料液比1∶ 4 g/ml、丙酮∶ 二氯甲烷體積比1∶ 2的混合液作為萃取劑,以38 ℃下恒溫振蕩1 h為完成一次萃取,按編號進行1、2、3、4次萃取,并將各份萃取濾液合并后揮干,用2%二氯甲烷乙醚溶液定容于50 ml容量瓶,于室溫25 ℃、波長503.20 nm處測番茄紅素吸光度值,按公式(2)計算出對應的番茄紅素含量,與原料中番茄紅素含量比較,按公式(1)算出不同萃取次數對應的萃取率,結果見圖7。
由圖7可看出,提取次數越高,萃取得率越高,但耗費的時間和溶劑量就越大,從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等因素考慮,以提取次數為1~3次作為優選參考范圍為宜。
3 結論與討論
番茄紅素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與溫度具有正相關關系[10],溫度升高,提取效果隨之提高,但溫度升高超過40 ℃時,異構化趨勢明顯增大[11],在兼顧考慮提取效率、穩定性、物料傳遞的易控制、降低生產能耗的前提下,選擇萃取溫度為38 ℃。
該研究的工藝流程中原料的干燥方式采用真空冷凍干燥,而非廣泛使用的真空干燥;經檢測比較,真空冷凍干燥的原料中番茄紅素含量是真空干燥的2倍以上,這可能是因為真空干燥過程中番茄紅素被流動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所致。
綜合以上所論,從萃取率和萃取物含量看,成熟苦瓜籽假種皮是良好的番茄紅素原料來源,具有工業生產開發價值,其適合規模化生產的溶劑法萃取工藝參數為丙酮與二氯甲烷體積比為1∶ 2、物料溶劑比為1∶ 7 g/ml、提取時間為50 min、提取次數為3次。
參考文獻
[1]顧翼東.化學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895.
[2] 孫慶杰,丁霄霖.番茄紅素的保健作用與開發[J].食品與發酵工業,1997,23(4):72-75.
[3] GUNASEKERA R S,SEWGOBIND K,DESAI S,et al.Lycopene and lutein inhibit proliferation in rat prostate carcinoma cells[J].Nutr Cancer,2007,58(2):171-177.
[4] 姚佳,蒲彪.番茄紅素提取工藝及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科技,2010,46(3):18-21.
[5] WEGNER C,JOHN MICHAEL.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hosphonium salts:EP,1130024[P].2001-09-05.
[6] 張建成,周文靜,鄧秀新.超表達草生歐文氏菌crtB基因促進轉基因番茄類胡蘿卜素合成的研究[J].園藝學報,2010,37(3):390-396.
[7] 黎彧,黃小鳳,李中林.利用苦瓜子衣廢料制備食用色素的研究[J].林產化工通訊,2003,37(2):3-7.
[8] 譚新平.苦瓜果實中假種皮的天然色素:中國,CN1230574A[P].1999-10-06.
[9] 張連富,丁霄霖.番茄紅素簡便測定方法的建立[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1,27(3):51-55.
[10] 李偉,孫新虎,丁霄霖,等.番茄紅素溶解度的測定[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2,28(8):54-56.
[11] 成堅,曾慶孝,何宇峰.番茄紅素的穩定性研究[J].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14(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