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即將開業的世茂影業浙江紹興影城竟然還未聘請放映員!
此時,世茂影業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劉明卻十分淡定,他安慰從未經過專業放映培訓的影院經理:“半小時后,你一個人就能負責10個影廳的放映。”
劉明的秘密武器就是TMS系統。
TMS的自動化
TMS(Theatre Management System)即“數字影院管理系統”。作為影院放映管理的核心,TMS通過控制協議直接控制影院所有數字播放服務器,實現了內容、秘鑰管理和放映控制等功能的自動控制。簡而言之,TMS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了影院的自動化放映。工作人員只需要將每個影廳的節目時間和節目內容(包括貼片廣告)在系統中事先設好,各個影廳即可實現自動化放映。放映人員可以在中央控制臺監看每個影廳的放映情況。
“如果沒有TMS,一個放映員最多能負責4個影廳的放映工作。我們影城有17個廳,正常營業至少需要4個放映員同時工作。安裝TMS后,一個放映員就能負責所有影廳,閑暇時還可以到其他部門幫忙。”中影國際影城北京千禧街店執行總經理張艷琴介紹說,“另外TMS也可以減少放映操作的人為失誤。”
“TMS最大的作用就是節省人力成本。”上影集團生產技術部技術專家朱覺指出,“國外十幾個影廳的影院,沒有放映員,只有一個技術經理,他同時還管著風水電。很多影院經營者越來越接受這個系統。”
相對于節省的人力成本,TMS的安裝成本也是劃算的。“如果沒有TMS系統,我們影城大概需要8個放映員來輪班,”張艷琴算了一筆賬,“而現在只需要3個人。購買和安裝系統的費用,一年節省下來的人工成本差不多就夠了。”此外,TMS的價格與影院的影廳數量成正比,不同品牌的TMS系統價格也有差異,如國外的GDC、Doremi、巴可、杜比,國內的中影器材、粵科等。為了確保系統兼容,影院大多選擇與服務器同一品牌的TMS系統。
對于十多個影廳的大型影城,TMS無疑為影院的日常運營提供了諸多方便。但國內不乏三、四個廳的小影城,在此TMS系統的優勢并不明顯,很多影院目前也仍持觀望態度。不過在朱覺看來,“TMS系統不僅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也能夠提高影院的管理效率。最重要的是影院只有安裝了TMS系統才能夠連接NOC系統。”
NOC的服務
NOC(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意即“網絡運營中心”。NOC系統研發的最初目的是為影院設備提供遠程監控與維護服務。朱覺介紹說,“電影放映數字化之后,設備構造越來越復雜,影院的工作人員無法維護,也不可能每家影院都派駐工程師。此外這些設備都具有數字化的接口,可以實現遠程監控。這時就需要建立一個服務性網絡,即NOC系統。”
NOC一端連接著影院的TMS系統,另一端連接NOC中央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觀測到全國各地影院的情況,包括設備是否正常、是否有問題亟待處理、或者即將發生哪些問題等等。“但是除了監管,發生故障該如何解決?”朱覺進一步介紹說,“有些可以通過遠程操控解決,但有些問題做不到,就必須建立一支精干、專業、優秀同時又遍布全國的的服務團隊,以便在接到NOC指令后可以上門維修。”
如今,NOC系統的功能已經可以連接到影院的方方面面,如售票系統、銀幕、場燈,甚至是密鑰系統、衛星傳輸等,這些在技術上都可以實現。除了設備的檢測與維護,NOC還可實現內容、運營和商務的管理等。如今,很多廠商還面向不同院線和影院的需求推出了功能定制服務。
除了GDC、科視、AAM等國外品牌,目前國內NOC系統的生產商有兩家:一是時代今典集團,該公司與科視合作推出了UCS-NOC系統;另一家是中影器材公司,其研發的NOC系統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此外萬達和上影目前也分別在和AAM合作研發相關產品。
雖然目前很多影院還在觀望,但隨著網絡日益發達,未來全國影院之間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是必然趨勢。“TMS與NOC還是要形成一個公共平臺為片方和影院提供服務,就像證券交易所一樣,要全國整體化才有作用”,電影科研所副所長季平指出。
首先,在線上,互聯互通可以提高國家監管職能、加強電影版權保護。據電影資金辦主任姜濤介紹,資金辦也有可能利用NOC系統,提高其票務系統的監管職能。此外,如果未來網絡有足夠帶寬,片方還可利用NOC平臺向全國推送影片,這將成為衛星傳輸和快遞硬盤之外的另一種發行方式。其他如大數據的收集與共享、密鑰的分發等功能,也都可通過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完成。對此,中影器材公司總經理林民杰提出了“全國數字影院服務聯盟”的概念:除了NOC系統配備的維修人員,還可以聯合巴可、科視等影院設備品牌商的維修人員,以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優化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