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兄弟繼《龍卷風》和《完美風暴》之后再次推出了一部與颶風相關的電影《不懼風暴》。該片的宣傳口號是如此地高調——“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颶風災難電影”,也讓人不禁懷疑:這家曾經以針砭時弊的社會話題型劇情片而聞名的電影公司,難不成如今的目標改成壟斷災難片市場了?要是這樣,那還真算是“不懼風暴”。
本片導演史蒂芬·奎里在特效行業來頭不小,其之前曾與詹姆斯·卡梅隆密切合作,《阿凡達》特效總監的頭銜無疑也是《不懼風暴》特效水準的保證。影片在技術層面確實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不過,由于主演陣容對觀眾來說相對陌生,單靠特效賣點,影片的票房前景,尤其是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依然很不明朗。
本片編導在介紹片中角色上花了不少工夫,似乎出場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著一番值得細細尋味的背景故事,相反劇本對于造成駭人颶風的原因倒只是一筆帶過。理查德·阿米蒂奇扮演的男主角加里是虛構的西弗敦小鎮上一所高中的副校長,同時也是一位單身父親,帶著兩個兒子相依為命。除了這一家三口之外,片中出場的其他主要人物還包括鎮上新來的氣象學家阿麗森和她帶隊的氣象小組,以及前來湊熱鬧的颶風愛好者皮特。這些人物乍看起來并無關聯,唯一相似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習慣用鏡頭去記錄生活。這些鏡頭也將上述看似凌亂的角色串聯到了一起。實際上,這種偽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近來在好萊塢電影中并不少見,不過之前多用于靈異驚悚片或是科幻類型片,在災難片中倒并不常見。
雖然演員本身并無太大吸引力,但其在電影中的表現仍算討喜,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現也算鮮明。不過即便如此,相信沒人會在這樣一部電影中細細體會演員演技的精細和對話的優雅,畢竟觀眾堅持待在座位上的主要原因還是想看看將一切都連根拔起的巨大風暴。《不懼風暴》的敘事其實非常精簡,影片片長僅有80多分鐘。所有的劇情推進都極為迅速,觀眾還沒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颶風就已經來臨。導演和他的團隊成功炮制出了一系列壯觀影像。之前《龍卷風》中颶風將牛吹上天的畫面已成為經典,不過其相對本片,那只能算是小兒科了——這一次被卷上天的不僅有大量的轎車、卡車,甚至機場里的飛機也被輕而易舉地拋向了天空。
盡管片中各種各樣的小瑕疵讓觀眾不難瞥見史蒂文·奎里作為新人導演的生澀,但《不懼風暴》中還是有些值得回味的地方。正如片中氣象學家阿麗森所說:颶風曾是千載難逢的奇遇,但如今已變成人類一年一度的噩夢。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近兩年給無數人帶來了痛苦的桑迪、卡特里娜颶風,現實世界的可怖也讓影片留有了一絲酸澀的余味,使其不再僅僅止于一部單純的爆米花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