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挖掘和弘揚華夏文明,探索和分享玉石文化與絲綢之路研究成果,不斷服務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物局、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西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在此,我代表西北師范大學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領導、專家長期以來對西北師范大學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
西北師范大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的學府。在10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堅守大學的本質,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淀了寶貴的精神傳統,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特別是近年來,學校根據甘肅及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充分依托相關特色專業和優勢學科,緊緊依靠專家學者,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先后成立了甘肅文化發展研究院、甘肅旅游發展研究院、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等重要學術平臺,為華夏文明的探尋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與人才支持,產出了一批優秀的研究成果。在此過程中,甘肅絲綢之路雜志社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緊抓機遇,主動作為,聯合多家單位,致力于絲綢之路文化的專題研究,為不斷擴大華夏文明與絲綢之路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做出了重要學術貢獻。
眾所周知,中國是愛玉之國、崇玉之邦。發源于新石器時代早期而綿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國文化有別于世界其他文明的顯著特點。玉文化包含著“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從古代《穆天子傳》中關于周穆王西巡游獵開啟玉石之路的記載,到漢武帝設置玉門關,再到甘肅、青海地區齊家文化等其他史前文化遺址出土的和田玉器,這一頁頁歷史記錄、一件件文物玉器,一遍遍訴說著玉石之路歷史的久遠與厚重。也正是經過玉石之路的拓展,才有了后來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
今天,我們選擇在位于絲綢之路黃金段的甘肅舉辦“中國玉石之路與齊家文化研討會”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啟動儀式,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特別的意義。甘肅作為中原連接西北乃至中西亞的咽喉和紐帶,自古以來就有拱衛中原、護翼寧青、保疆援藏的戰略地位和獨特的文化通道區位優勢,是璀璨奪目的華夏文明源頭地區之一。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沿著絲綢之路這條聞名于世的文化線路而搏動,而甘肅則是這一文化線路中極其重要的一段。前不久,隨著絲綢之路文化跨國申遺成功,甘肅世界文化遺產地總數升至七處,這又一次提升了甘肅作為中華民族重要文化資源寶庫的歷史和現實價值。近年來,在座的各位專家也通過對大量文獻資料的研究和田野考察,發現了玉文化對華夏文明的重大意義和歷史貢獻。尤其是得名于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遺址的齊家文化,更是如此。
此次研討會,就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研討華夏文明、玉石及絲路文化的平臺,共同探討發生在玉石之路、絲綢之路上的點點滴滴。“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動”也是大家走出書齋、考察齊家文化遺址的一次再發現之旅。“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撞而發靈光。”希望各位專家揚己之長,凝聚智慧,在收獲學術成果的同時,共同來推動玉石與絲路文化的發展,為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奉獻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