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浪潮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也日益密切,與此相關的中國會計準則也與時俱進地做出了相應的改變,更加適合中國經濟的發展步伐也符合世界潮流的趨勢。同時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之下,現代企業要想在企業競爭實現自身發展,就必須要建立起完整的經濟管理機制,構建合理的財務分析體系。在企業經濟的財務管理中,會計準則在財務分析體系的應用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會計準則;財務分析;財務管理
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在企業發展問題上也在追求著更高的經濟目標,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新的會計準則在原有的基礎,做了更為全面,系統,細致的完善,更加符合我國國情。會計準則在應用實施中對財務分析體系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而財務體系在也顯露了自身存在某些的缺陷,因此要構建更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迅猛的發展。
一、我國會計準則現狀研究
會計準則是指會計從業的人員工作的規則和指南,也是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過程中的規范和約束。會計準則分為兩類,即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而基本準則又在會計準則體系處于駕馭的地位,它可以指導具體準則的制定,是準則中的準則。并且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準則關系上,在相關的關鍵性問題中保持概念的一致性,和整個會計準則體系保持協調統一。2012年財政部對會計準則做了新的內容調整,中國的會計準則又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并推出了《2013中國新會計準則最新調整》的有關課程。我國會計準則的變化和調整,不僅更加符合我國的國情,也更加趨向國際化的制定和標準。在之前的會計準則調整中,就已經對會計科目進行了增刪,分合等處理,其中就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在核算過程中則可以利用“預約付賬”“其它應付款”等其它科目來替代。對合并財務報表也更加側重實體理論,改變了合并范圍,對企業合并子公司和合并利潤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有關資產減值的界定問題也已經作出了改變,規定經過確認的資產減值,即使在以后的會計期間也不可以轉回等。在研究我國會計準則發展變動后的同時,也應對我國的會計制度進行思考,完善會計制度,建立相應的會計監管機制,加強對會計的職業道德培養,健全會計誠信體系。我國會計準則進行以上一系列的發展和變遷,降低理財主體的交易成本是我國會計準則變動的內在經濟動力,而會計準則變化的重要目標則是讓我國的會計準則更加趨向國際化,提高我國的會計水平。
二、會計準則的實際應用
在會計準則中,公允值就屬于是一種較新的會計計量屬性,能提供較強的負債價值和計量資產等相關信息,有助于真實有效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在財務分析中的實際應用范圍可謂相當廣泛,如在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場中可交易的金融資產,人們可以利用它在市場中,特別是在不同的金融市場中發揮各種工具作用,以達到不同的目的,股票,期貨,外匯,黃金等都是金融工具,也叫金融產品。會計準則中有關公允值在金融工具中的應用,應在正式書面文件已經明確記載企業的風險管理和投資策略,有關的管理和評價該金融的負債組合,資產組合或負債和資產組合要以公允值為基礎,向關鍵管理人員報告詳細況情,企業可以按照公允值的計量,初始進行對金融負債或金融資產的確認。金融工具活躍市場的報價也用于其公允值的確定。會計準則中財務報表合并范圍的變動,在財務分析體系中國實際應用,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潤都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關的投資準則則又取決于公司的盈虧對利潤產生重要的影響。會計準則中投資準則要求,按照公允價值去反映可供出售證券和交易性證券,期末未按照公允值計量的可供出售證券,價格變動的利益可以計入到權益之中,這樣可以影響期末企業的利潤,而交易證券的價格的浮動也會影響企業的盈利或虧損。會計準則的發展變化,是我國十分重要的一項改革,可以更好地在財務分析體系中應用,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三、對財務分析體系構建的思考
1.財務分析體系構成
財務分析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的有效分析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綜合分析幾種主要的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通過財務分析法來評價企業股東的權益匯報水平和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財務的角度去衡量企業的績效,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逐級分解為多項財務比率乘積,較深入真實地分析企業的經營效益。財務分析體系將凈資產收益率分解為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和財務杠桿三部分進行分析,目的是服務于其領域的目標,與企業的財務目標相一致,我國不同的企業對于企業的財務目標有著不同的說法,如利潤目標,股東權益目標等等,所以明確企業的財務目標是實現企業目標與財務目標的重要基礎。在本質上,企業目標與企業資本所有者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也可以將資本的保值與升值視為企業的目標,保證資本的最大化目標也是企業目標和財務目標的公共追求,這也是財務分析體系的理論基礎之一。財務分析體系的構成還包括資產運作效率的分析,投資分析及債務償還能力分析等主要的內容。對企業的總資產或一部分資產的運作分析,是否有效地利用企業資產將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發現企業問題并及時調整。
2.財務分析體系優化
中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經濟全球化愈演愈烈,我國企業的生存競爭也日益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就要完善自身的經濟建設,健全企業的財務管理機制,壯大企業的競爭實力。現行的財務分析被廣泛地應用在企業的財務管理當中,但依舊存在著一些缺點和不足,有其自身的體系局限性。如對有息無息負債,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之間不作區分等,因此健全財務分析體系,對其進行優化和完善,能夠更好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為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保障。實現對財務分析體系的優化,精細化財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也是社會分工的重要體現,在常規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分析進行細化處理,把財務分析的工作貫穿到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滲透到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具體細節上,科學地分析企業生產和企業經營活動,真實地反映企業盈利或虧損的狀況。實現對財務分析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
四、結語
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帶來了企業生存環境的改變,要想提高的企業經濟效益,需要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完善和革新,會計準則的發展變化就目前更加適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財務分析體系在反映企業經營的狀況的同時也展露了其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對財務體系進行重新思考,優化財務分析體系,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帶來便利。
參考文獻:
[1]任愛蓮.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分析改革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01).
[2]肖江鋒.構建財務分析體系,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J].時代金融,2012(20).
[3]譚開誠.新會計準則在財務分析體系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