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農產品物流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也促使農產品的價值得到提高,還將農產品的附加值提升,有效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文章主要對農產品物流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進行分析,探究了我國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情況和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國外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經驗,研究了和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產品物流發展措施,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農業經濟;發展
當前,農產品物流可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也就增加了農產品的價值。農產品物流指的就是加工、包裝、倉庫儲存、運輸農產品,并將其配送到消費的地點,這個過程就是農產品物流。農產品物流的出現和發展,促使我國的農村向城市發展,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也提高了從事農業人員的勞動效率,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農產品物流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
農產品物流指的就是產出、加工、銷售農產品,促使其增值的產業鏈。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模式是由傳統到現代,促使農產品由城市化消費到產業化發展。我國具有大量的多種農產品,屬于農產品的輸出大國,所以依靠農產品物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可是我國物流行業剛剛發展起來,特別是農產品物流和發達國家相比相差更多。例如,不完善的基礎設施、不健全的信息網絡、不發達的物流通道,導致物流費用成本很高,農民的收入低,阻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當前最主要的就是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完善,最大程度的增加農產品的價值和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促使我國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因為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促使我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漸提高,并逐漸上升,同時農業經濟的增長率也在不斷提高,充分表明農產品物流大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當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情況和問題
因為我國農產品物流剛剛發展起來,還存在著很多不足,所以在以下幾方面存在著問題。
1.存儲和運輸過程中冷凍和保鮮技術落后,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物流成本
我國農產品物流中根類和塊類的占25%,水果、蔬菜、肉、魚等新鮮、容易腐蝕的占50%,這些產品要采取相應的冷藏和冷凍措施。我國農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都很大,可是在實際的運輸過程中都是在常溫下運輸。主要是因為缺乏較強的物流基礎設施。首先是缺乏專門的運輸工具和車輛,缺乏先進的冷藏和冷凍設備和技術;其次缺乏專門的存儲倉庫,特別是用于冷藏、保鮮的倉庫。有關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在流通環節損失的糧食占12%~15%,在采摘、配送、存儲過程中損失的占25%~32%。所以較高的物流成本是對農產品物流和農業經濟發展有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
2.在流通環節沒有大大增加農產品的價值
通過對我國農產品產業化結構進行分析,我國農產品在生產和種植中投入很大,可是忽視了加工和流通環節的投入。如果將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結合到一起,將會大大增加農產品在物流環節的附加值。比如說我國出口日本的水果和蔬菜,是物流公司重新加工、包裝以后,才運往各個超市的,而這些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增加很多倍,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出口利潤。所以我國農產品的銷售過程還是傳統的,還沒達到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導致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增值能力降低。
3.沒有將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的作用發揮出來
農產品物流的中介組織可以促使農產品向市場化發展,促使農產品物流的各個環節聯系的更加緊密,促使農業發展轉向產業化。例如日本的蔬菜都是經過農業協會統一上市后集中進行拍賣的,通過分散生產環節,促使產品中的70%直接由市場進入零售。可是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還沒有成熟起來,缺乏有效的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所以進一步強化農產品物流中介組織的經營和運作,可以促使其更加專業和高效,大大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三、國外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經驗
從全球來看,美國的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發展一直領先。它的農產品物流的規模很大,物流的業務也很頻繁。美國具有龐大、綜合、高效、快捷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美國農產品物流發展一直的理念是批發商規模化經營。一直以來,美國積極支持大規模的現代化批發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有關統計顯示西部最大的水果蔬菜批發市場包括25家大型批發商,超過500種的水果和蔬菜,其市場范圍包括美國和世界的其他國家;而東部最大的水果蔬菜市場包括21家大型批發商,市場范圍包括馬里蘭周圍的5個州。
美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政府的宏觀調控,創設的一種良好的發展環境。主要是因為美國充分發現物流可以有效的促進經濟發展,然后采取各種調控措施發展物流,不僅支持研發農產品,還推廣相關技術等,也從政策和法律法規上對其進行引導和規范。還投入大量的資金建設物流的基礎設施,美國政府每年投入將近300億美元建設道路、水利等。其次,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的農產品物流運輸設備和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美國的每一個家庭都和公路連通。美國還擁有發達的物流技術體系和信息服務系統,物流過程中的冷凍、保鮮技術和設備都非常完善,大大降低了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耗損。
四、和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農產品物流發展措施
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依靠農產品物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從技術方面加大冷鏈農產品物流的投入
農產品一般都是鮮活的,尤其是肉、奶、魚等,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重點就是存儲和運輸過程中的冷凍和保險。應該積極建設冷藏車、冷庫等運輸和存儲的基本設備,確保農產品保持鮮活,最大程度地降低農產品的耗損。因為當前農產品薄弱的加工技術,對農產品的增值空間顯得十分有限,也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阻礙作用。而我國的農產品產量大、種類多、運輸困難等,同時還受到社會和自然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區域性,表現出極差的穩定性,所以建立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要大大提高冷鏈物流的運輸、保鮮、存儲等技術。
2.對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完善,繼續提高農產品物流的增值能力
農產品物流加工、包裝、裝配、運輸、存儲、配送產品等,如果只是從某一個環節提高產品的價值,取得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墒侨绻麑Ω鱾€環節都進行完善,就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價值,增加企業的利潤。根據對發達國家產品發展的研究,可以看出農產品產值中的70%都是通過加工、包裝、存儲等環節實現的。第一,從加工環節入手提高物流的增值能力,促使經營模式轉向產業化,定向的投入、服務、收購,主要的生產方向,并和農民簽訂協議,將企業和農民的利益聯系到一起,達到利益共享的目標。比如,可以進行一條龍服務,也就是將生產、加工、銷售連成一體,既確保了農產品充足地供應,也降低了其入市的風險,還提高了資金的周轉速度,最終實現農產品增值。第二,從運輸環節入手提高農產品的產值。通過研究發現我國農產品物流耗損率和發達國家相比高出很多,特別是容易腐蝕的農產品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的60%左右。所以,在農產品的物流運輸過程中既要確保安全及時、數量準確、質量合格、成本經濟,還要促使運輸模式更加的科學合理,盡量減少運輸的環節,將物流運輸成本逐漸降低。第三,從存儲環節入手提高農產品的價值。大部分的農產品有保鮮的要求,所以對物流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存儲環節中存儲設施和設備要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所采取的農產品倉儲管理模式,也要與現代相適應。對農產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存儲,在存儲空間上進行合理利用,能有效地降低農產品在存儲過程中的損耗,以提高農產品物流的增值能力。
3.將物流中介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盡管我國耕地面積大而廣,但我國現有5億多的農業人口,所以我國當前的國情仍然是人多地少,如果農民進入農產品市場的形式很單一,就存在市場信息不暢、產品難以達成交易、缺乏談判技巧等問題,也就提高了農戶的市場風險和交易成本,阻礙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為了促使小農戶也能進入市場,農業協會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中介作用,解決以上問題。首先,鼓勵和支持農民開展農產品種植活動和經營活動,促使他們可以自覺地形成一種組織。當前我國經濟和農村在不斷地發展,可是從經濟方面來說,我國農民在經濟市場中還處在比較弱勢的地位,尤其是在獲取市場信息、合作談判、拓展市場等方面,難以發揮優勢,所以農民要依靠一定的組織來擴大起資源和優勢。在國外農業經濟發達的國家,非常重視物流中介在農業經濟物流發展中的作用,比如日本有近90%的農產品進入了批發市場,而其中超過60%的農產品是通過日本各種農業協會組織起來批發經營的。其次,促使個體運輸戶和民營物流企業合作,形成聯盟。這兩者的經營方式都很靈活,可以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做出不同的反應,重視經營效率,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而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會驅使他們發生投機行為,導致增大經營的風險,所以政府要及時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對兩者的經濟行為進行合理的規范和指導。最后,促進農產品“會展經濟”的發展。當前,“會展經濟”可以有效地促進農產品的發展,因此鼓勵農產品生產基地以及物流企業等農產品合作組織積極參加各種展會,即可以促進這些組織相互交流和學習,又能獲取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準確把握市場商機。還要積極建設農產品交易信息網絡,將各地的農產品信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充分利用起來,建設完善的農產品網上會展和網上交易系統,促使農產品物流發展和農產品信息網絡發展相適應。
4.政府要進行宏觀調控和提供相應的服務
政府在農產品物流現代化發展中要發揮推動、引導作用,企業要發揮運作作用,中介組織要發揮協調作用,只有這三者同時發力,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農產品物流的發展。農產品物流有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這些環節都需要資金作保障,現代的管理理念為指導,還需要政府的合理規劃和政策引導,促進其發展地更加規范和大規模。從規劃方面來說,政府要規劃建設農產品種植基地和農產品物流園區,尤其是建設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中心,將地域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促使中心基地可以發展成為具有農產品、信息、資金、人才、技術等的現代化農業物流中心。從政策方面來說,政府要廢除和改進不和適宜的政策,出臺可以促進農產品經濟和物流發展的政策,創設一種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引導金融機構放寬物流設備技術的融資政策等。
五、結語
農產品物流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點,也促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提高。而我國農產品物流在基礎設施、技術設備、政府支持、中介組織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要從設備技術、物流環節、中介組織、政府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促使我國農產品物流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依靠先進的物流技術和設施設備,發展得更加順利,從而縮小與發達國家農產品物流水平的差距,為農業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唐振龍,姜閥.構建冀中南農產品物流基地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發展[J].中國市場,2010(49).
[2]左鳳嬌.依托農產品物流促進農業經濟發展[J].經營管理者,2013(14).
[3]高珊,李紅昌.中國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作用機制分析[J].物流術,2009(8).
[4]陳超,李斌.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和問題及對策 [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03).
[5]許金立,張明玉,殷繼勇.農產品物流運行協同風險研究[J].物流技術,2010(12).
[6]韓紅蓮,張紅程.發達國家鮮活農產品物流實踐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安徽農業科學,2010(08).
[7]李紅,陳治國.新疆農產品物流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2010(24).
[8]喻占元.中外農產品物流比較及發展對策研究[J].鄉鎮經濟,2009(2).
[9]高珊,李紅昌.中國物流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作用機制分析[J].物流技術,2009(8).
[10]蔡旺,蔡旺清.廣西百色農產品物流基地建設影響因素分析[J].河池學院學報,2009(10).
[11]李紅,陳治國.新疆農產品物流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選擇[J].商場現代化,2010(24).
[12]陳國欣.新時期深化閩臺農業合作的對策研究[J].臺灣農業探索, 2005(12).
作者簡介:徐漢柱(1978.08- ),男,廣東梅州,漢族,碩士,講師、經濟師,主要從事市場營銷、物流工程和電子商務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朱向平(1973.09- ),女,湖南婁底,漢族,本科,經濟師,主要從事企業會計、納稅籌劃、投資理財、企業經濟管理等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