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貿易方式,其以獨特的優勢和占領著國際商務的每一個領域,并影響著國際經濟的格局。電子商務是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下產生的。電子商務的誕生,將以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實物買賣、現金交換方式改變,為消費者省去了諸多不便,也為商家帶來了新的契機。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國際貿易發生了新的變化,一種新的國際貿易方式正在建立。我國也在這種新的變化下,成為當前世界進出口總額排在首位的貿易大國。
關鍵詞:電子商務;進出口經濟;影響與對策
一、引言
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被普及的現代,國際貿易也走在了信息網絡的軌道上。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共同作用下,國際貿易的交易模式得到了新的轉變。貿易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國際貿易的貿易方式去舊換新,交易的效率得到提高。
對外貿企業來說,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交易模式、交易流程發生了好的變化,根據2013年5月的研究顯示,全球有一半的人在上網,中國就占去了5.6億。電子商務以其傳送信息速度快、信息不會失真的優勢,成為全球客戶的全天在線服務的服務工具。為商家提高了效率、減少了交易成本。
二、電子商務的概念
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以其獨特的優勢,迅速將國際的貿易的各個領域占領,使得傳統貿易方式有所撼動。電子商務的含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定。各個行業以及各個國家的學者們對電子商務的理解也不一樣。
歐洲委員會將電子商務的定義為:將各種經過電子化處理的信息,借助電子方式進行交易。
IBM公司對電子信息定義為:電子商務就是利用網絡的關聯性與信息的資源,進行商務活動。
瑞維·卡拉科塔在《電子商務的前沿》中將電子商務定義為: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買賣,改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以減少政府、廠商、消費者的買賣成本。
中國學者把電子商務定義為:從廣義上來說,電子商務是借助計算機網絡進行買賣交易的商務活動。從狹義上來講,電子商務只是利用Internet這一個平臺,進行交易活動和進行與交易有關的活動。
總而言之,電子商務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在無需買賣雙方接觸,無需針對產品交易進行面談的情況下,就可完成商品交易。消除了傳統交易上所受的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使得信息不分地域、不分國界的連接起來,實現效用和利潤最大化。
三、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各國在國際貿易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和發展的水平不一,其中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較高的是北美、日本等這些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北美尤為突出,在近幾年里,北美的交易額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歐洲的電子商務交易起步雖然比較晚,但發展速度快。亞洲與太平洋利用自身人口多、市場廣的優勢,其經濟也在迅速發展。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也尤為明顯,從艾瑞咨詢統計數據中得出,電子商務的總體交易在2013年中達到10.2萬億元,其同比增長值為20.9%。經過估計,在未來的3~5年里,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將不會呈現下滑態勢,并以平均30%的幅度增長。我國的電子商務仍然處在不發達的階段,由此可得,我國電子商務在今后的國際貿易中將有更高的飛躍。
現今各國的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已日臻完善,對電子商務高度重視的國家,其信息基礎設備已經建設完備。這幾年,隨著貿易格局的變化,各國政府對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方說,新加坡政府為促進系統的建設和對計算機的普及,投入了二十億美元,在我國,電子商務已被列入“十一五”規劃中,并且我國在高速信息網的發展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電子商務中,商家或消費者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買賣,使得交易雙方在不受時間空間條件限制的情況下,讓雙方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得到節省。國外的企業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不費力的找到本國的外貿公司,而外貿公司也可以在時間、地域條件阻礙下,很快找到交易的對象。
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傳統的信息發布方式走向邊緣,而EDI和Internet的應用,使得咨詢、洽談的費用降低,利用網上的溝通平臺,如QQ、郵件,使得交易過程變得輕松簡便和愉快。通過電子郵件將訂單轉移,用銀行卡和信用卡在網上進行國際結算,使得結算過程變得簡單安全。多媒體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交易過程變得簡單,從而也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約了交易成本。
四、電子商務對我國進出口經濟的影響
1.電子商務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1998年11月,江澤民在亞太經合組織的第六次領導人的非正式會議上說,電子商務會是國際貿易方式的主要形式,現在,電子商務已經占領著每一個區域。在我國,無論是大型的外貿企業,還是比例占多數的中小型企業,他們的外貿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不斷改變。
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中間商的環節變得沒有必要,傳統的國際貿易結構在此情況下發生了改變。由于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成為了國際貿易的主導,一些組織由于配備有相應的出色技術,而得以成立一個“虛擬”企業,并將產品和服務大量的投到國際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電子虛擬企業與所有的貿易公司合作,它的出現,取消了傳統貿易帶來的繁瑣環節,使消費需求得到更大更多的滿足。以往環境的變化,給貿易活動的進行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電子虛擬企業的出現,克服了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定因素,也讓外貿企業獲取到更多的信息,使得兩者之間實現了互利共贏的目標。而外貿中介的形式以及職能在這種交易形式的變化下也發生了改變。
中介型外貿公司在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下漸漸減少。在我國經營權的開放下,傳統外貿企業的優勢將被瓦解。電子商務企業的出現,改變小規模企業受條件限制而進軍不了大市場的局面。如今,只要通過網絡平臺,就能直接與世界同行進行交流,并直接進行貿易活動
EDI技術的成熟,貿易可以借助聊天工具、電子郵件道德溝通方式進行,節省了交易成本。現在很多企業利用電子信用卡、電子現金等支付方式,在網上進行小數額的資金結算,少了傳統貿易上的繁瑣環節。電子商務的交付方式因產品而定,其中國際物流系統是針對有形產品進行交易的,而無形產品可以在網上進行交付。
2.電子商務對進出口經濟的影響
電子商務的應用對國貿易影響巨大,也是得我國的進出口經濟發生重大的變化。
(1)使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大的發展,充分發揮了比較優勢的作用。得以將本國劣勢產品得到補充,我國可以用優勢產品去兌換劣勢產品,以達到物質上需求的平衡。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我方的交易變得簡單,交易過程也變得愉快輕松,拉近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環節。我國的交易方式也逐漸轉向網絡化,使得物資資源變的沒有那么重要,減少了我國商家對物資資源的依賴,從而使得我國的經濟進一步得到發展。
(2)電子商務的應用,一方面拓展了我國的貿易市場,為我國的貿易爭取到了更多的機會。其次,電子商務的信息具有透明化公開化的特點,從而使得交易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另一方面,很多新的貿易形勢在互聯網的引領下,逐漸被開發,像網上授課、電子雜志等等。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對傳統有形貨物的運輸交易進行補充,并利用電子支付方式進行結算。在電子商務的模式下,我國貿易的發展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3)電子商務的為我國中小型企業走國際化路線,充當了敲門磚的作用。在我國,擴大生產力的、形成規模經濟是大型企業獲得成本優勢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對于條件有限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中小型企業在競爭中不存在優勢。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中小型所擁有的個性化、差異化優勢得到發揮。而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結構靈活、信息傳遞速度快的優點,使的經營者能及時的滿足顧客需求,從而能在國際市場上與大企業競爭。中小型企業可以建立一個宣傳本企業產品、形象、服務的網站,方便顧客,潛在顧客的瀏覽觀看以及交易,從而使自己的競爭優勢得到建立。
五、我國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應對策略
1.重視電子商務的發展
為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帶來的機會,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要明確和充分認識到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機會。把電子商務貿易看成是一個貿易的簡單應用工具是片面的。它也是影響企業經營觀念和管理模式的重要因素。企業要懂得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所帶來的契機,將企業的內部環境標準化、作業流程規范化。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當對加強對經濟和市場的宏觀力度,并且通過各種渠道,讓企業認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性。讓企業充能夠改變陳舊的觀念,給予網絡貿易一個正確的認識,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交易環境。
2.對銀行系統和物流配送體系進行完善
為網絡安全起見,采用數字證書對網上身份進行確認和定位。為保證交易信息不被泄露,可使用非對稱鑰碼技術。為確保信息傳達不出現殘缺、失真、修改等現象,可采用以下方法解決,如數字摘要、數字簽名等等,為了確保足夠安全,應對安全電子交易協議予以足夠的重視。
3.采取保障網絡安全的措施
在應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的活動時,經貿公司與銀行方面要加強合作,雙方合作開發出能在國際間進行匯兌的電子支付工具,消除電子商務在支付上存在的國界限制。加強國內外的合作,使經貿公司在跨國支付上提供技術和政策的保障,使得電子支付在貨幣兌換上不存在問題。
建立健全的物流配送體系,將涉及到的倉庫、場站等和為物流活動所提供電子計算機、網絡設備等更新建設。使得電商國際貿易符合物流運輸體系的要求。
4.應對法律法規方面的策略
根據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情況到國外取經,建立一套應用于我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體系的法律法規,使電子商務法制化,讓電子商務進入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
各方要重視和參加面向全世界的,有關于電子商務新貿易規則的討論活動。并積極的參與到制定國際貿易標準的活動中,及時向跨國電子商務討論和解決他們所出現的關稅問題、糾紛問題,使我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得到國家的保護。
六、結論
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物流模式,企業可以在無需面對面的情況下與世界同行進行交流和交易。電子商務的崛起,虛擬市場的形成,使得市場跨越國境,讓商品及服務等交易資源不受地域限制流動起來,形成一個真正的國際市場。虛擬市場的出現,以其強大的功能和顯著的效果,將原有的單個企業甩到了后方,并憑借其優勢和世界貿易形勢的有利變化迅速向世界范圍擴張,改變了國際貿易的經營主體和方式。
電子商務的應用節省了以往傳統貿易買賣雙方為收集信息、執行任務、售后服務等交易的成本。并使得數據的處理過程被簡化,文件的處理周期縮短,有效地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
電子商務的應用,影響著我國的貿易經濟。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貿易大國。電子商務的應用,使世界勞動市場分工更加深化,也為我國的外貿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相應的電商時代的帶來,勢必也為我國貿易迎來更新一輪的挑戰,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將會被表現得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董禮,牛群立.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的路徑研究——電子商務活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01):119-120.
[2]孫良濤,李繼云.云南外貿企業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對東盟貿易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2(06):15-17.
[3]傅晟,殷國偉.論電子商務貿易平臺與中小企業對外貿易——以阿里巴巴和浙江民營企業為例[J].當代經濟,2008(04):82-83.
[4]紫姍.B2B觸摸零售業商家對商家的電子交易使零售商以互聯網速度發展[J].市場與電腦,2000(12):11-14.
[5]趙風云,田勇利.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企業中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J].商場現代化,2006(22):89-91.
[6]吳雪飛.外貿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8):99-100.
作者簡介:劉晶(1975.07- ),女,青島,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