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門研究課題。網絡技術在我國的普及應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阿里巴巴就是諸多電子商務企業的領頭羊。然而在其經營發展的關鍵階段,卻出現了企業的內部控制混亂局面,曾經的風險也一度為阿里巴巴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從中凸顯了阿里巴巴內部控制的一些不足。
關鍵詞:阿里巴巴;內部控制;電子商務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企業的建設與發展都在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之下擁有了無限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企業的內部控制,已然在當前成為了被各個企業所關注并重點討論的話題,越來越有著重要的地位。市場經濟的競爭促使市場的風險因素有了明顯的增加,尤其是對于電子商務企業來講。阿里巴巴作為我國電子商務企業的前輩,雖然近些年其誠信危機有了一定的緩解,但仍然難以掩飾阿里巴巴內部控制管理的一些不足之處。互聯網的急速發展,對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對阿里巴巴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做初步分析,以期為電子商務企業改善內部控制體系提供一些參考。
一、阿里巴巴集團概述
阿里巴巴是中國創立的國際化互聯網企業,始創于1999年,在馬云的帶領下,由18個人組成的團隊開始運營。B2B公司于2002年成立;2003年淘寶網站和支付寶的出現,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的重大轉折;2007年,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至2012年6月退市;截止到2012年末,淘寶網平臺年度銷售額突破10000億元;在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阿里巴巴集團歷經15年的發展,至今服務范圍已經超過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用戶,為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二、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控制的現狀
阿里巴巴雖然有著巨大的發展優勢,但也出現國內部控制不利的風險。2008年,世界陷入經濟危機,阿里巴巴集團為了應對經濟危機,推出一款價格為1.98萬元的產品渠道,其準入門檻之低令人咂舌,當時卻得到了阿里巴巴董事會的大力認可,然而相應的風險卻完全被忽略,為2002年誠信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果不其然,2009年出現了欺詐事故,諸多網站店鋪推出諸多種類的電子產品,并以極低的價格進行出售,付款方式也極其不安全,最終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原因則是由于消費者對于阿里巴巴的信任。據相關統計顯示,從2009年至2012年,三年間有多達2249名消費者被騙,阿里巴巴的平均日投訴量有5至6起。從阿里巴巴的內部控制制度上看,好像并不存在多大的漏洞并且較為嚴格,有著特定的對入門企業資質認定的流程,由認證公司向工商局核實,并通過多個渠道進行交叉方式的認證,核實不通過則予以駁回;若核實通過則開通誠信服務,而且每一年度都會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再次審核。這種較為合理的認證方式應該說可以將誠信風險殺死在源頭,但是其中卻忽略了一個要素,那就是銷售人員之間的相互串通。曾經有文獻調查顯示,在2009年之后的兩年中,阿里巴巴旗下新增的客戶有0.8%-1.1%涉嫌欺詐,有的甚至使用過期的營業執照就能夠通過認證,還有的被查封之后換個賬戶就能輕而易舉通過審查,種種事實情況證明,阿里巴巴在資質認證環節中的交叉審核并未很好的落實,制度流于形式化,導致了信任風險的出現。
隨著阿里巴巴的發展和行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使得企業日益注重經濟效益,因此也為銷售人員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在業績的重擔之下,則會使相關的銷售基層人員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無視企業的利益。
三、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控制折射出的問題
我國的電子商務行業在當前有了顯著的發展,是基于各企業都獲得了效益的提升,隨著行業建設與改革的深化,所反映出的問題也逐漸增多。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控制的問題也直觀地反映出了我國當前各個電子商務企業所面臨的普遍性問題,主要集中于幾個方面。
1.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但凡涉及到企業的所有問題,均離不開相關制度的建設,然而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對于內部控制仍缺乏高度重視和應有的認識。將內部控制誤以為是內部監督,并沒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而對于電子商務企業來講,內部控制體系更是應基于對風險的防范而存在,并要自上而下全面貫徹。阿里巴巴就因為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導致董事會盲目決定降低供應商繳費準入門檻,從而招來了巨大的信任風險,事發之后才開始亡羊補牢。
2.電子商務企業的盈利模式不完善。阿里巴巴在經營方面雖然有著特定的優勢地位,但仍有著不完善之處。阿里巴巴集團的盈利模式目前主要以通過大力宣傳來拉動供應商入會為主,當前許多電子商務企業也都是以這種盈利方式在進行著經營。在利益的驅使之下,盲目擴張集團效益,比如降低準入門檻等,諸多因素都會為集團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而阿里巴巴當前的發展可以說已經獲得了空前的狀態,應當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來完善自身的盈利模式。
3.人員建設工作不到位。前文提到,阿里巴巴集團的銷售人員在集團效益的重壓之下比較容易“鋌而走險”。據有關文獻統計顯示,阿里巴巴集團中銷售人員的比例占到集團所有人員的60%以上,并且這其中有近2/3的銷售人員服務于“出口通”;近1/3的人員服務于“中國誠信通”,其薪酬待遇與大多數銷售公司一樣,底薪較低,以業務提成為主。底薪平均3000元以下,提成從30%至60%不等,銷售主管的業績自然也就和整體銷售業績掛鉤]。因此,負責銷售的人員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點。加之阿里巴巴企業相對繁榮,容易忽略管理當中的細節問題,使得管理松散,給銷售人員帶來了一些干擾企業效益的機會。縱觀目前企業中絕大多數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而不僅局限于電子商務企業,關于人員的建設問題已然成為企業內部控制中的一項重要問題。
4.信息技術安全性不能充分保證。電子商務企業的運行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上的,電子商務進行的各類商務活動都有著開放性,中間過程中產生的一切數據和信息均需要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因此在技術手段層出不窮的大環境中,極為容易成為被非法攻擊的對象。傳統的信息大多以實物作為載體,安全性能夠有所保障,但基于互聯網傳遞的信息則容易受到安全方面的威脅]。所有的電子商務活動都會受到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這就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內部控制增加了巨大的難度。
四、完善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控制的建議
針對以上各方面的問題,只有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計劃,才能加以更好的避免,這也是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環節。企業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個永恒話題,只有將其全面貫徹到企業的整體管理中,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針對阿里巴巴集團以及相關的電子商務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當著力從幾個方面加以解決和完善。
1.建立并完善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重視,全面提高內部控制在整個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性和覆蓋面,明確各崗位職責,一旦出現責任,要能夠落實到個人,任何差錯都要保證有章可循,同時加強執行力。管理上也要保證管理者的權威性。為避免出現類似阿里巴巴集團這種董事會帶來誠信危機的情況,需構建并完善企業內部的控制級層,將內部控制體系覆蓋到各個分支團隊,以便更及時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2.加強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創新。電子商務企業要在現有盈利模式的基礎之上,不斷尋求新的盈利模式。盡量避免以大規模的銷售戰術來經營。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對電子商務有了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各經銷商也逐步認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阿里巴巴等企業應當將給內部控制的重心放在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和如何做好售后服務上面,以更高價值的服務來獲得更多經銷商的認可,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杜絕誠信危機等種種風險的發生。
3.加強人員建設。鑒于當前諸多電子商務企業仍以大規模的銷售戰術為主,從這個角度來說要做好內部控制就必須加強人員的建設,要強化銷售人員現場監督的優勢,加強人員的培訓,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和完善的薪酬體系,并通過對管理者的大力培訓來樹立企業的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使員工擁有歸屬感,獲得成就感并具備責任感與使命感,這樣才能站在企業的立場切實為企業效力,以減小人員的流失率。
4.樹立風險意識并加強風險管理。電子商務企業要根據自身建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并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加強對信息系統的維護力度,只有通過樹立風險控制意識才能有效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這也是內部控制中的重要環節,既保證了用戶的安全,更維護了企業的利益。
五、結論
綜上所述,從阿里巴巴企業的內部控制中可以看出一些較為典型的問題,只有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并借鑒相應的優勢,才是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王道。阿里巴巴集團做好企業內部控制,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做進一步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付志勇.阿里巴巴的內控困局[J].經理人,2012(201):66-67.
[2]胡崗嵐,盧向華,黃麗華.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及其協調機制研究——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J].軟科學,2013(09):5-10.
[3]常艷.電子商務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政監督,2012(08):48-50.
[4]柯春麗.對電子商務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思考[J].現代商業,2012(0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