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鐵路貨運改革如何扭轉近年來鐵路貨運量一直呈下滑之勢的現狀?本文對目前鐵路貨運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鐵路貨運重新定位,并制定了具體的營銷組合策略。
關鍵詞:物流;鐵路貨運;營銷
近年來,鐵路貨運量一路下滑。鐵路總公司成立后,鐵路貨運實施改革,迫切需要全面參與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搶占市場份額,獲得應有的市場地位。因此,需大力加強鐵路貨運市場營銷。
一、鐵路貨運市場營銷現狀分析
1.鐵路貨運經濟環境分析。一是由于鐵路貨源結構中超過85%為煤炭、冶煉物資、鋼鐵等大宗“黑貨”,雖然這些物資貨源相對穩定,運輸組織相對便捷,能夠發揮鐵路大批量、規模化效益。但這些物資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當經濟增速放緩及經濟結構發生轉變時,鐵路貨物運量無疑受到影響。二是我國快遞業務量近年來連續保持36個月增幅在50%以上,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快遞業務量最大的國家。而鐵路一度由于零擔市場投入大、見效慢、流程復雜和組織困難等原因,自動放棄了零擔這個市場,全部拱手讓給了公路和水路。
2.鐵路貨運企業自身分析。(1)運輸產品未能貼合市場需求變化。鐵路過于依賴煤炭、冶煉物資、石油等大宗物資。大宗物資運輸占據鐵路貨運量較大比例,且為鐵路運輸的優勢市場,也使鐵路對中小批量貨物運輸需求重視不夠。近幾年全社會貨運量增長情況看,由公路承擔的中小批量貨物運輸需求增長十分強勁。(2)營銷工作未能跟進市場進程。原有的營銷工作主要是通過面對面的方式,當客戶來車站辦理業務時,進行營銷和服務,重點關注的是少量大廠礦,所以,鐵路貨運基本上還是“坐等”的營銷方式,沒有主動地走出去,更沒有主動地去適應市場需求的進程。(3)服務意識未能轉變為開拓市場。現在的鐵路已經沒有了“鐵老大”的絕對優勢,面臨的是與其他運輸方式的激烈競爭,所謂的“鐵飯碗”已岌岌可危。但部分職工還沒有正確認識到貨運面臨的危機,仍然心存優越感,對于貨運改革“敞開受理、熱情服務”的要求,墻上掛著,口上喊著,實際落實卻打了折扣。
二、鐵路貨運市場的重新定位
鐵路貨運原有的定位是長途大宗貨物的運輸,這是鐵路的優勢所在。未來應繼續穩住大宗貨物和跨局中長途運輸這個市場。同時要開拓新的市場,重拾零擔貨物,關注中小批量和中短途運輸,學習國外鐵路公司成功的經驗,實施多方聯運,改進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主動營銷,增加運量,爭奪市場占有率。
三、鐵路貨運市場營銷策略
1.產品策略。我國鐵路管理部門需從市場需求出發,轉變既有經營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的貨運產品。
(1)貨運快運班列。鐵路貨運恢復的零擔快運的出發點就是充分利用鐵路長距離、大運量、低成本、低消耗的優勢,更快更好地為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服務。貨物快運班列具有覆蓋廣泛、速度較快、受理便捷、價格低廉、安全環保等特點。每日循環固定開行、最高時速120公里、低于公路的運輸價格、安全性極強,可以成為該產品打入市場的最大優勢。(2)貨運動車專列。貨運動車安全快捷,運輸量大,安全性強,受氣候變化影響小,正點率高,在中短途運輸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客運專線上開行貨運動車組,把以往貨運列車90公里的時速一躍提升為每小時200公里至250公里,可跨越式地提升運輸效率。
此外,還可推出高鐵快遞、電商班列、區域經濟圈貨運班列、小件散貨直達列車、鮮活貨運列車等運輸產品。
2.價格策略。(1)剛性需求實施提價策略。目前即使提高之后的鐵路貨運價格,相比公路運費還是有較大優勢,對于剛性需求的煤炭運輸該走鐵路的還是要走鐵路,且不受天氣環境的影響,所以,在大秦線等專線,依據市場規律,提升貨運價格對鐵路市場化的發展是有利的。(2)市場需求則優惠定價。針對不同的貨主需求,采取相應的激勵策略。在運價方面可以采用大客戶優惠價、線路差異運價、速度差異運價、獨立運價、混裝運價等多種層次。同時,可以根據貨主的不同需求按照線路、時間、運價等開發更有競爭力的貨物運輸組織方式。
3.促銷策略。(1)開放信息。鐵路貨運營銷應深入研究“信息對稱”問題,既做到內部“政出一門,資源共享”,也做到對外減少限制、敞開公布信息,包括貨運運力信息、運價調整信息等,公開、透明,逐步讓客戶了解、掌握、比較,逐步貼近市場,提升鐵路貨運的市場競爭力。(2)加大營銷。可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移動、互聯網科技手段加大營銷宣傳,有效促進貨運營銷工作的開展,吸引貨源、組織貨源。如可以通過手機微信及時發布停限裝、空車配送、最新文件精神、車站貨運資源等信息,了解實貨情況、客戶需求、收集貨主意見和建議,解答貨主在業務辦理中提出的問題,并向加大銷宣傳。
4.渠道策略。(1)多式聯運。大力開展鐵路與公路、航空、水運等其他運輸方式的聯合運輸,通過提供全程一站式物流服務,簡化托運程序,使托運人通過一次托運、一次收費就可以享受全程運輸、統一理賠等便捷的門到門運輸。(2)建設綜合物流基地。為節約成本、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整合中小型貨運站,在各自的貨物集散地建立規模適當、布局合理、設備先進的區域性現代化物流中心或物流園區,減少貨物在存儲和流通環節的成本,實現集約化經營。(3)合資經營。可以采用以鐵路運輸企業為主導,有資質的社會物流企業或鐵路非運輸業物流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合資公司的模式開展經營。鐵路運輸企業發揮高速鐵路網絡優勢,物流企業發揮派送和物流網絡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以貨物快捷、安全送達贏取市場。
參考文獻:
[1]張紅亮,楊浩,朱曉寧.高速鐵路成網背景下既有線貨物運輸發展策略[J].綜合運輸,2013,06.
[2]徐利民.國外鐵路快捷貨物運輸發展與啟示[J].鐵道貨運,2012.,9.
[3]鄒明輝.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的SWOT分析[J].鐵道貨運,2014,7.
[4]王海志,王榮輝.我國發展高鐵貨運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選擇[J].綜合運輸,2012,6.
[5]上官燕.零擔貨物快運可奠定鐵路貨運組織的實效.中國鐵路貨運網.
作者簡介:劉莉(1974- ),女,漢族,湖南瀏陽人,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