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意見》實施已經近兩年時間,與傳統的財務報表審計業務相比,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是一種全新業務,相關理論研究較少,且比較零星,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審計實務工作也處在探索階段,難免存在一定的風險。注冊會計師在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時,如何既能對企業內部控制出具客觀公正的評價,又能盡量降低自身的審計風險,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內部控制;特殊性;審計風險
2011年10月11日,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實施意見》,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對注冊會計師執行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給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接受企業委托,對企業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并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特殊性
企業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每個企業的內部控制都具有區別于其他企業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的內部控制涉及到一個企業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復雜性;第二,不同企業的經營活動各不相同,而企業的內部控制往往與其經營活動相適應,因而具有專業性;第三,不同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內部控制關鍵點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可比性。
鑒于企業內部控制存在以上特殊性,因此內部控制審計相較于傳統的財務報表審計業務而言,具有更高的審計風險。
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的內容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了一個不恰當的意見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從注冊會計師的主觀角度來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風險主要包括:了解不全風險、測試失效風險。這兩項風險主要產生在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企業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時,由于事前準備工作不足,對被審計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了解不足,以及審計程序設計不完善等主觀原因導致的。
2.從被審計企業的客觀因素來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風險主要包括:內部控制固有風險、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風險,以及內部控制運作有效性風險。這三項風險都來自于被審計企業,在注冊會計師對其進行內控審計之前即已存在。針對以上風險,注冊會計師只通過完善自身的工作是無法完全消除或減低的。因此,注冊會計師應該對這部分風險格外重視,通過與被審計企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來有效控制該部分風險。
三、防范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的措施建議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涉及注冊會計師、被審計企業,以及審計報告使用者三方面的主體。這三面對于內部控制審計的過程和結果均存在不同的認識。注冊會計師要同時兼顧三方主體的要求,要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出具客觀公正的評價,還要盡量降低自身承擔的審計風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對此,本文從時間及空間兩個角度提出相關建議。
1.事前應對、主動預防可能出現的風險。(1)會計師事務所應事先制定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相關規范措施。內部控制審計作為一項新業務,會計師事務所在開始承接該項業務之前,應該先研究建立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的相關流程,并制定相關的質量控制系統和服務標準規范,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在內部控制審計的每一個環節上,做到及早識別風險因素、有效消除或減少風險。(2)注冊會計師應主動了解內部控制審計業務的特殊性,增強自身風險管控意識和能力。
企業內部控制的特殊性決定了該項審計業務具有較高的風險,因此注冊會計師應該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和理論知識的研究,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從而達到事先主動控制風險的目的。
2.事中規范、隨時警惕可能出現的風險。(1)執行內部控制審計過程中盡可能設計科學合理的審計程序并嚴格執行??茖W合理的審計程序,能使注冊會計師及時準確地發現被審計企業存在的重大問題,還可以有效降低審計成本。在執行內部控制審計業務時,注冊會計師要在審計業務從計劃到實施的各個環節嚴格按照審計指引的要求去做,將內部控制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以下。(2)在執行內部控制審計時應加強與被審計企業內審部門的溝通。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框架要求,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以建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為主要任務。因此,企業內審人員比注冊會計師更了解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和運行情況,以及風險高發點。注冊會計師作為外部審計人員,審計時間相對有限,如果不能和企業內審人員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和合作關系,很難深入了解和評價該企業的內部控制風險水平,也就很難有效降低內部控制審計風險。
3.建立相對獨立的注冊會計師的監管制度,實現空間上的交叉審計。(1)建立并完善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外部監督體系。注冊會計師工作的技術含量較高,社會公眾很難對其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因此應由政府相關監管部門牽頭設立第三方監督組織。該組織應由獨立的相關專業人士組成,既獨立于審計對象,又獨立于政府機構,還要獨立于注冊會計師行業,該組織有質量監督復核和懲戒等職能,并受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大眾的監督。(2)建立有效的注冊會計師同業互查制度和并保證實施效果。同業互查制度是注冊會計師行業內部對各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定期進行相互檢查的一種行業內監督機制。由于只有注冊會計師才最了解注冊會計師,因此通過有效的同業互查,可以最有效地發現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規避審計風險。同時,會計師事務所之間互為競爭對手,出于自身競爭利益也好,出于保護本行業的信譽水平和社會評價也好,都不會包庇存在問題的害群之馬。因此有效的同業互查能夠較好地保證審計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汪葉斌.關于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幾個問題[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11.
[2]高玉榮.內部控制審計風險[J].財會研究,2011.9.
[3]董麗英.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研究[J].經濟與管理,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