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商業銀行作為中國金融系統中的一部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商業銀行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從幾個方面分別分析了引發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內部原因以及外部原因,希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能夠得到更好的開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金融市場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擁有越來越多的機遇,伴隨而來的也具有挑戰。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國內發展出大量的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作為一種新型產業,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呈現出繁瑣化、多樣化的變化趨勢。商業銀行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及時更新信息,保持清醒的認知,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盡可能的對銀行面臨的挑戰進行評估,從而有效的預防風險,保障商業銀行的正常運營。本文將探討商業銀行運營中存在的業務風險,分析風險產生的內外部原因,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具體而言,我國商業銀行主要面臨的業務風險有信用風險、流動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等等,這些風險的存在將嚴重威脅到商業銀行的正常運營,如果風險巨大,商業銀行又不能及時采取科學的措施進行處理,將引發商業銀行巨大的危機。國外關于商業銀行如何避免業務風險的理論有很多,我國應該借鑒國外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有效地規避業務風險,更好地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
二、引發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內部原因
1.理論研究欠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以此為契機,商業銀行得到高效的發展,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市場管理制度,但是盡管如此,有關商業銀行如何規避市場風險的理論研究卻很少,不能有效地指導商業銀行的管理。隨著科技的發展,市場的變化日新月異,而我國商業銀行的管理制度落后于市場的需求,不能及時滿足市場的變化,這種滯后的管理理念反過來又限制了商業銀行的發展,束縛了決策層的意見,使得制度上存在的漏洞越來越多,尤其在金融市場業務方面,相關理論和實踐都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導致風險的出現。
2.不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就金融市場而言,本身存在著高風險性,面對金融市場的這種特性,就需要商業銀行內部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有效的對常見風險進行規避,減少商業銀行處于風險之中的機率。鑒于此,商業銀行應該在貸款方面嚴格把關,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進一步完善風險管理體系。但當下,我國許多商業銀行在貸款方面管理體系薄弱,涉及到的管理體系比較寬泛,不能有效的對貸款業務進行劃分,嚴重威脅到商業銀行的資金安全,引發業務市場的風險,嚴重影響商業銀行的正常運營。
3.人才的流失
盡管國家加大教育力度,開設金融專業的學校越來越多,學習金融專業的學生也隨之增長,造就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但學校成就人才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此外,盡管商業銀行招募到符合要求的人才,但流動性很大,有些人才應聘商業銀行,只為積攢經驗,當經驗豐富滯后,他們就會跳槽去國有銀行,畢竟商業銀行和國有銀行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導致商業銀行在人力資源的開發上落后于國有銀行,嚴重了影響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增加了商業銀行面對風險的可能性。
4.不健全的信貸機構
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依賴于貸款業務,在辦理貸款業務時,如果商業銀行對貸款方信用、還款能力等信息缺乏了解,對責任和義務不能區分和規定,當貸款方還款不及時,就會造成銀行資金不足,降低商業銀行的工作效率,威脅商業銀行的生存和發展。從更深層的原因上來看,出現這些問題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對信貸機構設置不夠重視,有的商業銀行甚至完全沒有設置專門的信貸機構,出現這些問題也就不難想象了。
三、引發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外部原因
1.壞賬量增加
商業銀行通過借貸獲得盈利,但盈利的前提是借貸方有能力還款。商業銀行服務對象和取得盈利的對象都是企業,如果企業的發展面臨困難,或者出現倒閉,這將增加商業銀行的壞賬量。具體來說,當下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嚴重,融資已經不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面對市場的競爭,如果企業不通過增強核心競爭力的發展,獲取發展的一席之地,將導致企業的競爭力缺乏,無法獲得盈利,甚至出現經營危機,不能及時對銀行還款。商業銀行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將有限的資產進行拍賣,增加人力、財力的投入,嚴重制約了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增加商業銀行的壞賬量和呆賬量,威脅商業銀行的發展。
2.欠缺政府的支持
商業銀行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政策的制定,將引導和規范商業銀行的發展。金融市場領域對政策尤為敏感。在多年的改革開放下,市場制度己經逐漸取代計劃制度,在我國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調節作用,不過政策的補充作用效果也同樣明顯。商業銀行與國有銀行一樣,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在穩定經濟、平衡收支、實現百姓安居樂業方面職能作用明顯,有的甚至為政府的失誤而買單。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不顧市場規律而對商業銀行提出各種要求,甚至出臺一些不利的政策,直接影響到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上的競爭力。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商業銀行獲得的盈利,一部分下發給員工,而絕大多數都為市場的配置買單,導致商業銀行大量資金的外流。缺乏政府的支持,嚴重影響商業銀行的發展,增加資金周轉的困難。
3.利率變化
利率的高低,嚴重影響了商業銀行的發展,影響資金的循環,高收益刺激了人們貸款的熱情,越是追求高收益的人越會成為銀行的潛在客戶,不過隨著其成本的不斷上揚,其風險不斷增加的同時也給銀行帶來了更大的風險。
四、建立和完善信貸風險測評體系
商業銀行不應該在風險出現之后,進行彌補,而應該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對信貸風險進行及時的評估,防范金融市場的業務風險。
第一,商業銀行要根據本行的發展理念、市場定位、風險偏好、文化等情況,建立出符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戰略,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升商業銀行的發展。對于中小商業銀行而言,由于規模擴張的需要,它們在經營戰略上更加激進;而對于大型商業銀行特別是系統重要性的商業銀行來說,其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不但面臨著更加嚴格的監管要求,對于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的控制也要更加嚴格。
第二,完善的風險監控體系,加強監控力度,變革傳統的監控模式,著重對戰略層進行監控。商業銀行應該在集團層面來控制金融市場業務風險,要將不同資產、業務、各子公司所面臨的不同類型的風險進行度量和綜合考慮,并且將數量龐大的表外業務納入到風險監管的范圍之內,監控多項風險指標,使商業銀行能充分地了解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情況以及變化趨勢。
第三,加強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隨著市場的發展,在新興的產業中,大型建設項目需要大量的資金,銀行在項目中得到的回報也是巨大的,但單個銀行是不能獨立支付數額如此巨大的項目,必須加強與其他銀行的合作。商業銀行可以選取與自身發展戰略和市場地位相一致的銀行進行合作,促成項目的開展,但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合作,還缺乏具體的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范夢川.論《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內部評級法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3.
[2]胡俊華.關于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發展的思考——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視角[J].銀行家,2011(02).
[3]劉桂峰.當前形勢下我國銀行業員工行為風險管理的幾點思考[J].投資研究,2012(02).
[4]鄭秀梅,展瑞雪.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營銷策略研究——以招商銀行為例[J].中國商貿,2014(21).
[5]張宇虹.淺析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交際,2014(01).
[6]曹曼麗.內蒙古地區企業類債券的聯合風險定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
[7]穆曄峰.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風險管理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3.
作者簡介:付繼鵬(1981.10- ),男,漢族,研究方向:公司金融